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口罩紧缺,买不到,大家还只能用一次性口罩。戴一下,很多人还是放着等下又接着用了。
那么,怎么算一次呢?什么情况还能继续用,什么情况不能继续用?
好纠结
带着这个问题,小编进行了一小番了解。发现,小小口罩,竟是高科技!
首先,它不是像我脑中直观感觉:就是很好的纱布! 错!再好的纱布,像工厂防尘的那种,是防不住病毒的。
当时还想,老家很多服装加工厂,赶紧改生产口罩得了,真是无知啊!
这时候我了解到一个概念:疏水层。 简单实验现象就是,水倒在口罩里,是不会滴漏下去的。
所以,口罩不能水洗,破坏疏水层。也不能用酒精或消毒液,同样破坏疏水层。
疏水层为什么重要? 因为病毒在空气中的飞沫中,可以被这一层挡在外面。
其次,它采用的主材是叫熔喷布,这种“布”其实是一种化学材料,聚什么烯之类的(聚丙烯),就是一种化纤。如果放显微镜下看,它是纵横交错密密麻麻,间距都在微米级别,可以有效阻挡飞沫。
你说口罩是硬通货,那熔喷布就是硬通货中的硬通货了。带有这种生产背景的上市公司股价都在涨。
那么,立马联想到能阻挡PM2.5的高级滤芯材料行不行呢?不行,还差好几条街。PM2.5的直径是2.5微米,而气溶胶直径是0.1微米,小瘦子过大门,轻轻松松穿过去。
那怎么办,怎么做到的?引起我兴趣的关键来了,这个材料里还有一种参杂或工艺,叫“驻极”,简单说就是让它带有并保持静电。小小口罩竟然和“电”有关,那不是和我专业有关了。
1976年J·Van Turnhout等人利用切割成小条状的聚丙烯薄膜,将这种带电小条加工折皱状态形成驻极体纤维,做成过滤材料。目前的驻极方法主要有静电纺丝法、电晕放电法、摩擦起电法、热极化法、低能电子束轰击法等。
为什么要让它带电? 因为静电有一种吸附作用,直观现象就是靠近头发碎纸屑等会被吸过去。因为这种力,会使气溶胶被吸住,过不去了。
Amazing!
好了,一次性口罩,叫一次性,是因为它不能正常直觉常规水洗。同时它良好的阻挡性能使的它成为病毒的良好附着地。所以用过一次之后,就要当做污染物处理。
怎么处理呢,直接扔掉最简单,但是没有那么口罩啊,买不到领不到怎么办。
首先,最好是收纳到密闭容器中,防止其表面附着的病毒扩散,二次污染。
其次,进行60度30分钟消毒。要注意,温度不能高,高了破坏口罩基础材料,不能低,低了无消毒效果。
央视记者采访了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实验了放在60的水里是可以的,晾干后没坏。说明不能水洗也不绝对,是不能随便洗、不能搓揉。只是浸放在水里是可以的。不过还要控制水温和晾干,费时费力。
我个人还是不推荐这种方法,掌握不当要么没有效果要么破坏口罩。微波炉也不行,不易掌握温度,且对无机极性材料有问题。
有人说用电吹风呢?适当距离,温度不要过高,可以,但是感觉会把病毒吹散到空气中。所以呢,你需要带着一个口罩吹口罩(最好还要带手套,没有手套可以用保鲜袋)! 满满的画面感:
(太阳能手电筒)
病毒吹到家里空气中不好,还是放到户外太阳晒吧。
最后,怎么检验呢,划重点:1,滴几滴水,观察口罩不漏水; 2,靠近头发或纸屑,观察到有吸附力。 则说明还可以再用用。
注意,仅限于大家日常轻度使用, 如果是医院或疫区环境,则必须严格丢弃,或用专用设备存放消毒。
我们在想做一个家用消毒装置,有兴趣的朋友欢迎预约免费样品或一起设计制作。
有同学说,2020以后人类生存基本要这样:
我个人还是比较乐观的,就等着夏天来到,看看谁更怕热。
口罩全自动生产线上其它一些辅助性的工艺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超声波焊接,把多层材料、定型架、挂绳等压在一起。其原材料也是供不应求,本来供应其它行业的都纷纷改为供应口罩生产了。
当然,合格的口罩涉及到很多国际卫生标准,包括生产环境(无尘)、作业人员等等都有讲究,除了挡住病毒,还要有足够好的透气性,不然病毒是挡住,人呼吸也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