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几乎已经成为“不成熟”的代名词,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中,一句“不要有情绪”瞬间让沟通双方拉开了距离。但是,情绪是人的本能,它能告诉我们需要所在、危险所在、痛苦所在……那么,如何让情绪成为引领行动的指南针,而非阻碍行动的绊脚石?
这是第一部基于中国的教学实践而诞生的情绪聚焦疗法(EFT)的作品,能为它作序我感到十分欣喜。
EFT是一种过程导向的、体验式的心理治疗[插图]。该疗法认为,情绪是一种根本上具有适应性的资源,能够帮助人类适应性地生存。在运用该疗法时,治疗师对来访者情绪的感知如同中医把脉,治疗师情绪感知的“手指”始终感应着来访者的情绪脉搏,来访者当下每时每刻变动的感受被视为理解其经验的信息来源;这本书就是对情绪聚焦疗法的理论和方法的概览和介绍。
虽然有时候情绪是令人痛苦的,却是生活中最真实且最具智慧的向导。
EFT采取的是同化整合。具体来说,现在的事件与过去的连接是精神分析的技术;关注当下的体验过程是现象学派心理治疗的技术;布置家庭作业是行为学派的技术;共情则源自人本学派。
EFT理论与脑神经科学研究结果不谋而合
格林伯格在2012年总结了情绪聚焦疗法临床实践的四项重要发现,其结果与脑神经科学的研究结果不谋而合。下面我用具体的案例说明这四项研究结果。
情绪影响了记忆、想法、决定和叙事结构
情绪是有持续性的,此刻的情绪会影响下一刻的心情,也影响我们的想法、决定和对自己生命故事的建构。
所以,此刻的情绪会影响我们对下一刻发生的事情的感受。正向情绪能带来抗挫能力,负向情绪则会雪上加霜。
觉察和象征化表达情绪
对身体感受到的情绪体验的觉察和象征化表达,会对情绪唤醒程度起到缓解作用,分辨情绪也能起到调节与安抚的作用。EFT与其他各学派都同意,帮助来访者觉察情绪体验,并用文字、语言、音乐、绘画、舞蹈或者其他象征化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调节来访者的情绪,达到安抚的效果。
在与情绪工作方面,EFT更进一步,要求治疗师帮助来访者分辨情绪。当来访者觉得委屈的时候,委屈往往是既伤心又愤怒的复杂情绪,治疗师需要帮助来访者分别把伤心和愤怒表达出来。嫉妒是羞愧和愤怒的综合,治疗师要帮助来访者细化、区分并梳理其内在的感受。情绪有时像一团打了结的毛线球,混乱纠结,说不清楚,只是令人很难受。EFT治疗师引导来访者分辨情绪的过程,就像先拉出最明显的红色毛线,把它卷起来放在一边,接下来再把黄色的毛线抽出来卷成一卷放在旁边,就这样每一个颜色卷成一卷,最终把这一团毛线分开,让它们不再纠缠。每一种情绪都在被觉察、区分并用语言表达之后存储在大脑里,这样情绪就被调节了,来访者清楚地知道自己到底怎么了、需要什么、该采取什么行动满足自己的需求。这就是从情绪到认知的过程。
情绪可以转化情绪
情绪可以转化情绪,这是EFT的核心要义。EFT不仅研究情绪,更重要的是研究来访者的改变过程。我们发现,用情绪转化情绪是最持久有效的干预方式。斯宾诺莎说过,情绪是不能被改变的,除非遇到另一种比它更强烈的相反的情绪。举例来说,愤怒可以转化害怕。自尊被侵犯就会产生自我保护,这是一种有力量的“义怒”(又称“自信的愤怒”“保护性愤怒”“原发性愤怒”“捍卫自己的愤怒”“健康的愤怒”,所以,这种“情绪转化情绪”的方法是将新情绪融入旧情绪中,并转化形成另一种全新的情绪,而非用一种情绪代替另一种情绪。
从脑神经科学的观点来看,同时被唤起的神经元会连成一个网络。对被欺凌者而言,过去面对欺凌者的,只有其管理恐惧情绪的神经元被唤起,经过治疗中的体验,其管理愤怒情绪的神经元也被唤起,管理这两种情绪的神经元结合在一起形成神经元网络。下次再遇到欺凌者时,其两个神经元已构成网络,所以会同时被唤起,被欺凌者的感觉也就改变了——不是害怕,也不是愤怒,而是二者中和之后的自信与平静。在自信与平静的状态下,如果欺凌者的挑衅加剧,被欺凌者的健康的愤怒会被唤起,被欺凌者会开始还击,以保护自己。如果有了成功的经验,被欺凌者的这种创伤就会完全被扭转。
