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激发教师参与“M-IT”课堂教学研讨的内驱力,深度推进“M-IT”课堂研究,3月21日上午,张甸小学英语组举行新学期第四次“M-IT”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首先,由吴霞老师执教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Where's the bird?》第一课时。吴老师由歌曲引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教会学生新词的认读。读中部分,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同桌讨论、小组探究等形式深入理解文本。同时引导学生体会主人公的心情,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表演和朗读。借助信息技术,让学生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学习,提升口语交际能力。读后部分,吴老师适时加入绘本,将课内外学习有机融合,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接着,英语组全体成员参与研讨,就“M-IT”课堂如何高效实施、如何让信息技术手段为课堂教学助力、如何进行深度意义学习开展了热烈的讨论,激发了思维的火花。
张海琴:吴老师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为学生提供直观、生动的情境,学生所有任务活动均在一个整体情境中完成。吴老师个人人格魅力属于活泼外向型,学生受到老师的感染也乐于表达,大胆表现。从课堂状态看,吴老师前期对自然拼读渗透得很好,学生已掌握元、辅发音要领,并在课堂中得到很的体现。本节课吴老师根据学生实际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了适度的绘本拓展阅读,教学效果很好。
刘婕:吴老师这节课注重创设情境,用身体语言,多媒体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学习活动。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处理得当,教学过程有序,教学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过渡自然,全面发展学生听说读的能力。最后的绘本拓展环节生动有趣,巧妙地巩固了本节课所学内容,将课内外内容的融合运用得恰到好处。
杨代华:本节课教学设计自然流畅。先以歌曲先声夺人,后快速进入新授单词on,in,under,结合游戏等方式教授,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然后分步骤有梯度进入课文的教学,教学中,吴老师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复述,细致层次分明地教授新知,使得重点突出。总之,本节课:进入快,分层细,有提升。
于兰凤:吴老师的这节课的导入活动通过唱歌一起律动完成,复习了旧知,引入了新知,并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快速的进入英语课堂,是一个有效的环节。在课文学习部分,充分利用教材和信息技术,依据学生身心特点设计有感情读,看卡通选择,读排序等活动,帮助学生理清顺序,为后面的表演做准备。最后的拓展,与本节课的内容息息相关,都是学习的方位,但又有拓展和提高。
殷媛媛:吴老师的课由一首欢快的歌曲<On in under>导入,带领全体学生互动参与,很好地激活了课堂氛围,同时引出本单元相关的几个介词。紧接着通过猜测引出本单元的 “bird”词汇和“Where is the bird?It's ...”等句型,富有趣味性,加深学生记忆。在文本的处理上,吴老师通过Watch and choose,Read and order等活动层层深入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文本内容。最后通过绘本<Frank the Rat>的阅读进行课外延伸,再次巩固本课重点词汇及句型。
李学敏:吴老师基本扎实,对于课堂的节奏把控十分恰当,能自如地掌控学生的上课节奏。整个教学环节十分流畅,遵循了融改课堂的教学理念。教师的教学步骤层层递进,有梯度性。本节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活动多次,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板书精美,板书的语用功能凸显。
孙碟:吴老师的这一节课将信息技术与课堂内容相融合,从开始的do actions with me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入了本节课的重点单词,且借歌曲<on, in, under>加深学生印象。读中注意让学生体会情感,鼓励学生有感情的读课文,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吴老师的授课过程中注意学生对语音语调的掌握,如单词behind的拆分领读,帮助学生更准确的掌握单词的发音。板书与思维导图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梳理文章结构。最后借助一个趣味性十足的绘本《Frank the Rat》帮助学生巩固拓展,值得我们学习。
陈琳:吴老师的课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是新课标的重要特点,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老师既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又重视了学生个性健康和谐的发展,最大限度激发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参与意识。听课时,我特别注意了吴老师在教学实践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了不同的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式,而且,互动模式多样,采用看图、看动画的模式或创造一个语境,让学生展开联想,激起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营造了宽松,民主,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
此次英语教学活动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展示平台,使老师们在教学上互促互学,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