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分 面对自我,从不敢面对到全然接纳
第18章 力量从哪里来
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和自己的阻力感奋斗。
我的“来时路”
社会是复杂系统,“不合理”是常态,也学会了放下受害者心态。
我的暗时光
其实生活一直是这样的,在我们做成的每一件事背后,是十件、百件没有做成的事,但只要方向是对的,面对恐惧,坚持前行,人生中的这些灰暗时刻,终究会变成希望的光亮。
第19章 姥姥和妈妈:上一代女性的力量
我想,看到可爱的小东西眼里会放光的人,是一个灵魂离外在很近的人。
永远的姥姥
老一辈女性的力量
永远“年轻”的灵魂
我们都知道生命可贵,但只有生命逝去的时候,我们才知道那个生命、那样的呼吸、那独一无二的声息不服存在的滋味。
妈妈的五次失业、五次转行
“女超人”
办法总比困难多
上一辈女性的“大智慧”
给孩子最大的财富
富足的心灵,在任何困难和低谷面前,都相信“我可以”的信念和行动,以及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幽默感。
第20章 不敢不完美
占有多少更荣耀,拥有什么才能被爱?
穿黄衣服9岁的女孩
拥有什么,才能被爱
我们终其一生在追寻的是什么?无非是爱罢了。
恐惧从何而来
了解自己
幸福的密码在于外化的自我和本我的同一。
第21章 人生最大的问题:我是谁
我们向内探索自己的根扎得越深,向外伸展的枝叶就越繁茂。
我是谁?
自我认知的终点在哪儿
了解自我是一段无尽旅程,不管现在在哪儿,有多少次反复,也要坚信你正在走向开悟和幸福。
如何与“真我”相连?
人生的真相
这本书和大家分享了一些对人生的理解,在这一节,我们一起理一理人生的七个“真相”。
1. 人生不是客观的经历,恰恰相反,是主观的过程。
2. 物理规律是给予越多,剩下越少。而人生的规律是,给予越多,收获越多。
3. 我们感受到的外界是内心世界的镜像,如果改变内心状态,我们感受到的外界也会随之改变。
4. 我们和他人不是分离的个体,每个人的“真我”都是相连的。
5. 走出困境的唯一路径,是面对它。
6. 疗愈伤痛的唯一路径,是感受它。伤痛是掩埋不了的,你以为遗忘了,但一句话就能勾起你最深的痛,直到你通过感受和面对走出伤痛,才能真正实现疗愈。
7. 孤独的对面不是和别人在一起的温暖,而是面对自我的勇气。当我们能够直面时,就会知道人生的本质不是“苦”,而是巨大的爱和喜悦。
我们要做的不是成为圣人,而是知道每个凡人都可以活出生命的真谛。
结语 向光的路径
我们最深的恐惧,不是我们没有能力。我们最深的恐惧是我们拥有无穷的力量。
玛丽亚·凯利(Maria Kelly)有非常传奇的经历,她是在麻省理工学院拿过四个学位(两个是本科学位,两个是硕士学位)的学霸,又因遭遇过严重的车祸而瘫痪,有濒死的经历。而后她奇迹般地重生,似乎变了一个人,有非常精彩的生活和事业。她提到,人和外界的关系会经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事情发生在我身上。我是一个接受者、受害者。
第二个阶段,事情为我而发生。所有发生皆有缘由,是为了让我看不到不曾看到的东西,前往不曾去的地方。
第三个阶段,事情发生了。事情发生了,和我无关,我是抽离的观察者。
第四个阶段,事情经由我而发生。我是所有事情发生的通道。
我们一路走来,有许多不敢,而最大的不敢是“不敢发光”。
就像美国作家玛丽安娜·威廉森(Marianne Williamson)写的:
我们最深的恐惧不是我们没有能力。我们最深的恐惧是我们拥有无穷的力量。
我们最害怕的,不是我们的黑暗,而是我们的光明。
我们质疑自己,我算老几啊,我怎么可能充满智慧、英俊靓丽、才华横溢、魅力无限?
但事实上,你怎么不是这样的呢?
使自己渺小,并不能帮助世界。放低自己,让周围人有安全感,并不能启发别人。
我们都应该光艳照人,像所有孩子一样……
当我们允许自己发光时,我们也在不知不觉中允许他人发光。当我们从自己的恐惧中解放后,我们的存在也自动解放了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