用相反的情绪可以转化不健康的情绪,这个理论在中国古代的医学理论里早就存在。《黄帝内经》里的情志相胜疗法指出,“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这是医生在有意识地运用一种或多种情志刺激消除患者的病态情志,从而达到治疗因情绪或想法而引起的某些心身疾病的目的,属于一种心理疗法。古代中国人发现的原理与今天西方人的实证研究结果互相印证,只是中国古人仅提出了情绪相生相克的理论,而格林伯格则对如何用情绪一步步转化情绪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模型与步骤。
通过重新整合,情绪可以改变记忆
脑神经科学研究发现,记忆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被改变的。
格林伯格提出了与改变有关的六个基本体验过程:(1)觉察情绪;(2)表达情绪;(3)调节情绪;(4)反思情绪;(5)用情绪转化情绪;(6)与他人之间有矫正性的情绪体验。它们也是促成改变的六个基本原则。
2.改变自动化的情绪基模。
人的痛苦来源是内心有一些僵化的情绪基模。针对环境中的刺激,我们经常做出快速的、自动化的情绪反应,明知道是不健康、不合时宜、有破坏性的,却无法改变。这种长久以来的“核心痛苦”在EFT中被称为“原发非适应性情绪”(见第二章)。
通过与来访者的情绪开展工作,来访者长久以来的痛苦记忆在治疗中被唤起,新的元素(不论是来自治疗师的矫正性情绪体验,还是来访者自发的自我疼惜或义怒)得以加入,从而使其过去的痛苦记忆发生松动、改变,心理越来越有弹性,抗挫力越来越强,以后再想起这件事,他可以自我调节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而非让情绪做他的主人。
来访者的认知与叙事很重要,但EFT是“自下而上”工作的,先从来访者的身体体验与情绪入手,最后再整合到其头脑层面的认知与叙事。而精神动力学和认知行为疗法则是“自上而下”工作的,即先探索来访者头脑中的叙事与认知,再研究身体的体验与情绪。从EFT的角度来看,“自下而上”的治疗模式更快速、有效,因为身体不会说谎,所以治疗师很快就能帮助来访者找到关键的、引发其长久痛苦的核心情绪。这也就是艾伦·肖尔所说的范式转换。
第二章 EFT的核心概念
格林伯格的研究发现,情绪的探索、唤起、表达和转化是心理治疗是否有效的关键因素。因此,EFT关注的是治疗师如何与来访者的情绪“有效”地工作。情绪是什么?如何“有效”地与来访者的情绪工作?我们先对几个核心概念进行定义,即情绪、情绪基模、情绪反应的分类、治疗中常见的基础情绪以及EFT对人的内在运作的假设。
情绪
情绪是人(和哺乳动物)在不同情境下基于自己的需求/目标/顾虑进行自动化评估后所产生的反应。
格林伯格一再强调,驱动人类行为的核心动机不是安全依恋或个人成就(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而是更基础的情感需求——调节情绪使自己舒适。
情绪基模
情绪基模是格林伯格自创的专有名词,以区别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体系中图式的概念。皮亚杰理论体系中的图式指的是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皮亚杰认为,有了图式,主体才能够对客体的刺激做出反应。格林伯格则认为,影响人们对刺激做出反应的是情绪,而非认知。情绪是包含了情境、身体反应、感受、想法、心理需求和行动倾向等多重元素的心理结构,这是情绪基模的概念基础。情绪基模是一个动态的心理结构,是由于外界的刺激而形成的内在心理结构,它是持续发展的,是可以被探索的,也是可以被改变的。
情绪基模的元素包括:(1)感知的或情境的,即触发点:a.初级评估,b.情景记忆;(2)身体的/表达的,即身体内在的直觉反应与外在显示的表情:a.身体的感知,即内在的直觉体会,b.非语言的表达,即外在的表情;(3)体验到的情绪;(4)事件的象征意义:a.概念/特性,即对自我与他人形成的概念,b.语言表达,即用语言表达出来自己的想法;(5)动机与行为,即个体反应性的动机与行为:a.行动倾向,即个体反应性的行动倾向,b.愿望与需求(见图1)。
