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李商隐
小朋们晚上好,还记得我们把唐朝诗歌分为哪几个时期吗?对,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大李杜”——李白和杜甫是盛唐诗人,今天我们要讲的李商隐是晚唐诗人,他与杜牧合称“小李杜”。
我们再回忆一下上周学习的内容,上周我们主要学习了杜牧的诗,说杜牧出生于公元803年,那么李商隐出生于哪一年呢?他大约出生于813年,比杜牧小。
《唐诗三百首》选诗最多的前三名分别是杜甫、李白、王维,这三个人都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唐代大诗人,不过大家知道第四名是谁吗?就是李商隐。那么换句话说,《唐诗三百首》排名,诗歌数量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杜甫、李白、王维和李商隐。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李商隐的故事,学几首李商隐的诗。
李商隐,字义山,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一生流传下来的诗有600多首,很多有名的诗句都是他写的,比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再比如“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还比如“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等等。他出生于郑州,很有才华,一开始运气也很不错,可惜后来,一生都过得不太好。这是为什么呢?
李商隐从小家里很穷,但是他勤奋好学,也很有才华,得到当时的大官令狐楚的欣赏,18岁那一年,李商隐便应邀入幕。令狐楚对他非常好,二人情同父子,令狐楚甚至让他与自己的儿子令狐綯一起读书,亲自教他写作。小朋友们好奇了,令狐楚也会写文章吗?是的,令狐楚不仅入相出将,写的骈文在当时非常出名,与韩愈的古文,杜甫的诗歌在当时被认为“三绝”。
小朋友可能不知道韩愈的古文是什么,但是都知道杜甫的诗歌写得好,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韩愈文章写得好,是个很厉害的人,连他都夸杜甫的诗好,而令狐楚的骈文能与杜甫的诗歌并列,可见也是写得相当好。
令狐楚也是个牛人,不仅官做得大,骈文写得好,诗歌也写得好,跟当时著名的诗人白居易等都有来往。小朋友要问,什么是骈文?就是四六文,简单了解一下,就是每句话用四个字或者六个字交替来写,比如咱们以前讲过王勃经过南昌滕王阁时,当场写下流传千古的《滕王阁序》,《滕王阁序》就是一篇骈文,我读两句给小朋友们感受一下: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小朋友们感觉到了吗?骈文形式上基本都是四个字或者六个字一句,整整齐齐的。这种写出来骈文在形式上就是这样,显得整整齐齐。因为基本都是四个字或者六个字写一行,所以又叫四六文。了解一下就行,不用记,这是初二才会接触到的知识点。
令狐楚对李商隐倾囊相授,李商隐很感谢令狐楚的恩情,他还写了一篇《谢书》,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经过令狐楚父子的推荐,后来李商隐又顺利地考中了进士。不过可惜的是,就在当年,令狐楚因病去年,不久之后,李商隐进入泾源节度使王茂元的幕府。王茂元喜欢读书,也欣赏才子,对才华横溢的李商隐颇为赏识,还把视为掌上明珠的女儿嫁给了李商隐。
令狐楚和王茂元两位高官名士,一个帮助他学业有成,一下子从贫寒的家庭跃入龙门,一个招他做了乘龙快婿,这对一个出身普通的读书人来说,实在是意想不到的惊喜和幸福。可是,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正是由于这两个李商隐最敬佩的人,却让李商隐后来的人生,陷入了解不开的困境中。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李商隐遭遇了唐朝历史上经历时间最久的政治派系斗争——牛李党争。牛党以牛僧儒为首,李党以李德裕为首,两个党派都非常庞大又很复杂,在朝廷上互相争斗,时间长达40年。其实我们这不是第一次提到“牛李党争”,在讲杜牧的《齐安郡后池绝句》时,我就提到过,杜牧是被贬官到黄州的,据说是受到了宰相李德裕的排挤。因为虽然他们杜家和李德裕他们李家,两家是世交,世代交好,但是杜牧本人却和牛党的牛僧儒私交比较好,被划分为牛党,所以会遭到李党的打压。
关于“牛李党争”,小朋友知道有这个事就行,现在还不用过多关注,我们以后讲白居易的诗歌时,还会提到牛李党争,现在我们再回李商隐身上。年轻的李商隐,只知道埋头读书,也被莫名其妙地卷入了牛李党争的漩涡,为什么呢?
