小时候,家里住的瓦房小院,正屋座落在半米高的长方台上,台下是院子,从台上经由四级石阶下到院中。
每到雨天,堂前屋檐的雨滴,正好滴在第二台石阶上。
砂岩条石已经是很坚固的材料了,但渐渐的第二级石阶有越来越明显的、小小的滴水窝,越来越深,口径越来越大。
等我上高中的时候,台阶的滴水坑都钻到了石条三分之一的厚度。我第一次直观感受到水滴的力量。
但对于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来说,七八年的时间换来二三厘米的穿透力,这真不算什么。
⋯⋯
我多么急切想长大,长大就好了,有工资、有自由、有很多想要的⋯长大才可以实现。
于是上大学、工作、成家、再上学、换工作地点、换地点生活。
长大后,生活给予的东西太多了,我要应对的困局也多了,时间流逝得太快了⋯⋯
于是乎,还没好好看清生活的走马灯,眼睛就花了。
对于一个习惯看书的人来说。
不!更准确些说,对一个必须依赖看书来稀释焦虑的中年人来说,眼花以后,听书是退而求其次的办法。
于是在蜻蜒、蕃茄、喜玛都纠缠了一番后,我选了喜玛。
大体上是从2019年7月开始认真听的,因为从那时起,我有时间在早上或晚上沿着巴江河快走或慢跑。
以后的以后,因为口罩,大家都被动有了更多时间。
而我在这大环境下却拥有一项极小概率的幸运:我所生活的这座小城,前三年几乎没有状况发生,所以我基本上每天都可以出门沿河慢跑或快走。
所有的这些时间,也都是我听书的时段。因此我也算喜玛的忠实听众了。
前不久,喜玛界面告诉我说,我已经累计听书1000小时。
我没有吃惊,甚至觉得是不是统计不全面,自己感觉听的时间怕是更多点呢。
今天在喜玛找专辑时,界面又告诉我,我收听《新概念英语2》已累计达到500小时以上。
我起初觉得,这个时间没有我想象中投入的那么多,或者说,我感觉自己的累积收听时间应该更长些。
后来又想一想,我的收听时间有些是用在古诗文上的、有些用在BBC上的、有些用在其它专辑上的,所以应该还是准确的。
我目前的收获具体有三方面:
一是对中学阶段古诗文的理解更透彻、更全面些;
二是英语听力更自然更多轻松一些,听点Ted或短视频已轻松了许多;
三是偶尔有时要说英文的时候,脑海中的翻译时间明显缩短了一些,可以在启动句子时态概念之后边想边说。
如果觉得我这一千多小时的听书收效甚微,我很同意。我有很好的学渣心态,喜欢学习的过程尽量轻松自然点,不必苦大仇深的样子,而且我一直坚持学渣也是在学的,学总比不学好。
如果觉得我的英语听力进步明显的话,我得再交个底。我听英语的习惯是每天听两个单元,这两单元与我的晨练挂钩。
我多半是沿河慢跑,去程回程约五十分钟,如果快走的话时间会更长一点点。我在去程时单曲循环一个单元,回程循环听另一个单元。有的时候听得非常清楚而且旁人较少时,我会启动影子跟读模式,跟读三五遍七八遍。
我想,抛出句式框架边说边想的能力,或许是这种跟读模式的功效。
当然,更多更多的时候,我并不是在全神贯注地听,而是观看着沿途的风景和人物,听得很随意。
除了上面三点,我其实还有另外一个收获的,就是听书占据了我的很大一部分时间与心境空间。
听书让我很多时候不再那么焦虑,也让我的许多做饭时间不再那么单调乏味。
这些听书时光,老让我想起少年时瓦房檐前的雨滴。
它们发生在每个平凡的日子,没有山呼海啸、摧枯拉朽的势头。
但不经意间,一回眸你就会发现,生活的任何硬石头都可以被这点点滴滴、细小微弱的力量渗透甚至滴穿。
我完全相信,再听书一个周期,我应该能击穿磨透一两个方面。如果把《新概念英语3》听到800个小时,我应该能比较轻松自如地说英语,并用英语自如写文了吧。
当然啦,与这800小时配比出来的其它听书时光,大概率也会让我成为了古诗文资深票友吧。
想想都挺美的。
那就继续吧,让生活的无声雨滴,在时间的粗砺的岩上,凿刻下生命存在的印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