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前,我收到了一本书《少年抑郁症》。以前觉得,抑郁症就是那些大人才会得的病,小孩子没心没肺,抑郁什么?有什么想不开的。然而,我错了。
最早,是在有位学生上高二的时候,出现失眠,妄想,家长让我去做说服工作,以为就是厌学,最后休学了五个月。家人都没有重视,认为就是单纯的脑神经衰弱,学习压力太大了导致的。现在想来,那时得了抑郁症。
在初中时,常发现一些学生用刀片在胳膊上划出一道道伤痕,自残,只是简单的批评教育,并不知道这行为背后意味着什么。
我的弟弟在高中做班主任,常常因学生问题感到头疼。最近两年,遇到中途退学的学生多半就是精神方面的因素。并且发病人数逐年增多。
书中写了14位少年,有的上初中,高中,也有的正在大学学习。患病的原因,与家庭的压力有关,与学业有关。
全国有青少年5000万,抑郁症发病率在国外高达20%,抑郁症的检出率只有24.6%.孩子不愿就诊,大人不能接受这样的事实。导致一些患病的孩子得不到及时的对症治疗。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在西方被称为“蓝色隐忧”。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自责自罪、饮食、睡眠差,担心自己患有各种疾病,感到全身多处不适,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我国抑郁症患病率为29%-35%左右,已与发达国家统计结果相近。
其实,抑郁症是一种精神方面的疾病,它和高血压、心脏病一样常见。只不过我们觉得,小孩子能有什么心事?懂得什么压力?如今吃穿不愁,大人吃苦受累还不是为了孩子好。还有,认为打骂孩子太正常了,自己小时候也挨过打。
父母争吵打闹,离异,导致家庭不和睦,破裂。这些对于幼小的心灵是一种致命的伤害。有的孩子变得格外乖巧,殊不知他是在不安中寻求自我保护。
抑郁症的表现:
1.心境低落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郁悲观。轻者闷闷不乐、无愉快感、兴趣减退,重者痛不欲生、悲观绝望、度日如年、生不如死。典型患者的抑郁心境有晨重夜轻的节律变化。
2.思维迟缓临床上可见主动言语减少,语速明显减慢,声音低沉,对答困难,严重者交流无法顺利进行。
3.意志活动减退临床表现行为缓慢,生活被动、疏懒,不想做事,不愿和周围人接触交往,回避社交。严重时连吃、喝等生理需要和个人卫生都不顾,甚至发展为不语、不动、不食,称为“抑郁性木僵”,严重的患者常伴有消极自杀的观念或行为。
抑郁症的分类:
1、内源性抑郁症:
体会到自己无缘无故的心情持续低落,重的可以达到抑郁症的诊断标准,这是由于大脑神经递质5-羟色胺的相对或绝对不足引起的典型抑郁症状。
2、反应性抑郁症:
重大的精神刺激和挫折导致的病理性情绪反应。例如突遇天灾人祸、失恋婚变、重病、事业挫折等,心理承受力差的人,容易患反应性抑郁症。
3、隐匿性抑郁:
病人并不自觉感到情绪低落,而是以各种躯体不适症状,如心悸、胸闷、中上腹不适、气短、出汗、消瘦、失眠等为主要表现。这类病人辗转于各个综合医院,因为查不到确切的病因而苦恼。
4、药物引起的继发性抑郁症:
药物会诱发情绪反应。如有的高血压患者,长期服用含有利血平的复方制剂如复方降压片等,会出现情绪持续优郁、消沉。除了降压药,易诱发抑郁症的药物还有抗心律失常药、抗精神病药、解热镇痛药、避孕药、激素等。
5、躯体疾病引起的继发性抑郁症:
躯体疾病可以作为应激因素,也可以直接影响大脑神经递质的代谢而继发抑郁症。如脑出血、梗塞所致的抑郁症,帕金森病和内分泌代谢疾病甚至重感冒、高热等,都可引发这类抑郁症。
6、精神疾病继发抑郁症状:
如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或抗精神病药物的影响,病人出现符合诊断的抑郁症状。
7、产后抑郁症:
生育后激素水平的激烈改变,情感会变得相当脆弱,当出现外部的应急源时容易出现抑郁症状。例如:生女婴后,受到婆母或丈夫的歧视,对自己的婴儿产生强烈内疚,对自己严重痛恨。常见的表现有哭泣、失眠、吃不下东西、情绪低落等。
8、更年期抑郁症:
更年期也是人体激素水平剧烈变化的特殊时期,也是生理和心理剧烈变化的时期。在某些躯体或精神因素诱发下,容易出现情绪症状。
9、老年期抑郁症:
老年人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躯体疾病的增多、儿女的疏远、伴侣的丧失、直面死亡的困惑等因素影响病人的情绪,出现以抑郁心境为基础、以焦虑症状为突出表现、有较多躯体不适为其疾病特点,病程长、预后差。
10、以学习困难为特征的抑郁症:
在学校,经常可以发现有些原本学习成绩较优秀的学生突然开始厌学、恐学、逃学或拒学,成绩全面下降或突然下降。这种现象部分是由于抑郁症,由于疾病导致学生学习困难、注意力涣散、记忆力下降,引起老师和家长的关注。
11、白领抑郁症:
白领阶层面临的工作和生活压力、现实与诱惑并存的心理冲突、生活的不规律等常常引起躯体内环境的紊乱,出现情绪低落、无所事事、爱生闷气、思虑过度、失眠、多梦、头昏、健忘、厌食、恶心、呕吐、腹胀、月经不调、经期腹痛等多种症状。
治疗的办法:
抑郁症很难自愈。需要多方面力量的协助与配合。
药物治疗。
心理医生的疏导。
亲人朋友的关怀帮助。
抑郁症离我们其实很近,发现一些孩子不正常要及时带医院诊断治疗,必要时可以休学一段时间,切不可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