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口气读完了《面纱》,又在朋友的推荐下去看了电影。
怎么说,原著给我的感觉更单纯,也更深刻些。毕竟毛姆老头讲故事可是一等一的高手。其实这是一个关于爱与救赎的故事。女主给男主戴了绿帽子,却得知自己的情人只是拿她当玩物。绝望之余她跟随作为细菌学家的男主去了霍乱区。
原著以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作为背景,这让人很吃惊。而电影取景也有意寻找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小乡村,和一群操着福建口音的群众演员。说实话,要不是看到原著里还有引用道家思想和老子名言的部分,我可能真的会被电影里那个一口京片儿的大兵吓到。
但是毛姆就是毛姆,前言里说到他是受了但丁的诗的启发,才有了这部小说。
从整部小说的开局就可看出来,男主心怀愤恨,一开始确实想与女主在霍乱区同归于尽。但是极端的环境才放大了人性,无论是人性的阴暗面,还是悲悯与善良,都在那个小小乡村里无限放大。
女主基蒂,从一开始的绝望心碎,到后来目睹了霍乱侵袭后的恐怖与残酷,从一开始的抗拒到后来对疫区工作的全身心投入,她脑海中,伦敦上流社会的那种浮华风气渐渐被生命的残酷给磨灭。她开始仰慕修道院院长身上那种单纯静穆的伟大,那种高贵而朴实无华的善良。
多不容易,她目睹了别人的生死挣扎,在孩童的纯真笑容里,似乎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更高意义。可是就在整个剧情要向着喜大普奔的结局发展时,她发现自己怀孕了。尴尬的是,她不知道这孩子是谁的。
男主沃特得知这消息后,执意要送她回香港。基蒂不肯,孰料第二天晚上就得到沃特病重的噩耗,沃特在救死扶伤的第一线殉职。
基蒂没有掉眼泪,而我竟然丝毫不觉得突兀,不觉得作为一个妻子她面对自己丈夫的死亡而不落泪有丝毫不妥,我想,这也是毛姆塑造人物的成功之处。
因为我早知道,基蒂自私冷漠,一心只顾自己,对爱的人的努力付出视而不见,却对一个二流货色奉上自己的爱,然后等着被践踏得体无完肤。可是同时我也知道她一样会痛苦,会后悔,会乞求宽恕与原谅。她在修道院照顾孤儿的工作里,感受到无与伦比的宁静与庄严。
因为她是个人,还是个漂亮的女人。她有浮华的资本,她的美貌就是她周旋在社交之中的不二法宝,可她的美貌也限制了她对于更高层次的幸福的追求。市侩与虚荣是她美貌的后遗症,她也成了情人太太口中的“二流货色”。但她真正感受到生命的不易与庄严时,她努力的工作得到了所有人的赞同与认可。
这其中也包括她的丈夫。沃特临死前说:“死的人却是狗。”我想,他也看到了这些天来基蒂灵魂本质的改变。当初他有想过让基蒂死,现在却庆幸,还好死的人是自己。或许到最后一刻,沃特也没有放弃爱过她。
可惜,基蒂自始至终不曾爱过沃特丝毫。也对,爱本来就不能勉强。在基蒂眼里,“要是一个男人无法做到让一个女人喜欢他,那是他的错,可不是她的。”她从来不认为自己在这份感情里有任何错。除却不忠,她觉得自己不该为这份不对等的爱负责。
仔细想想,虽然她的话刻薄了些,可又何尝不是真的呢?爱情本来就是心心相印而不是一厢情愿。爱就是爱,就像她即使知道查理是个二流货色仍然爱他爱到死去活来,沃特也知道她不过虚有其表仍爱她到发狂,这份感情里看的就是心,无关勉强。我们都没有理由为了一份自愿付出的爱而勉强自己。那这就不叫爱了,这就是道德绑架。
单方面的执着付出只能是没有尽头的单恋,如果得不到回应就不要再劳心劳力以致人财两空。沃特也曾以为,只要他俩结婚,一切都会好起来。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爱情从来不是一个单纯用时间就能积累的东西,它需要用心,而且,是两颗心,惺惺相惜,心心相印。
在适当的时候心动,我想这就是喜欢。而一直能保持心动而且愿意为其赴汤蹈火,这叫爱情。但是谁也不想在爱情里演独角戏,一个人的赴汤蹈火若换来对方的无动于衷,看看尘埃里的自己,即使开出花来对方也不屑一顾,多卑微。
而基蒂回到香港差点再次被旧情人温柔陷阱俘获,她虽然没有完全完成自我救赎,但起码有一点,她懂得了克制。克制自己的肉欲,克制自己罪恶的想法,我想,这也是爱的一种吧。
别掀开,被那些活着的人称之为生活的华丽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