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们都渴望被看见。
除非因为某些原因,我们总不被看见,于是我们便压抑了这种被看见的想法。注意,只是压抑想法,并非消除,有些压抑型的人终有一天会全面爆发,来一场轰轰烈烈的被看见;而只有少数人会在反思中稍作调整,似乎不再有这种强烈的愿望,但同时,这些人却又有了怕被看见的永远的心理的梗。
当建文出了这个题目“被看见与存在感”时,我首先想到的是我小学五年级时在《自贡少年报》上发表文章的事,那时少年报送了我一本书作为奖励,我还收到富顺县一位笔友的来信。我常常记得那种感觉,一篇文字变成铅字,有了更远的同龄人阅读你的文字,那真是一件很奇妙的事。六年级时,又有一篇文章被删成了两段,发表在了四川省级刊物《红领巾》上,我又收到了五元钱的稿费,还有来自更远地方的来信。是的,或许那就是我第一次从文字里感受到被看见的存在感,那种感受一定影响了我。
我很庆幸,那时候帮助我的老师和我的父母都是赞赏我鼓励我的,没有一个人用成人的智慧来消解掉我的小喜悦,没有一个人给我泼一盆叫做“没啥意思”的冷水。因为那个过程,是一个成长必需的过程。雷夫说我们的教育在于让孩子们去寻找自己的第六阶段,那就是“我有自己的准则并奉行不悖”,可是看看前边几个阶段,有几个不是渴望被看见,不是在“刷存在感”的表现?“我想要奖赏”,“我想取悦别人”,“我能体贴别人”……没有人天生就在第六阶段,那些过早自我,并不在乎别人看法的人,都属于压抑自己性情的人,成长的弯路,都得走。
但是走完弯路以后呢?弯路何时是尽头?我们能不能走到弯路的尽头?还是始终在弯路编织的迷宫里走得不亦乐乎,永远自得其乐?
有时候,当我看成人世界的时候,我觉得就像在看我的班级。
班级里总有性情不同的孩子们。有的孩子在老师面前表现特别好,开朗大方,言行有礼,热情助人,在其他孩子面前却语言暴力,并不真心对待别人,总是不被大家喜欢,老师前与老师后似乎判若两人。先前,我给孩子们每人买了一个小本,每晚五分钟记录自己的每一天,而且一起拟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星空九万里》,后来我发现有少数孩子把自己的星空九万里写得很完美,但其他老师却向我反应他/她平时的情况很不乐观,文字里与文字外判若两人。
作为班主任,我当然不能去批判这样的孩子,而应该看清楚这背后更深层的原因。从“被看见”的角度来解释,一切都那么合情合理:一个容易生气容易情绪化的孩子,他需要一个最好的被看见,他不能总是做到,不能人人面前做到,却可以在老师面前短时间做到,说明孩子内心渴望自己的更好;一个现实里无法做好的孩子,需要给自己一个更完美的印象留存,而文字带来的审美的距离最适合作为生活的滤镜,加工自己每天苍白的生活,更何况读者还是老师。当我们这样去想时,就会发现,其实孩子们并不是刻意撒谎,他们只是还比较幼稚而已。他们还不懂得时间会让所有虚假的修饰变得无处遁形,他们还不懂得,期望的背后更重要的是行动,只有行动才能给自己带来真正的永远的最好的修饰。
相反,有的孩子却不是如此,他们好像不那么爱在你的面前出现,有时在你面前不言不语,甚至有时还带着倔强。昨晚一位妈妈给我发来信息,说她家孩子每次提到学校的事儿时,总说:我班主任可好了。妈妈一问怎么好,他就不耐烦的样子,回应道:你不懂,你又不是我。好吧,我承认,甚至有些惊讶,他有他温暖的内心,好像不需要被妈妈了解,也不需要被我看见。
然而,这样的孩子当真不需要“被看见”吗?其实当他被看见时,他依旧有饱满的愉悦感和存在感,甚至于,所有亲密关系的建立,也都因为曾有过被看见。
毕竟,每个人,无论成人和孩子,都渴望被看见。
可是为了被看见而去做一些“修饰”自己的事,这样的想法,放在孩子身上是幼稚,放在成人的身上或许就不那么“萌”了。在自媒体时代,从博客到空间到朋友圈,被看见的方式越来越方便,越来越简略,也越来越粗糙。如今的朋友圈,已经成了随时随地让别人看见自己的最好手段。
在我初到运城国际时,我也常常抱着一种被看见的强烈想法,每晚会花十分钟,甚至有时半小时去梳理自己每天的存在,这梳理里边难免会有所取舍,给自己和我的读者灌一点迷汤。如今看来,还是那个时候的我太不自信,内心潜伏着患得患失。后来,我开始留心自己和别人,发现有些图片晒的不是生活,而是自己最理想的方式,或是一天之中最理想的瞬间,它并不“家常”,对己对人都可能是碗迷汤。居然更有甚者,会用图片和文字去掩饰自己的生活,创造朋友圈里的另一个我。
于是,我放弃了原来被看见的方式。和建文、庆民、富超一起开始写起了“指间渡”,这样的抒写或许也会被看见,但即使不被任何人看见,我们依旧从抒写中获得了成长,找到了自己最真实的存在感,这种存在感不依赖于任何人的点赞,只属于自己内心充实的饱满。最重要的是,后来的我也越来越忙,常常熬到半夜,根本顾不上到朋友圈表达自己,做期末叙事时,连熬三天夜,我甚至几天都不曾点开过朋友圈,当我再次点开朋友圈时,我惊讶地发现原来的自己居然那么闲,总是试图在这个圈子里获得安慰并给别人安慰,在这个圈子里让自己被看见也去看见别人,在这个圈子里为了虚空的“看见”悄然流失着生命,真的,就在那一瞬间,那种生活就已经离我而去了,它对我而言,已经缺少营养。
我不再渴求每天被别人看见,或许别人也并不需要被我看见。那我不妨多花点时间在坐“冷板凳”上。
当然,我的这种思维方式也影响并调整了我“看见”我的学生的方式。我发现,只有,走近他们,我才可能真的了解他们。孔子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无论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都具有“修饰”性,如果不观其行,那我们会被蒙蔽,只有走近他的言与行,才是最好的看见方式。
马丁·布伯说,世界的本体不是宇宙万物中的“你”和“我”,而是“我”和“你”之间,是关系。这关系里有一种最重要的方式,就是“看见”。
但是,记得,不是“我”与“他”的看见,而是“我”与“你”的看见。不要为了被看见而成为伪装的“他”,努力去与“你”接近,看见整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