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发小,相信每个人都会在心里回忆起许许多多快乐的往事。
发小,是北京话的一个方言词,就是指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大了还能在一起玩的朋友,一般不分男女。
这样的讲法,还是有点文绉绉的,呵呵。在我们当地一般称作"一把儿",也就是同龄人能玩在一起的意思。其实意思都一样。
在我们的镇里,有五个街(村),东、南、西、北、西南街。都离得挺近,所以只要年龄相仿,基本都认识。
幼儿园和一二三年级是在我们的村小学上的,现在想想,时间过得飞快,如同一只画笔,为每个人画出了不同的色彩和不同的人生。当时年龄小,一开始上学,总免不了哭闹回家,被家长又送到学校,当时都在一个校园里,实在无奈。只好藏在四年级的大哥哥的教室里,简直也是嗨了。慢慢的就熟悉了上课的节奏。
在课间活动中,慢慢认识了发小们。小强,东东,鹏,耕等。当时还是玻璃球玩的最多和最有趣。还有早自习在桌子上玩蜡烛。当然太嗨了也会被老师当场训斥,被罚门外站。想想也是挺疯狂的。有时由于桌子之间的距离近,有时点蜡烛,会有同学的头发和衣服被点着,想想也是挺危险的。也是在那样的时间里,大家玩的最开心。
后来遇到了镇里要集中办学,和临近村里的孩子们一起上课,人一多,就会发现有差别。体现在知识面上和娱乐活动上。才发现差下来好多。除了学习语文教材,好多同学都有买的辅导书,主要是作文。也是集中办学以后,发现了好多文艺小伙伴,唱流行歌,在每次的六一儿童节活动中,都是最拉风的。这时发小们一下子就多了起来,平时玩的项目也多了。我们之前是玻璃球,纸方块,小河摸螃蟹捞鱼。后来人多了之后,项目也多了,慢慢有了游戏机,看电影,聊武侠等等。
在学习上,慢慢也有了差别,学习好的和退步的,时常会遇到,有时并没有觉得什么,但是成绩这些,有时也在慢慢使大家划分为不同的小圈子。虽然都认识,很明显话题或者一起玩的机会少了。放学后的时间还是宽裕的,主要时间还是在完成作业上,帮家里干点活儿,打扫打扫院子。
现在在单位下午下班后时,有时会看到那些放学后补习的孩子们,还要继续上课,一般是2-3个小时。感觉玩的时间相比我们那会紧多了,优势是补习后成绩上来了,综合知识更加全面了。
虽然没有过多的聊发小,其实这中间发生了很多的快乐和悲伤。慢慢的形成了自己后来的稳定的发小圈子。一起认知着这个未知的世界。
现在大学毕业后,在外工作已经五六年了,前段时间,有同学建了一个小学同学群。间隔20年后再一次相识。好多同学都在后来的也初中分班和高中分班中,联系的少了。之前的同桌,仔细一算,都有15-20年没联系了,时间过得好快,大部分在镇里的发小,都已经结婚生子,孩子都会打酱油了。有了各自相对稳定的生活。春节遇到,还是会很亲切,很珍惜和感谢这些伴随着你我他一起成长的发小们。
常联系,我的那些可爱的发小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