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七方”“十剂”是什么
七方,即指大方、小方、缓方、急方、奇方,偶方、复方。七方始见于《内经》。对七方的内容,有不同的解释。当前一般认为:
1.大方,指药味多或药味少而药量犬,以治疗邪气强盛,或治下焦重病,需顿服的方剂,如大承气汤治阳明腑实证,属于大方;
2.小方,指药味少或药味多而药量小,以治疗邪气轻浅,或治疗上焦疾病的方剂,如葱豉汤为辛温解表轻剂,属于小方;
3.缓方,指药性缓和,长期服用,适用于慢性虚弱病证的方剂,如四君子汤治中气虚弱,脾胃运化不健者,属于缓方;
4.急方,指药性猛峻而用于病势危急,需迅速教治,急于取效的方剂,如回阳救逆的四逆汤,属于急方;
5.奇方,指单味药的方或合于单数药物的方剂,如治疗少阴病咽痛的甘草汤,属于奇方;
6.偶方,指两味药的方或药物合于双数的方剂,如治疗肝肾阴虚的二至丸,属于偶方;
7.复方,指两方或数方结合使用而治疗复杂疾病的方剂,如治疗气血两虚的八珍汤,属于复方。
十剂指以中药功效特性对方剂进行功用分类的一种方法。即宣剂、通剂、补剂、泄剂、轻剂、重剂、滑剂、涩剂、燥剂、湿剂。首创于北齐·徐之才,今人从《千金要方》考证,认为是唐·陈藏器《本草拾遗》所提出。
1.宣剂:《药对》曰:“宣可去壅,生姜、橘皮之属是也。”宣即宣布敷散之义。凡味辛之品,具有发散、行气之功的药物,治疗邪在胸脘,气机壅塞之证者,称宣剂。完素曰:“抑郁不散为壅必以宣剂散之”,好古曰:“内经称有五郁,木郁发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皆宣也”。诸气郁或七情所滞,最宜宣导,正木郁达之意也。证中夹火热者多,未合宜,用者自临时通变可也。阐释了宣剂的适用证。
2.通剂:徐之才曰:“通可去滞,通草、防己之属是也。”“通者,流通也”,通即通利之义;滞者留滞不行。凡味淡渗利之品,能通利小便,治疗小便不利、淋病、癃闭等证者,称通剂。“经曰:味薄者通,所以淡味的药为通剂。”凡是具有通行留滞,可以去除蕃聚闭阻的方剂,都属于“通剂”的范畴,如通利小便的五苓散,通泄水气的十枣汤。
3.补剂:《药对》曰:“补可去弱,人参、羊肉之属是也。”李杲解释曰:“人参甘温,能补气虚;羊肉甘热,能补血虚。羊肉补形,人参补气。凡气味与二药相同者,都是补剂。”补即补益之功;弱指虚弱病证。凡味甘之品,具有滋补作用,治疗气、血、阴、阳不足的各种虚证者,称为补剂。张从正曰:“五脏各有药剂补泄,五味各补其对应的脏腑”。
4.泄剂:徐之才曰:“泄可去闭,葶苈、大黄之属是也。”李杲解释曰:“葶苈苦寒,气味俱厚,不减大黄,能泄肺中之闭,又泄大肠。大黄走而不守,能泄血闭时肠胃中的渣秽之物。一泄气闭利小便,一泄血利大便。凡二药同者皆为泄剂。”泄,即泻,祛邪之义;闭,即邪实而闭之义。凡味苦,气味俱厚之品,能泻下通腑,祛邪攻积,逐水,治疗二便不通等脏腑里实之证者,称泄剂。
5.轻剂:《药对》曰:“轻可去实,麻黄、葛根之属是也。”张从正曰:“风寒之邪,始侵皮肤,头痛身热,宜解体表之邪,内经所谓轻而扬之也。痈、疮、疥、痤,皆宜取解表之法,发汗泄除,以毒烟熏,皆为轻剂。”轻者,指药性轻扬升散;实者,指邪客在表,腠理闭塞。凡质轻升浮之品,能治疗病邪在表之证者,称轻剂。
6.重剂:《药对》曰:“重可去怯,慈石、铁粉之属是也。”张从正曰:“重者,有下沉追猛之意。怯则气浮,如丧神守,而惊悸气上,朱砂、水银、沉香、黄丹、寒水石之伦,皆体重也。”重指药性质重之品;怯是心神不宁,惊悸气逆之证。凡矿物药,质重者能镇,可镇心安神,重镇降逆,治疗心神不宁惊悸,肝阳上亢头晕,肺胃气逆咳喘、呕吐、呃逆等症者,称重剂。
7.滑剂:徐之才曰:“滑可去着,冬葵子、榆白皮之属是也。”滑是指药性滑利;着是指有形之邪留着于经络脏腑。凡药性润滑,能治疗大便燥结、小便淋沥等症者,称为滑剂。
8.涩剂:徐之才曰:“涩可去脱,牡蛎、龙骨之属是也。”涩是指药性收涩,脱是指正气耗散而致的滑脱病症。凡药味酸涩,能收敛固涩,治疗自汗盗汗,久喘久咳,久泻滑泄,遗精滑精,遗尿失禁,带浊崩漏等病症者,称涩剂。
9.燥剂:徐之才曰:“燥可去湿,桑白皮、赤小豆之属是也。”张从正曰:“积寒久冷,吐利腥秽,上下所出水液澄澈清冷,此大寒之病,宜蒋=附、胡椒等燥之。若因湿而病,则白术、陈皮、木香、苍术之类除之,此等亦为燥剂。”本义是湿去则燥,故谓之燥,凡能祛除湿邪,治疗湿病的药物可称燥剂。现代则指药味苦而性燥之品者,如黄连、黄柏、苍术、厚朴等。
10.湿剂:徐之才曰:“湿可去枯,白石英、紫石英之属是也。”湿者,润湿也,即滋润之义。后世称“润剂”;枯者,津液精血亏耗,如肠燥便秘,肺燥干咳、胃燥干呕、肾燥消渴等症。李时珍曰:“凡麻仁、阿胶膏润之属,皆润剂也……,若但以石英为润药则偏矣。古人以服石为滋补故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