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老家有个非常好的伙伴,我们几乎天天都在一起,吃饭不是在她家就是在我家,有时候晚了就留在对方家睡,上下学一起,写作业一起写,玩的时候更要一起,连上厕所都要一起去。
上初中了,我跟父母到城里上学,她还留在当地念书,每年寒暑假回来,我都要找她玩,毕竟不在一个地方读书,我们都建立了各自的朋友圈,回来我只能跟着她在她的圈子里玩,尽管也能玩的来,但不像小时候那样亲密无间了,感觉我们的兴趣爱好越来越不一样了。
后来,我考上了城里的重点高中,她依旧在老家的高中上学,每年寒暑假我都会回老家住,但和她玩的时候却越来越少了,有时候宁愿自己在家看看书,温习温习功课,总感觉不太喜欢和那些天天化妆打扮,出入网吧KTV的人在一起玩。
家里人说我太高傲了,自己上重点高中就看不起以前的小伙伴了,但我真的不是看不起她,就是感觉不是一类人,玩着不舒服。
上大学后,闲聊时和宿舍同学说起这件事,他们都有同感,好多小时候很要好的伙伴,现在也都玩不到一起了。
发展心理学表明:随着儿童的成熟,基因对个体的IQ差异将起到更大的作用。实验对比了3到15岁的双生子和领养孩子,结果显示,共享环境对智力的影响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而基因和非共享环境的影响变得越来越强。
就是说小时候我们受父母创造的环境影响更大,在被动地接受周围的人和事物,到青少年以后,我们逐渐脱离了被动的环境,开始主动选择和建立自己的小环境,而驱使这些的是我们的基因,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就会趋向于选择什么样的环境。
我们是因为长辈的工作关系住到一个家属楼,每天低头不见抬头见,玩着玩着就自然成了好朋友。慢慢长大了,我们变得越来越成熟,有了自己的思考方式和处事方式,开始选择自己接受的人,喜欢的事。
大学毕业那年我回老家过年,遇到了我儿时的伙伴,我们像小时候一样,穿着新衣坐在沙发上,看着春晚,磕着瓜子,吃着糖果,话语间隙却透着尴尬,需要找话茬来掩饰不自在。
临别前我们相互加了微信,说以后没事儿常联系,可后来却再也没怎么联系,感觉对方很陌生,除了长相声音比较熟悉,其他都变了,再也没有小时候的那种亲密感。
我只是默默地看她的朋友圈,有时晒晒美食,有时发发心情,有时会在KTV醉饮欢唱,最近好像又换工作了。
因为我比较恋旧,再加上远嫁他乡,时常怀念小时候的人和事,看到她我总能想起童年的美好时光,但再也不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了。我们选择了不同的环境,建立了不同的圈子,这两个圈子完全没有交集,唯一的交点就是朋友圈。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十五志于学”是孔子自己的起点,也是他对学生的要求,是自然人转化为一个社会人的开始,与发展心理学中15岁开始主动选择环境的理论不谋而合。
选择一个朋友,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而能够交上什么朋友,先要看自己有什么样的心智,有什么样的素养。
手机微信里可以加任何想要认识了解的人,也可以保留曾经有交情来往的人,至于是否还能继续交往,时间已为你做出选择,交情好的自然时常联系,其他的人只是过年过节发个祝福,顺便确认一下还是不是好友。
于丹说:一个人在三十岁前是用加法生活的,不断地从这个世界上收集他所需要的东西,比如经验、财富、情感、名誉等等,但是东西越多,人就越容易迷惑。
三十岁以后应该学会用减法生活,就是把那些不想交的朋友舍掉,不想做的事情拒绝了,不想挣得钱不要了。当敢于舍弃,知道如何舍弃的时候,人才真正接近不惑的状态。
朋友是一面镜子,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人,有时候不用我们去刻意选择,相处起来舒服的自然会留下,需要费尽心思维护的,早晚会精疲力尽。
TFBOYS在《明天你好》中有这样一段歌词:
曾经并肩往前的伙伴
在举杯祝福后都走散
只是那个夜晚
我深深的都留藏在心坎
有的朋友只是用来回忆,失去可能再也回不来了。
真正留在生命里的朋友,是那些微信里没事能跟你闲聊两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