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打击,像一根穿越岁月的针,扎得生疼
文 / 木棉
一年前,和几个女友小聚,其中一位带着她七八岁的儿子,这孩子嘴巴甜,也很有礼貌,大家忍不住夸她教子有方。
有人夸她儿子,她自然是高兴的,眼底嘴角都是笑意,可能是为了谦虚一把,还是隐藏住喜悦之情开口说:“唉,这孩子其他还好说,就是学习成绩太差劲,每次都考班里倒数,真不知道这脑子怎么长的。”
刚才孩子听到别人夸他,眼里还闪闪发光,现在眼里的光芒立马黯淡下来,怏怏不乐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吃菜。
又过了一会儿,妈妈俯身问孩子要喝什么饮料,可连问了好几遍,孩子都自顾自的吃东西,装作没听见。
于是又起一阵斥责声:“你怎么这么没礼貌?妈妈在给你说话呢。”
孩子眼里闪烁着委屈与愤怒的泪水,绝强的喊:“你走开,我不想理你!”
妈妈眉头一紧,准备发作时,立刻被众人劝下,岔开话题,让孩子好好地吃顿饭。
其实大家都明白,孩子不是故意不理妈妈,是因为妈妈的话让他受伤了,但又表达不出具体的感觉,不知道如何发泄情绪,只好做出攻击妈妈的行为,缓解自己的难堪和委屈。
饭桌上大家的三言两语只能勉强安抚一下孩子的情绪,作用并不大,自此之后也许因为心里的隐隐抗拒,孩子再也没有出现在这样的聚会上了。
来自父母的打击,伤害不止止于当下,它像一根可以贯穿岁月的针,在以后某个不经意的时刻,仍能深扎孩子的心头。
小时候我很喜欢唱歌,但是经常被妈妈当众嘲笑打击,过不久,爸爸和弟弟也加入到嘲笑打击的队伍中,让我感到无比羞辱,导致我现在都不敢开口唱歌,长大后我有时候会提到这让我受伤了,但是又是新一轮的打击,说我是玻璃心。
本想替小时候的自己辩解,可是又让自己受一次伤,这种感觉想想都堵得慌,算了自己不坚强,怪父母作甚呢?
经常看到一些新闻里,有些孩子因为家长眼中的“小事”离家出走、吃药甚至跳楼的。总有人说这些孩子心理太脆弱,娇生惯养,没受过什么打击和挫折。
但是孩子,特别是小时候,会把父母当成自己的保护神,自己最亲的人,所以受到来自父母的伤害,与其他人给的伤害程度是截然不同的。
当然我也不是说一个成年人因为小时候受到父母讽刺、嘲笑、打击、辱骂等可以自暴自弃,任性为之。作为一个成年人,完全有足够的认知能力去分辨事情的对错,重新选择自己的路,而不是全让原生家庭背锅。
我涉猎一些心理学的书后,发现亲子关系的问题,都是父母自身问题的自我投射。
父母把对于自己现状的不满和愤怒,焦虑和失败,投射到了孩子的身上,自己没法做到的,全绑在孩子身上——学历无成,就希望孩子学习好;贫困就会寄望于孩子多赚钱;生活在最底层,就会希望孩子当出人头地。
焦虑和挫败典型的投射,就是 “别人家的孩子”,很多孩子会努力去达到这个标准,希望扭转父母对自己的种种否定,但一辈子都很难达成。
因为父母本身没得到改进,对外的投射就不会停止。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童年常常是得到充足爱意的孩子,真正的爱,是把孩子当成了一个独立的生命体来尊重,并且给予正确的保护和必要的限制。
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物,通常就会产生家庭暴力、溺爱、否定。而且很多父母还美其名曰:“我是为你好。”这种带着爱的面具的伤害,会让孩子不会正确处理感情和需求,还会用这种错误的方式去“爱”别人。
很多励志故事的主角也许在物质上吃尽苦头,但他们的精神世界非常富足,背后通常有深爱他们的父母或是引导者,他们坚强和自信,并不是来自于外界的挫折和苦头。
孩子的内心坚强和自信,是明白父母是无条件爱着自己,接受自己的一切;是明白在外跌到多少次,背后都有稳定的能量支援。而不是在外受伤,还要受到来自父母的双重夹击。
如果你真的希望你的孩子坚强、自信,那请无条件的爱孩子、接纳孩子,这将是孩子在以后的人生路上最有力的盾牌。
End
关注【一株木棉花】,查看往期精彩文章
1《八大绝招,教你作走另一半》
2《感情中,选择永远比经营重要》
3《爱情的模样,都写在你脸上》
4《不要爱上人渣,否则别人会认为你也是人渣》
5《我和那个好朋友很久没联系了》
6《虽然我骂你,但是我想成为你》
7《在不堪的生活里,你知道最大的代价 是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