因为牛党里的令狐楚是他的恩师,李党里的王茂元是他的岳父,换句话说,他的老师是牛党的,但是他的岳父却是属于李党,两个党派对李商隐来说都有恩情。相对而言,亲情相对于师生、老乡这样的关系似乎更紧密一层,于是,李商隐就被划分为李党一派,李党势力弱的时候,牛党就打击报复,令狐陶,也就是令狐楚的儿子,认为李商隐是忘恩负义之人,也打压他,以至于李商隐自从中进士以后,就只能担任一些像幕僚这样的小官,从来没有单独担任过独立的官职。
我们群里很多小朋友都知道,李商隐写过很多首无题诗,比如“相见时难别亦难”,“昨夜星辰昨夜风”等等,有人认为,这些无题诗,实际上就在表达李商隐对自己人生道路和仕途的一种无奈的心情,一种失意、无助和绝望的体验。(略过)
李商隐仕途不顺,一生都在各处漂泊,年年与妻子儿女天各一方,他写过一首《夜雨寄北》,我们来看一下。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首诗进入了初中教材,在初一第一学期语文里。可能群里有些小朋友已经会背了,这是李商隐在巴蜀之地写给长安亲友的,巴蜀之地我们已经讲过很多次了,就是四川地区。是写给长安的亲友,长安就是现在的西安,相比四川,西安是在中国的北方,所以李商隐说是寄北,这首诗还有一个题目,叫《夜雨寄内》,古人称自己的妻子为“内人”,就是说这首诗是李商隐写给自己的妻子王氏的。我个人更倾向于后面一种说法,就是写给妻子的。
李商隐在公元838年,也就是25岁那年,迎娶了泾源节度使王茂元的女儿。李商隐和妻子相濡以沫,感情深厚,他的妻子不仅美丽聪慧,而且很有文采,常常和李商隐一起写诗。李商隐留在巴蜀之地,写下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样的诗句,表达了对妻子的思念。但是,他也许不知道,他写这首诗的时候,妻子已经去世了。
妻子去世之后,李商隐更是伤心难过,他的上司看到这种情况,请给他纳一个色艺双绝的小妾,但是李商隐却拒绝了,到死都没有再婚娶,反而写了很多的诗来怀念妻子。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首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诗歌题目说“夜雨寄北”,“夜雨”两个字好理解,就是下雨的晚上,或者下着雨的夜里。“寄北”意思是写诗寄给北方的人。诗人李商隐当时在巴蜀(现在四川省),他的亲友,无论是妻子也好,朋友也好,我们都称为亲友吧,亲友在长安。小朋友们可以在家长的指导下看看中国地图,长安在巴蜀的北方,所以李商隐说“寄北”。题目的意思是:在雨夜写诗寄给北方的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深切怀念。
第一句“君问归期未有期”中,君,是对对方的尊称,等于我们现在说的“您”。“归期”意思是指回家的日期。“未有期”三个字,是不确定日期,归期难定的意思。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句诗,这是李商隐对亲友的答复,可能他收到家里的来信,问他什么时候回家,他说,你问我什么时候回去,我归期难定,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去。
第二句“巴山夜雨涨秋池”,巴山,是一座山,指的是大巴山,它在陕西和四川交界处。不过巴山在这里泛指巴蜀一带,也就是李商隐滞留的地方。“秋池”就是秋天的池塘。这句诗就是说,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已涨满池塘。
第三、四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何当:什么时候。共,可以理解为“一起”,剪西窗烛:剪烛,剪去燃焦的烛芯,使灯光明亮。这里形容深夜秉烛长谈。却话:回头说,追述。最后两句意思是: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一起秉烛长谈,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的大意是:
你问我什么时候回去,日期还难以确定。此刻巴山的夜雨淅淅沥沥,雨水涨满了秋天的池塘。什么时候我才能回到家乡,在西窗下我们一边剪烛一边谈心,那时我再对你说说,今晚在巴山作客听着绵绵夜雨,我是多么思念你!
