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我们人类是具有社会属性的个体,朋友之间相互关心,亲朋好友礼尚往来出自善意。付出者的意愿有多少是可以被他人理解?其中又有多少举动被视为真的善意行为?
2020年春节比以往来得更早,元旦之后大家都盼着春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是一年之中家人团聚最好时光,除夕夜围坐在一起,总结过去,憧憬未来。尤其对于那些背井离乡工作的人,这种思乡之情越发强烈。
元旦节后,公司助理H同事仔细地计划春节假期,独自一人在魔都工作,爱情在2019年有突破性进展,更加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日子。几天之后,直属领导Y突然跟她说:“我昨天临时接到通知,总部安排我们1月21日至26日在西班牙马德里参加总部会议,到时你就跟我一起,我们今年去欧洲过春节”。领导多年来一直专注事业,已过不惑之年的她依然孤身一人,春节期间去欧洲的消息立马驱赶掉她准备一个人过节的孤独感。同事H听到这个消息后,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反应。工作中领导Y是一个热心肠人,努力为下属争取最大福利,无论大小事想着大家。同事H自进入公司以来,工作上与领导磨合得很好。听到领导的好意的安排后,她努力地拒绝,并表示自己已经有假期计划。领导坚持说:“年年都可以回家呀,这次机会多难得,不是人人都可以有机会去欧洲的”
经济学家认为送礼是为了使功利最大化,为了使接受者最大程度感受到好意,甚至支持礼品货币化是最大程度体现价值,这样接受者才可以自己想要的。赠送礼品会使礼品本身价值损失至少20%。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礼品卡货币化交易也应运而生。甚至有人大胆设想,如果把礼品卡从一开始就把赠与人的名字记录下来,接收人能看到这张礼品卡经过前面几十个人的轮转,会是什么态度。
我的两位朋友C和M,他们是多年的好友,朋友圈为人也很好,小到贴手机膜,大到人生低谷规划未来。可最近发生了一件事情,让他们之间友谊出现裂痕。
正逢假日,没有饮酒习惯的C送了一瓶葡萄酒给好友M,她知道M会在一些特别时刻用红酒助兴。M也开心地收下了礼物,感谢好友C的用心,礼物外包装非常精美,看起来很上档次。几天后,她们再次见面谈起这瓶酒,C说:“这是一个重要客户送的,据说市面上售价超千元。你要悠着点啊。” 听到C的话,反倒引起了M的好奇心。于是回家后打开手机,上网一查,结果让人大跌眼镜。许多平台都有同款,标价都在200~300元之间,并非如好友说的超过千元。如此巨大的落差,让M的心情难以平复。她带着情绪拨通了C的电话,并把事实告诉了她,还善意地提醒道:“这个客户可能没那么重视与你之间合作,未来还是谨慎点好” C直接回应说:“你什么意思?你的意思是我们之间合作很廉价?未免把我看得太不值钱了吧” 两个人在电话中沉默了,M瞬间明白,也许自己善意多余了,并不应该把真相讲出来。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因身在此山中。这令两个人的关系非常尴尬,C没有表示理解好友,或者自尊心的缘故,C根本不会理解M的善意,在她看来,这很多余。
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我们的善意无处不在,我们付出善意时,能让对方理解我们的心意便是最大的善意。收起那些多余的善意,不要让它们成为伤害感情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