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吐槽文。
一,不想去上学
周天的时候,大宝就说周一不想去上学。
妈妈问她原因,她就沉默。
追问几次,快问哭了也不说。
不敢再勉强,转而问老师:钰钰说明天不想去上学,不知道是不是在学校跟同学闹矛盾了?还是因为我说让她爸爸陪她去参加晚会我不去她就生气了?
老师回:在学校挺好,没和小朋友闹矛盾,可能是希望你陪她去吧。
周天晚上继续做工作,问原因,劝其上学。孩子不交流,也不抬头,一脸沉重。
周一早上,还试图询问原因和劝说上学。
仍然沉默不语。遂作罢。
周二正常上学。
周二晚上,钰妈妈跟我说悄悄话:原来周一每个小朋友要上台做自我介绍。
哦,恍然大悟!
是了,就是这个原因了!
我想起来我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拉我去跳舞,就跟要杀了我一样,我拼命后退,老师扯的我胳膊生疼,疼死我也不去!
所以我理解她的恐惧和逃避。
唉,这难道是家族性遗传吗?
我姐姐小时候也是这样啊!我俩差一岁,一起上幼儿园,一起被老师拉跳舞,一起挣了命的拒绝。
二,性格遗传是表面现象,根本原因是养育方式的遗传
钰钰的主要照顾人是姥姥。
因为有很多的育儿理念分歧,所以我被剥夺了照顾和教育钰钰的权力,只能偶尔陪玩。虽然生活在一个屋檐下,但是姥姥把控制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姥姥属于强势的控制型家长。我在心里叫她“母老虎”“慈禧”“女王”,她是永远都不承认她的控制欲的,我开玩笑的说过她几次,她就跟我急眼,生气。
我爸爸每天回家都跟她聊聊工作中发生的有趣的事,我妈妈每一句话都要给他纠正一遍,告诉他正确的说法。我在一边听着醉的不要不要的,简直就像“文字狱”。
我妈常常打开一个话题,问我们一些意见,她说完了我就接上去唠唠,她会打断:别说了!
我愕然:不是你起的头吗?我是配合你嗳。
过去:吃饭的时候“电视打开,你看光头强来了,吃一口”
“熊大,熊二,吃一口”
现在:一吃饭就看电视,人家谁和你一样?
过去和现在:来,姥姥喂喂你,不用洗手了,姥姥喂,不用你拿。
现在:快去洗手!谁家吃饭不洗手!真邋遢!这么大了还叫喂,上一年级怎么办?
现在:我:妈,你再别喂了,让她自己吃吧。
姥姥:我再喂喂吧,喂这一次。宝贝再长大,姥姥想喂她也不用我了。
嗯,这一次,那一次,还是顿顿喂。一边嫌弃孩子不喂不吃,一边却不肯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吃。
这种前后矛盾的表现非常多。
疼爱的时候含在嘴里怕化了,嫌弃的时候,能把孩子踩进沙子里。
两岁前看孩子哪哪儿都可爱,两岁后看孩子,哪哪儿都讨人嫌。
奉行打击教育,认为孩子连家人的批评都受不了,出去社会怎么办?(简直可笑)
三,给孩子创造一个新的原生家庭
所以,我不想这样。
在我小时候就喜欢小孩子,喜欢帮邻居家照顾小孩。那时候我就特别有耐心。
到我孕期,有幸选到了两本好书,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定本育儿百科,这两本书给了我一个育儿的启蒙: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孩子会教给你如何做他的父母。也就是说,我只需要观察孩子的需要,满足他就行了。
所以,虽然姥姥姥爷跟我们一起住,帮忙带两个小孩,但是小宝的教育主要是我来。姥姥只帮忙看白天,早晨我起床的时候她也起,我给她穿好衣服冲好奶粉,有时候还喂饱饭,我出门上班。下班回来我带她吃晚饭,陪两个宝宝玩,留安静空间给姥姥姥爷看“我是大明星”给他们一天的带娃辛苦放松一下。晚上冲奶粉,带睡觉。等我自己睡都快12点了。
所以我眼瞅着老是挨批评的大宝,看着她的委屈和愤怒,跟我一模一样。
我是热爱着小孩子的。
我非常好奇他们的小脑袋里每天在想什么。
我非常好奇她每一天的状态,进步。
我愿意做一个观察者和引导者。
我不要求孩子必须按我的来。我们平等沟通,我教她商量。凡事我们一起商量,只要不危害他人,也不是很危险就放手让她去尝试去感受。
比如说,孩子把玩具哗啦倒一地,碎纸片扔一屋,我的书,本,相册,各种笔,被她俩玩的狼藉一片,吃饭掉地上,玩水衣服湿透,等等。我全不在乎,不批评,不吼叫,当成正常的事情。
因为,首先她玩的尽兴,开心,其次,也是引导她学会收拾残局的一个机会,对吧。
每天说无数遍,我爱你,我喜欢你,我有时候生气但是我依然爱你,我不喜欢某个行为,但是我依然爱你,我喜欢和你相处,我喜欢抱着你,我喜欢你大口吃饭的样子。
每天用充满欢喜的眼神看着她。即使不说话,就那么看着她,也是很幸福。
小宝安全感很足,对大人说的事情配合度也特别高。
四,我就是孩子的原生家庭。
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我在教育下一代上完全脱离了原生家庭的影响。
常常在各个关于原生家庭的热门文章下面看到类似留言:我发誓如果我有孩子一定对她好,不让她受我小时候那些委屈,可是我现在发现我凶她的样子像极了我的父母,凶完又后悔,可是下次还是那样凶她,慢慢的,我竟活成了曾经最讨厌的父母的样子。
每当看到这样的话,我很心疼那个孩子,也心疼写这段话的家长。
同时又庆幸自己,跟父母同一个屋檐下,30多岁了依然被父母随便呵斥,过度控制的情况下,竟然也抗争得到了自己带小孩(姥姥帮忙照顾白天的饮食起居)的权力和空间,同时用自己的爱去浇灌孩子,没有受原生家庭的影响。
如果让我说说是怎么做到的,我也说不清。感觉就是迷迷糊糊走过来了。
可能就像一句话说的,你小时候吃过很多饭都忘记了,但是它们长成了你的骨头你的肉。你看过的书都忘记了,但是它们无不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你的认知和行为,形成了你的气质。
(原创牢骚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