上述视觉、触觉、身体感知觉、感受、想法和当时的情境联系在一起就构成一个“情绪基模”,储存于孩子的内心深处(见图2)。从小到大,每个人都经历过大小不等的许多事情,有的令人开心、愉悦,也有的是打击和创伤,所以每个人心里都存储了许多情绪基模。
这个案例说明,过去未解决的情绪基模在现实生活中被触发可能只因为某个似曾相识的点(如感觉、知觉、情绪或环境),而被唤起的却是情绪基模的整体反应,因此,当事人的情绪通常是过激的,但自己并不明白原因是什么。情绪基模的概念能帮助治疗师在倾听与探索的阶段形成一张清晰的地图,让治疗师知道,自己需要收集哪些信息才能唤起来访者重回现场的感觉。
关于情绪处理,格林伯格有一句名言:“你只有先抵达痛处,然后才能从痛处离开。”这里的“抵达”指的是治疗师经过“披荆斩棘”,终于陪伴来访者从讲故事进入继发情绪,又从继发情绪探索到原发情绪,最后找到一直困扰来访者的原发非适应性情绪(一个熟悉的老朋友),一个经常被自动唤起的情绪基模,探索这个情绪基模的起源,我们才能抵达痛苦的源头。
下面是关于原发情绪、继发情绪与工具性情绪的定义。
原发情绪
原发情绪指的是个体对环境改变做出的瞬时反应,
原发情绪是事件发生后个体升起的第一个原始感觉,是为我们做判断提供信息的,其特征是来得快,去得也快,是对现况的瞬时反应,当下被处理之后就会消失。例如,天凉时身体觉得冷,用餐时间到了会感到饿,被侵犯时觉得愤怒,失去了重要的人或物觉得伤心,被威胁时感到害怕,被批评时感到羞耻,等等,这些都是健康的感觉和感受,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生存而产生的原发适应性情绪。
原发情绪原本都是适应性的,但是也有可能演变成不健康的原发非适应性情绪。例如,来访者小时候因父母离婚而感到悲伤和被抛弃,这些情绪在当时是原发适应性的情绪,是需要被安抚的。但是如果这些情绪当时没有人理解,也没有人提供安抚,这种无法表达也无人安抚的“感到悲伤和被抛弃”的情绪基模就一直冻结在来访者的心里。长大以后在交友过程中,只要发生被朋友拒绝或者因搬家、转学而产生“分离”的情况,来访者的这个情绪基模都会被强化,让他一次次感受孤单、伤心、被抛弃的痛苦。这个情绪基模不断地被唤起,成为一种熟悉的受伤的感觉,在来访者的生命历程中反复出现,让他觉得受困其中而无法摆脱。这都是由过往未解决的议题、没愈合的伤口导致的。当来访者对现实环境中发生的分离过度反应,给分离赋予负面的意义时,他就可能因为害怕被抛弃而不敢建立亲密关系,或者会主动先抛弃他人,从而影响其人际关系的发展,这就成为来访者的一种长期纠结的痛苦情绪,是一个熟悉的、深刻的、容易被触发的痛点。这是原发非适应性情绪的一个典型例子。
原发非适应性情绪像一位老朋友,经常让人陷入不请自来的恐惧、无地自容的羞愧、不可理喻的愤怒或一触即发的悲伤中。在EFT的治疗中,治疗师与来访者一起探索,直到找到这位“老朋友”,这是EFT转化工作的起点。
不论是适应性的还是非适应性的,原发情绪都是人们内心深处最脆弱的真实状态。
继发情绪
继发情绪是不能直接表达原发情绪时所显露出来的情绪,属于第二波情绪,不是最原始的情绪。它用于掩饰、掩盖自己无法表达的情绪,或者是因为不满意自己有情绪所以对自己产生了情绪。继发情绪的产生有时是文化因素导致的,例如,传统观念要求男儿有泪不轻弹,男人不应该表达悲伤情绪,所以他们只好用愤怒掩盖悲伤。悲伤是原发情绪,用以掩盖其的愤怒则是继发情绪。再举例来说,在传统观念中,女子要端庄大方、巧笑倩兮,即使被羞辱、受委屈时也不能直接表达愤怒或悲伤,而需要用宽容大度的微笑加以掩饰。有时,我们内在的防御系统让我们习惯性地戴着面具生活,而不以真情示人,最终甚至连自己都分辨不清自己的真实感觉,这就是“情绪阻隔”。最普遍的继发情绪是恼羞成怒、抱怨、罪恶感、焦虑、无助、无望感。前来治疗的来访者通常呈现的都是继发情绪。
针对来访者的继发情绪开展心理治疗是无效的,这是EFT非常重要的概念。
针对来访者的继发情绪开展心理治疗是无效的,这是EFT非常重要的概念。对于丈夫有外遇的女性来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