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温暖山区孩子的寒冬
——记我校扶贫支教学生赵艳灵
从去年9月到今年1月,近5个月的时间,赵艳灵都在年均气温不到10℃的会泽县大桥乡团山小学度过。对于这次支教经历,赵艳灵觉得145名孩子灿烂的笑脸是她站在大学尾巴上送给自己最好的礼物。
当得知学校开展扶贫顶岗实习时,就读于教师教育学院的赵艳灵积极报了名。“关注儿童教育、研究儿童教育、服务儿童教育”是学院的办学理念,赵艳灵熟记于心,这次,她终于等到了实践的机会。经过六七个小时的长途颠簸,再加上高海拔和寒冷的气候,到达团山小学的时候赵艳灵满是疲累。直到车门打开,看到一群“小萝卜头”在寒风中等待着他们,放眼望去,被紫外线灼伤带着“高原红”的小脸,满含紧张、羞涩和期待的眼神,赵艳灵的心轰地塌了一块。困倦也一扫而空。她在那一刻感受到肩上的责任,也下定决心:既然来了,就必须得为他们做些什么。
学校安排赵艳灵担任三年级班主任,承担三年级《语文》《科学》《品德与社会》三门课程的教学,兼教一到三年级的音乐课、一到六年级的兴趣活动课。面对繁重的课程安排,她没有任何抱怨。她觉得,孩子们清澈的眼睛、上课坐得笔直的身影、踊跃回答问题举起的小手,都在诉说着他们需要自己,一想到这,她就浑身上下充满了干劲,整天像一只陀螺连轴转,累,但是快乐充实。朋友们都惊讶于她小小的身躯竟然有这么大的能量。
团山小学环境简陋,交通不便,手机很多时候接收不到信号,但在与孩子们的朝夕相处中,赵艳灵享受到纯真的快乐。每当学校停水的时候,她和孩子们就利用课余时间去村子边的小水井提水,边走边唱歌;晚上停电的时候,和老师们围在一起烧火取暖,说说教学中遇到的趣事,彼此交流经验。这些是刷着手机上着网所感受不到的。
团山小学不具备住宿的条件,寒冬天气,孩子们每天早上五点多就要从家里出发来学校。寒霜浸湿了孩子们的衣服,看着衣衫单薄、嘴唇冻得黑紫的孩子们在教室里大声晨读,赵艳灵心疼不已。
她把孩子们勤奋学习的照片发到微信朋友圈和“说说”上,呼吁更多的人来温暖这些可爱的孩子。从我校毕业后在浙江工作的白瑞伦看到后,被孩子们艰苦的学习生活所打动,组织浙江温州鹿城区籀园小学的孩子们给团山小学的孩子们捐赠了600多件御寒衣物。在会泽实习的谢梦子也号召朋友们捐赠了几十册图书和衣物。寒风凛冽的冬天,看到孩子们不再瑟缩着的身影,赵艳灵的心里暖洋洋的。
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期末考试成绩出来后,三年级的语文名列全乡第一名,平均分超出乡平均分10.8分。而此时实习期也快要结束,满含不舍却终将别离,她希望这萍聚似的相遇能给孩子们储存多一点的温暖。
一份关心,一份坚守,都在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赵艳灵希望,孩子们的寒冬,能有更多的人来温暖。
为团山小学的孩子们分发捐赠的衣物
团山小学的孩子们正在上课
赵艳灵在曲靖市第一小学实习,为孩子们上科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