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对我来说是慌忙的一个月,家人的轮流生病,工作的调整,自己兴趣爱好的不断探索……当然慌忙最重要的原因是自己做事缺乏条理性,所以虽然很忙碌,但收获甚微。
这两天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同样的书,同样的课程,为什么别人可以收获那么多,而自己收获那么少?
后来,我在他身上找到了答案。
哈默,三级拆书家,简书推荐作者,office认证达人,PPT认证讲师……刚认识他的时候我就想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个人在这么年轻的时候,就取得这么多成就。
直到有一天,他从一段短短的文字中读出了欧美人的思维模式,读出了金字塔原理,读出了一个人的思考方式,行为特点,为人处事的能力……
我才终于明白,同样的经历,你想收获多少,就要思考多少。有了思考的意识后,便会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是学问。
就拿最近的罗尔事件来说,当用一个看热闹的心态看这件事情时,也许我们会同情他,也许会讽刺他,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然而,当我们好好思考这个问题时,结果就会很不一样,这时我们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
好好的一场爱心募捐,怎么会最终变成了一场骗局?
因为涉及到的金额太大,因为有第三方商业机构“小铜人”介入。
为什么涉及到大额金钱,涉及到商业机构,人们就会认为受骗?
因为社会信任缺失,因为有很多人曾经上当受骗。
那用什么办法可以解除人们的误会?
可以找相关政府部门,由政府组织募捐,这样会比私人募捐正规很多。
如果让你组织一次募捐,你会怎么做?
……
这些问题,也许一时半刻我们也不能给出很完善的答案,但只要慢慢的去进一步思考,就会有意外的收获。
再比如近日喜马拉雅的促销活动,看到那么多优质课程打折,真的会十分心动,你是否会一时冲动下好几单?然而以后却只能让它待在你的课程表里,不见天日。
对此,我们也该好好思考,古典老师在《超级个体》中曾说过,我们判断一个东西要不要买,要不要丢弃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考虑,
1.需不需要
2.适不适合
在判断一件东西你需不需要时,可以问一下自己,如果只让你选择三个东西,那么这个东西你会选吗?如果会,那就证明你需要,如果不会,那么在短时间内你不会需要的。千万不能因为便宜而购买很多不需要的东西。
对于适不适合,这个比较难判断,就像我们平时买鞋,只有把鞋穿在脚上你才知道是不是适合,所以这个需要自己好好思考。
贪多是人性的弱点,尤其是他在觉得自己占便宜的时候,就会失去理智,冲动消费,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也需要思考,这样我们不仅可以节省钱财,还有可能一不小心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所以当我们有了思考的意识后,就可以从点滴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当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成长时,成长的速度还会慢吗?
最近最深刻的体会,分享给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