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梳洗的时候,室友在隔壁大叫一声:下雪啦!
这才11月,怎么就下雪了呢?不过看着窗外大片大片、成形了的雪花,小敏觉着还不错。只不过,今天要去角楼参加活动,应该会很冷的吧。赶紧选了一件更暖和的、毛领短袄。
运气还不错,很顺利地打到一辆出租车,出门的时候太着急了,居然把手机忘在桌子上,幸好司机师傅很和善,打着双闪,在雨雪等了她挺久的。
因为是拼车,后面座位已经满员。她坐在了副驾驶的位置,不过也是因为这样,才能看清楚这入冬以来,北京的第一场雪。
像是迷你版花瓣一样的雪花,迎着镜子,像是被风分开,沿着左右两股气流飘散开来。因为是雨雪的缘故,天空是一种墨色的暗沉。
开到三环大道上,虽然左右两边,据说是每个月的gdp能赶超一个三线城镇一年水平的中心金融区。可在这诡异天气的映衬下,反而像是海市蜃楼一般,没有真实的感觉。
这种玄幻的场景,今年出现过两次呢。一次就是她疫情结束后,从老家坐火车回京,也就七八点钟吧,从机场打了个的士,一路到住的地方。就在三环边儿上的双井,那可也是个车流生生不息的地方。从早上到夜里一两点钟,从来就没有不堵车的时候。可那天,却空空荡荡的,一片寂静。司机还抱怨,说自己已经在机场等了四五个小时,她是第一个乘客。
想起不久前的严峻态势,小敏赶紧把口罩边缘压了压。虽然目前大局势没有过去那么可怕,但每次出门,还是有着各种的担心。
其实,现在大家,除了那些极端的乐观主义者,完全不把疫情当回事儿;或者是那些极端悲观者,觉得世界末日马上就要到来,哪哪儿都不敢去,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做;然后在中间的大部分人,又开始了按部就班的生活。
小敏和这些中间人还有点不同,她从事自由职业,个杂志还有有声读物——喜马拉雅写稿子。所以,时间的把控上比较自由。
其实,完全可以坐在家里写东西,反正现在互联网那么发达,很多资料都可以从网上找到。
可是,她写东西还有点奇怪,必须得在一种特定的环境里。比如,写爱情小说呢,她喜欢去中信书店,或者是挺洋气的咖啡厅,一杯暖暖的热饮、或者是甜甜的饮料,都可以唤起她身体里,对于描写甜蜜爱情的欲望。
要是写恐怖小说、鬼故事呢,她喜欢在深夜里头,差不多十一点以后吧。还得拉上窗帘,没有一丝光线。后来为了保护眼睛,用了个可以调节光亮程度的护眼灯。然后,默不作声地闷头写作,通常写完一段故事,外面的天也开始亮了起来。
写作很毁人的,她老妈知道她要全身心投入写作的时候,曾经苦口婆心地劝过她。可她不听,因为,只要沉浸在写作里的时候,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忘记了各种烦恼,似乎可以从想不明白的人生里头,短暂的抽离,她很enjoy这种随心所欲的感觉。而且,笔下的人物和故事,都是按照自己的心情来进行的。虽然,也曾经因为,把自己小说里的第一男主写得落于魔障,让她自己也难过了好几天,可这种创造性的快感,可能只有从事过的人才能体会得到的吧,会上瘾。
车驶出了三环,来到了很熟悉的龙潭湖东路上,这是小敏特别喜欢的地方。右手边是龙潭湖公园,虽然今天是雨夹雪的冷天儿,可还是看到里面,有打着伞遛弯儿的人,这条路,寒来暑往的,人迹稀少,是个很适合养心的地儿。
因为是坐在车上,所以不能像平时走路来那样,瞧瞧护城河里的水,不知道有没有结冰。她心里想着,不自觉地拿出手机,想拍一下角楼图书馆远景的照片。
司机小哥声音挺好听的,在后排两个拼车的下车之后,一直有一句没一句的和她聊天,她很随意的附和着。只听他呵呵一笑:“你隔着玻璃,能拍得见雪花吗?”她微微一下,解释着:“我是在拍角楼!”
小哥听爱打听的,说自己经常从这里经过,可也从来不知道里头是干嘛的,还问她这儿是不是个观光景点。小敏眼看到地方了,只得简短截说:“这是最近几件建造的,复原了过去角楼的旧貌,里头全是关于老北京的书籍,还会有一些老北京民俗啊、非遗之类的活动,您有空可以来逛逛!”说完,打开伞,下了车,有点雀跃地来到角楼图书馆里。
今天是位作家老师,讲老北京胡同里的传奇故事,属于纪念“明北京城”建成600周年的一系列活动。想起疫情前,小敏几乎把这里当作是固定写作的地方,而且时不时得还可以参加一两场活动,就觉得国家建的这么好的地儿,真是便民又利民。
位于左安门的这个北京外城东南角楼,过去可算是老北京地标性建筑之一,过去来京城的人,远远望见这个角楼,就知道临近京城了。
这个东南角楼,始建于1553年,不过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那会儿,自然坍塌了。现在这个是后来修的,参考这过去黑白老照片复建的,挨着出城河边,和明城墙角楼、前门箭楼、永定门城楼一同环绕着天坛,形成“一坛居中、四楼环绕”的历史文化景观。
也不知道为什么,小敏就是对这些文化古迹特别感兴趣,每次打车路过明长城遗址的时候,脑海里也都是对于过去的想象画面。
角楼图书馆整体上古色古香的,一进门是个长廊,摆着写展示柜,透过玻璃可以看到里面老北京的物件——比如三弦儿(一种乐器)、铜锣、各种铃铛...长廊的另外一遍,会固定做一些小型展览,再往里走,就是活动的地方了。一般能坐个四五十人吧,有个大大的投影仪。
在这儿,小敏做了人生里第一个京剧脸谱、兔爷、风筝、糖葫芦、团扇,听过许多老北京民俗风貌方面的讲座。二楼,才是真正的图书馆,有很多很多的书,有典藏级别的比如《故宫图录》、《民间艺术图鉴》等等,还有就是丰富的关于北京过去至今的书籍——小说、杂谈、专业书...
每次坐在这个图书馆里,小敏就觉着像是被老北京600年的历史所包围着。
她其实也没什么目的性,随便坐在一个位置,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翻开书页,感兴趣就全本读完,不感兴趣就再放回去。这边,大厅的位置摆着几张规矩的桌椅。而阅读去,确实一个个藤编的原型蒲团。她更喜欢席地而坐,这次来,发现这里的蒲团上加了一次皮绒垫,真是照顾低温的贴心之举。
她大多数是一个人来看,也不是没有带过朋友来,可那些朋友,觉得这种漫无目的的看书,太浪费时间了,看着朋友们分秒必争地、在实现各自清晰明确的人生目的的道路上奋斗的时候,她觉得自己太不上进了。
可没办法,只对自己感兴趣的事儿,才能提起工作的尽头,不知道这是不是留学法国的一个后遗症。对于生活的目的性的考量上,和很多人都不太一样。说好听点是“佛系”,说直白点,就是“懒”吧。
她到的时候,已经开始十几分钟了,迟到的老毛病,让她错过了故事、神话、传说三者的区别。不过,赶上了老师的胡同故事分享,今天的故事一共四个,看到开篇故事的图片,小敏心里微微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