二、《行路难》
接着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著名诗歌。前几天我们讲了李白,知道他25岁离开蜀地,开始游览中国。当然,李白也希望自己能够做官,在政治上有一翻作为,他找了一些人推荐,后来还是唐玄宗李隆基的一个妹妹玉真公主和贺知章推荐了他,他才进了翰林院,做了翰林待诏,这个官,说白了,就是皇帝的御用文人,哪天没事干找李白写写诗。但是刚开始李白并不知道自己只是写诗,为此还开心了很久。
李白到了40多岁才进翰林院,之前他一直没官做,郁郁不得志,总是喝酒解闷,到了翰林院之后,也没有改掉这个习惯,经常喝得醉醺醺的。他的好友杜甫曾经写过一首诗,名字叫《饮中八仙歌》,就是写8个爱喝酒的人,其中就有李白,在《饮中八仙歌》中,杜甫是这样形容李白的:“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世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这意思咱们来理解一下。李白很能喝酒,一次能喝一斗酒。斗是中国古代的计量单位,唐朝的一斗米换算过来,大概是现在的6千克,就是6公斤,12斤。天哪,他真的可以喝这么多吗?这不是破吉尼斯世界纪录了吗?当然我认为这是杜甫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杜甫是李白的铁杆粉丝,把偶像写得夸张点也很正常。再加上唐朝的酒可不是今天的白酒,唐朝的酒度数不高,不过能喝12斤也是很厉害,肚子也撑坏了,所以说这是杜甫夸张。
再回到这几句诗,说李白喝醉了之后写了很多诗,在长安生活那几年,经常喝醉了在街上的酒家中就睡着了。后来皇上要召见他,因为李白喝醉了都不能去,还自称是酒中的仙人。但是因为皇上赏识李白,所以谁也不想得罪他,他想睡酒店就睡吧。
不过李白行为这么不靠谱,别说皇帝,时间长了谁也受不了。比如有一次唐玄宗找李白写诗,结果太监发现李白醉得叫不醒,最后没办法,给李白从头到脚浇了几桶冷水,李白强撑着写了几首诗。别说皇帝心里不爽,身边的人也觉得李白太过分了,于是很多人劝唐明皇李隆基:赶紧打发了李白这小子,不然他以后不知能干出什么事来。
于是,李白在翰林院呆了不到两年,就被皇帝打发了,但是打发的很体面,给他很多钱,叫“赐金放还”。被皇帝打发了,李白得走啊,他要离开长安,也就是今天的西安。天宝三年,也就是公元744年,李白已经43岁,要离开长安,各路朋友都来相送,于是在送别宴上,李白写下了千古名作《行路难》,当时写了三首,被大家所熟悉的是第一首。
行路难(其一)(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首诗我希望群里的小朋友都能背下来,因为它是李白写得最棒的诗之一。尤其是最后两句非常出名,也是我们自我勉励时常用的两句诗。来看前两句:“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樽,是古代用来装酒的器具,小朋友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古代的酒杯。这里的珍馐,是指名贵的菜肴,好菜。这两句诗的意思就是金樽斟满了美酒,挺贵的,一斗要十千,玉盘中盛的是精美的菜肴,价值万钱。这是李白惯用的夸张手法,估计请李白吃饭的应该是有钱人,普通人家谁会用玉盘来盛菜。
第三四句:“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李白什么时候还有主动停杯不喝酒的举动?只有这次吧。“箸”就是筷子,“投箸”就是放下筷子,那就是吃下去的意思。“剑”就是指宝剑,李白也是著名的剑客,他从小学剑术,据说技术很不错。不过唐朝文人学剑术大部分不是为了防身,而是为了舞剑,佩剑也是身份的一种象征,就好比古代男子佩玉一样。这两句的意思是:停下酒杯放下筷子,我心情郁闷啊!拔出剑来四处看看,心里一片茫然!
