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25岁就死了,但是要75岁才被埋葬。”
——富兰克林
百度百科上这样释义老人和年轻人:
老人,指上年纪了的人或较老的人。世界卫生组织对老年人的定义为60周岁以上的人群,而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则认为65岁是分界点。中国古代曾将50岁作为划分。
年轻人,指年龄不大的人,多指10岁到20多岁。
也就是说,判断人的老少,只是从历法和人的肉体来判断。
人类聚集在一起,组成了社会,规定一些共同的标准,这是合情合理,非常必要的。但小编认为,从个体成长的角度,没有必要一定要按照太阳的旋转圈数来计算人的老幼。因为年龄的增长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成长。如果有人只是重复日历,固步自封,那么,他老的只是躯体。
那么,除了年龄,还有没有别的标准来确定年老还是年轻呢?
01
我们历来有尊重老人的良好社会风尚。为什么要尊重老年人呢?主要原因有四。
一:老年人的体力不如从前,需要对他们照顾;
二;每一个人都在走向老年。莫笑别人老,自己终归老,爱护老人就是爱护自己的将来;
三:老年人过去做了很多事情,为家庭为社会做了贡献,值得我们尊重;
四,老人活了更长的时间,他们阅历多见识多,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验,有丰富的知识,能够给年轻人许多指导和教诲。所以,也值得我们尊重。
从以上四点原因看,第一点和第二点对弱者的同情和保护,是出于人道主义。而第三点第四点原因,才是我们尊重老年人的着眼点。只是后来人们忘记了尊重的理由,只要是老人都尊重,老年人也不问理由就接受了他人的尊重。
由此可见,衡量一个人年老与年轻的标准可以是:一个人对社会家庭的贡献以及他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老幼是由今后要做能做的事业的多少来决定的。80岁的老人可能依然会对家庭社会产生价值,让人尊重;而一个20岁的年轻人,可能已经玩物丧志,对社会家庭毫无贡献。
02
新东方俞老师认为,衡量一个人年轻与否的标准不是年龄,而是一个人的激情与创造力。
一个年龄非常小的人,如果一点也没有朝气,身上毫无亮色和闪光点,他处在人群中间,一点也没有值得他人羡慕与学习的地方,他无异于老了;
一个年龄非常大的人,如果身上依然有向上的力量,他的言行举止依然不断留给人启迪,他的思想引人进步,他的热情给人温馨,他处在人群中间,不断让周围的人感觉出与众不同的吸引,他无异于还很年轻。
因此,衡量一个人老与年轻的标准可以是:一个人的激情与创造力。
一个60岁的人,即使身体状况已不如20来岁的人那么好,依旧可以充满激情与创造力,随时开始自己新的人生。同样的,一个20来岁的人,即使正处于人生中最黄金的时段,也完全可能被自己所困,不思进取,过着一眼就能看见未来的生活。
03
放眼我们身边,其实不难发现,“老了”是一种极其消极的生活状态,它意味着我们不再保持好奇心,不再对于未知寄予希望。
有很多没有实施的兴趣,觉得学什么都晚了没用了。
有很多没有实现的理想,不敢去努力,害怕失败害怕浪费时间。
对未知的东西不再有动力,
面对自己喜欢的人不再有勇气,
面对不喜欢的生活不敢做出改变,
对自己的容貌不自信,
对自己更方面盲目地否定。
于是就守着一成不变的生活,慢慢腐烂。
我们忘了,真正的苍老是从心态开始。青年之所以为青年,是因为未来有很长的路要走,有更多的事要做,有巨大的希望。换句话说:青年是指那些怀有宏图大志的人,与年龄无关。没有希望的人,不管多年轻,他已经老了,就像一只脚已经踏进棺材里一样。只要有希望,不管三十还是六十岁,都应该称为青年。
04
年龄从来不是区分一个人年轻或者年老的标准,真正的标准还可以是对于生活和生命的态度。
一个年轻人毫无特色,满身俗气与无聊,不思进取只有牢骚,那是比年老更可怕的事情。这样的人虽然年轻着,但已经老了。
有的人七十多岁还能在海里自由游荡,头发花白还能攀岩跳伞,脸上布满褶皱还能征服一座座山峰……他们的人生永远充满新奇,充满面对未知的勇气,充满无数的挑战和机遇。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岁月,只要奋斗不息,少年将永不老去。这样的人虽然老了,但还年轻着。
所以,老不老从来都是自己说了算。只要你愿意,你将会永远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