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看了六六的一篇文章《别人家的孩子》,想想自己颇有感触。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属于被父母耳提面命、教导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好出人头地的一代。家务活被赦免,兴趣爱好被取消,玩乐被制止,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啥也不用管,好好学习就行了。”
上学时候,按成绩排名还凑合,但清华北大基本是梦;学习之余算是让老师、家长省心的小孩,但成绩永远是我爸妈关注的重点,老师放心的对象。
那时候不流行什么素质教育,啥音乐美术啊,在家长看来都是不务正业的玩意儿;啥服装、发型啊,都是些分心的东西;啥织毛衣、打围巾啊,都是以后出息了有钱了可以解决的问题。换句最实际的话,你只要好好学习考上个好大学就行了。
考上了大学,就轻快了,学校还有补贴;大学毕业工作也不用担心,房子单位也会分,找个如意的郎君,三口之家,简简单单的幸福。考上大学仿佛就走上人生巅峰,一辈子安安稳稳,岁月静好。
当然,凡事都有意外。我们上大学的时候,大学需要交学费,补贴是给少数家庭贫困的学生;大学毕业,工作不包分配了,需要自谋职业;房子单位也不分了,都房改了,需要自行按照市场价购买商品房了。
不管你当初努力与否,成绩几何,你所奋斗的目标,悄然间已经发生了变化。而且,生活中你面临的问题远远不是成绩可以解决的。工作之后,似乎很多事情都是如此。
虽然很多事情的结果,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总也有些遗憾。在满足与不满足之间纠结,一方面希望自己奋发向上,改变现状,弥补遗憾,成为人生中的赢家,少数的佼佼者;但另一方面又做不到头悬梁锥刺股的狠劲儿。
甚至目标随时间发生的变化,说服自己接受的过程中,都不知道到底是因为努力不够,还是自己的要求太高。摇摆之余,早忘了当初的目标和方向。
有时看了对口的鸡汤文,仿佛也被打了鸡血一般,立即给自己定下目标,什么坚持背多少单词,看多少书,仿佛实现那些目标,便可以帮助自己一下子解决目前的问题;可鸡汤消化了以后,生活中很少用到的单词、想学的外语没坚持几天就放下了,除了感兴趣的书,其他再精彩似乎也没手机有吸引力。
我就仿佛六六那种焦虑但又满足的心态。一方面艳羡别人家的“优秀事迹”,看到优秀的人才,两眼都会放光,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也成为优秀的人;另一方面又满足现状,自己不过是凡人一个,何必那么辛苦,怎么不是一辈子呢,但却做不到偶的那般“理直气壮”与潇洒,心里还时刻记挂着。自己这样满足现状,只思上进、不求努力真得好吗?心里还透着丝丝的内疚。其实说白了,根源不过懒而已。懒得用心、懒得费劲、懒得努力。
曾有很长一个阶段,自己似乎已经停止了成长,每天在各种破事儿中纠缠。除了虚长的年龄,种种犹豫踌躇,无非虚度光阴而已。
心很大,梦想很大,空间很小,烦恼太清晰,当下太棘手。但人生没啥过不去的坎儿,有些问题终要面对。
快刀斩乱麻,涅槃重生虽有些夸张,但却可以催人成长。痛苦过后,方知努力的含义。整理好自己,走出困境,迎来新生。但环境顺遂安逸,又容易滋生慵懒。慵懒之后又会滋生内疚,容易陷入恶循环。
人生或许就是要有个反省、纠错、改错、提高的过程。茫茫然,看到些什么,能够悟多少是自己的修为,真正能够做多少才可以决定你的高度。
2017,我希望自己可以按照既定目标全力以赴去实现;当我懈怠的时候,可以放下一切顾虑,卸下一切负担,什么都不想,静享悠闲时光。
不苛责自己,顺其自然。并非说不用心,不努力,只是放平心态。说句大白话就是“学的时候好好学;玩的时候痛快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