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纠纠,是我好朋友的朋友,我们是在好朋友的婚礼上认识的。
纠纠是我见过的比较优秀的同龄人了,法学硕士毕业后,一个人到了上海,用两年的时间从一名不起眼的律师助理成长为一名独立律师。
我很佩服她,最初的两年里,为了提升业务能力和职业形象,她每天晚上加班到很晚,抱着词典啃那些涉外的法律材料,扔掉了自己所有的衣服,全部换成职业装,后来还去做了微整形。可以说,由内而外的对自己狠。
纠纠是我给她起的名字,起因是,前段时间她听从同门师兄的建议开了微信公众号,每周推送两篇文稿,都是很专业的干货,最起码我看了之后特别受益。
后来不知为何不推送了,纠纠不是没有坚持性的人。
有一次我们聊天,她说感觉自己做的不完美,每次文章发完之后都觉得还有很多要修改补充的地方,好像怎么样都不能让自己满意,反复纠结很痛苦。
她问我:“你说我是不是还没准备好啊,再等几年会不会好一些?”
她不是没准备好,只是以理想中的那个完美的自己来要求现在的自己,难免会不满意。
02
以理想的自己为目标,用现实的自己来做要求。
《拖延心理学》序言最后一句话是这么说的——
当我们按照自己真实的样子而不是按照自己希望的样子来接受自己的时候,我们才能以最有利于我们的方式来采取行动,而不是生活在拖延的无边阴影之下。
放在日常的行为坚持中,就是按照现实中的自己来坚持,而不是让计划以理想中的自己来进行。
对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两个月前,我刚开始学西语时,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今年考出DELE B1。
当时想着学完了A1之后就上密集班,每天多花点儿时间。可实际学起来才发现,这根本不可能,且不说大量的语法和变式,单单一个颤音r,到现在还是发不出来。
其中还有一次因为觉得上课痛苦请假了,这一请假接下来三节课都跟听天书一样。定目标的时候,我是以一个已经达到B1水平的人来要求自己的,那是理想中的自己,而现实的我是零到不能再零的水平。
一般人投入相当的时间精力,两年内是可以达到B1水平的。意识到这个可笑的错误之后,我就乖乖地调整了计划,每天学习半小时,今年就考个A1就可以了。
自从计划作出调整之后,我每天都很自觉地去记单词看语法,而且越来越喜欢,也不觉得是在痛苦的坚持。
自控力小组中也经常出现这样的问题,总是有人上来就制定一个很高的目标,配合高难度或需要大量时间投入的计划。
第一天信心满满,满格血完成;
第二天,可能碰到了一些突发状况影响了计划进行;
第三天再想起来计划就会觉得很疲惫,不想做……
这样的计划基本上坚持不会超过三天,懈怠和痛苦情绪特别明显,就像我刚学西语时一样。
不过,人总是看别人清楚看自己难,身在局中总觉得自己是对的,所以我们要试错,一周下来之后发现不合适自然就会调整了。
03
什么时候算是准备好了?
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没有标准答案。
可量化的物质标准还好说,心理标准就太主观了,我可能永远都准备不好。而这也是我们迟迟没做成一件事的原因,时间和精力都浪费在了做准备上。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有两个:一个是十年前,一个是现在。
做一件事最好的时机只有一个,那就是“现在”。你想运动、想读书、想去旅行、想学英语、想早睡早起……那就现在去做。现在做了才不会出现“如果我两年前就开始做什么,现在就已经怎么怎么样了”这样的笑话。
我知道很多人在做一件事情前会特别纠结。那纠结到底有没有意义呢?答案是有,但前提条件是只有在你做成了这件事情之后纠结才有意义,没做连谈放弃的资格都没有。
自控力小组每天都会做总结,有人就会说刚才纠结了好大一会儿今天还要不要学习,虽然很累很困还是咬牙学完了。
这样的人说纠结时都带着一股成就感,我就纠结了,但我纠结的有意义啊。我曾经问过一个小组成员,你都那么累那么困了,再学习能保证效率吗?她回答说,效率可能没那么高,但即使我当时不学习,也不会乖乖睡觉,看电影、打游戏、刷朋友圈……随便哪个都会再浪费一两个小时。
而我学了之后,就倒床睡了,第二天依旧会继续学习,连续性好。
做事情的过程中,最忌讳的就是过多关注自己的情绪感受。事情的推进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保证,过多地考虑心情好不好、有没有做好准备,是非常不利于进入轨道的。
承认且接受我就是懒、就是没办法做到完全自律、就是不愿意承受改变的痛苦……但是我现在可以背10个单词、可以把今天的工作梳理一下、可以搜寻一个写作素材……这就够了。
此刻就是最好的时机,现在的你就是准备最充分的。
做该做的、做能做的、做想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