后面这两句话点明了“行路难”的主题,行路到底怎么难呢,“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字面意思是我想渡过黄河,可是冰封住了河面,想去登太行山,结果漫山遍野的雪也没办法爬上去啊。李白心里是很郁闷的,我好不容易做了一个官,有被撤职了,我的仕途之路怎么这么艰难呢。
接下来两句就有点自我安慰的精神啦,“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里讲了两个人物,前面一句说的是姜子牙,就是姜太公,后面一句是讲伊尹。姜子牙,是商朝末年的人,据说他活了139岁,他从小就有一个梦想,就是伴君王出征,但是一直没有机会,后来在70多岁的时候,他在溪边钓鱼,碰到了周文王。
周文王出去打猎,出门前占卜了一卦,占卜的人说,你今天出门猎到的不是猛兽,不是山珍,而是一个能帮你得到天下的人。周文王很高兴地出发了,真的在碰到了姜子牙在河边钓鱼,但是他的鱼钩离水面三尺远。周文王奇怪地问:你这样能钓到鱼吗?姜子牙回答道:愿者上钩。这就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故事。
周文王见他仙风道骨,就跟他聊起天来,发觉姜子牙很有见识,就请他上车,请他辅佐自己。从此,他们开始征讨商纣王,最后姜子牙帮助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得到了天下。所以在这首诗里,李白运用了这个典故激励自己,说以后没事我也去溪边钓鱼,姜子牙70多岁还可以出山,我李白不过才40多岁。
“忽复乘舟梦日边”讲的是贤人伊尹的故事,伊尹很有谋略,当年辅佐商王灭了夏朝,是很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相传伊尹被重用的时候,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坐船绕日月而过,李白此时写这个,就是想说自己没有做这个梦呢,说明后面还有很多机会,表达自己一定可以东山再起的愿望。
接下来的12个字写得很真实,“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意思是说,人生在世,行路真难啊,太难啦!眼前岔路口这么多,我到底该往哪里走呢?通过这几句我们可以看出李白当时该有多郁闷,多迷茫啊。歧路,我们在学《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时讲过,就是岔路口的意思。
不过李白就是李白,他永远心存希望,不消沉,不认输。看最后两句,他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相信总会有一天我能乘风破浪,坐一个大帆船横渡茫茫的大海。“云帆”就是指很大很高的帆船,远远看去,这船上的帆和云都接起来了。为什么要坐大船呢?因为我李白有本事啦,有出息啦,当然得坐着大船乘风破浪。
李白这里用了宗悫“长风破浪”的典故,南北朝时有个将领叫宗悫。宗悫,是南朝宋时人。他的叔父宗炳,志趣高尚、学识渊博,但不肯做官。宗悫小的时候,宗炳问他长大后志向是什么?他回答:“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宗炳说:“如果你不能大富大贵,就必然会使家族破败。”因为当时天下太平,有名望的文人都认为习文章或谋生的本领考取功名是正业。他的叔叔宗炳向来学问高,许多年轻的兄弟子侄也都爱好学习。然而只有宗悫任性又爱好武艺,因此很不被人看好。
有一年宗悫的哥哥宗泌结婚,媳妇才进门,当晚就有强盗来打劫。当时宗悫才14岁,却挺身而出与强盗打斗,把十几个强盗打得四下逃散,无法进入正屋。然而宗悫可贵的地方就是,不管别人怎么说,他就是按照自己的梦想一步一步走。后来他真的成为一位赫赫有名的大将军,而我们一提起“长风破浪”就会想起他。
小朋友们,我们9.1日就开学了,我在这里希望你们都能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自在遨游。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加油吧,孩子们!
9月6日打卡(①②任选两首,有余力者可背两首 )
①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②行路难(其一)(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备注】
羞,通假字,同“馐”;直,通假字,同“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