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我们介绍了罗马的古迹,说到罗马就不得不说到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梵蒂冈和世界上最大的教堂圣彼得大教堂。这一大一小以及坐落于意大利首都罗马怀抱中的地理位置,让这个国家成为别致的景点。记得上中学的时候,地理老师一本正经地告诉我们,梵蒂冈也就跟我们学校的校园差不多大。到了意大利,导游说,吃完饭晚上可以去梵蒂冈溜达溜达,那口气像在说楼底的小花园。但是真的走进去,你会发现,一个国家拥有这样一件珍宝,拥有天主教中心的宗教地位,足矣。
圣彼得大教堂的精美绝伦很难用语言去形容,这种沉淀了1000多年的艺术和宗教精华只有置身其中才能感受一二。听说要参观圣彼得大教堂,导游一再提醒我们早点儿去,但是早上八点多到的时候,门外已经排起长队。进教堂对着装也有要求,不能露出肩膀和大腿,这多少让我们提前有了点儿仪式感。
在这儿先介绍一下圣彼得大教堂的背景,它最早是公元四世纪的时候开始修建的,当时的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为耶稣十二门徒中的大弟子圣彼得重修墓穴,并在墓穴之上修建了教堂。经过1200年的风吹雨打,到1506年,这个教堂已经是残破不堪,教皇儒略二世决定推倒原有教堂重建。又持续了120年,到1626年完工。而这1300多年也正是基督教发展壮大的过程,所以有人说,圣彼得大教堂也是基督教发展史中的一部分。
走进教堂,立刻被辉煌精美的建筑内饰和活灵活现的雕塑作品震撼,最有名的当然是米开朗基罗的圣殇、贝尔尼尼的青铜华盖和圣彼得宝座。
圣殇是圣母怀抱从十字架上下来的耶稣的雕像,最美的是圣母脸部的线条,勾勒出一位端庄、优雅、纯洁而悲伤的少女形象,米开朗基罗认为,圣母玛丽亚是纯洁、崇高的化身和神圣事物的象征,所以必能永远保持青春。
镀金青铜华盖是天才雕刻家贝尔尼尼创作的,它由四根近20米高的金色螺旋形铜柱撑起了巨大的华盖,铜柱上雕饰着螺线、橄榄枝、月桂枝,盖顶由豪华的旋檐和呈角型的塑像组成。最顶端有一个镀金青铜球体和十字架。即使它矗立在138米高的穹顶之下也依然显示出“青铜华盖”的大气磅礴、雄伟壮观。从下往上仰望它,可以看到教堂建筑高处的窗口投进来一束一束的阳光,因为这辉煌神圣的所在,阳光好像也变得充满灵性,仿佛来自天堂。
圣彼得宝座也是贝尔尼尼设计,宝座上方是光芒四射的荣耀龛以及象牙饰物的木椅,椅背上有两个小天使,手持开启天国的钥匙和教皇三重冠,宝座上方有许多小天使围绕着光芒四射的太阳图案,中心镶嵌着彩色玻璃,玻璃上有代表圣灵的鸽子图案,在阳光的透射下鸽子展翅好像朝你飞来,梦幻迷离。
但除此之外,教堂里的每一件雕塑都与宗教故事或人物有关,每一件都极尽繁复与精妙,让人觉得它们都是有生命、有灵魂的。了解了每一件艺术品背后的人物和故事,差不多就通读了基督教的教义和历史,也接受了一次彻底的宗教洗礼。而给予洗礼的不仅是教义,更是它推动下的发达文明所带来的震撼。
至此,关于圣彼得大教堂的宏伟壮丽大家已经能感知,下面我想说说我印象最深的两个细节。在教堂入口不多远的塑像下,两边各有一个圣水钵,据说是贝尔尼尼和他的徒弟雕刻的,浅浅的水钵旁是两个萌萌哒的小天使,流畅的线条让小天使形态逼真、呼之欲出。最有趣的是,不管每天有多多少游客来沾取里面的圣水,第二天早上,水钵里都会自然恢复到原来的水位,继续润泽慕名而来的各方宾客。
另外一个让我印象很深的是教堂各处的巨幅壁画。导游告诉我们,里面所有的画作都是用一小块一小块不同颜色的大理石镶嵌而成的,小石块之间不用任何粘合剂,而是通过不同形状互相卡住构成了整个画面。的确,在侧面某个逆光的角度仔细看,可以折射出如马赛克般的不同反光。这种方式令这些珍贵的画作无论历经多少年色彩都鲜艳如新。导游的讲述让我震惊,100多年的建设过程中,不知道有多少人前仆后继地用超乎寻常的细心和耐心在从事这项工作,又是怎样的信念支撑着他们?
也许因为有这样的信念,打磨出来的珍品才历久弥新。1626年,圣彼得大教堂建成的时候,是中国的明朝晚期,即使当年再辉煌的紫禁城,如今也掩饰不了衰颓的样貌。可是走进圣彼得大教堂,所有艺术品仍然熠熠生辉,没有一点儿被岁月打磨的痕迹。它们再用一种最高贵的方式感染着前来参观的每个人,用一种最大气的姿态彰显着宗教的内涵。艺术的发展是需要根基的,艺术的存续也是需要根基的,明清覆灭,皇宫已冷。而大教堂今天仍然是天主教的最高殿堂,艺术所依存的根基在,它们就不会因为时间而失色。
当天晚上晚饭后,我真的再次来到教堂前的广场上,夏季的夜晚,广场上尽是乘凉的人们。夜慢慢变深,暖黄色的灯光倒映在已经被磨光滑的石板上,像冬天壁炉里若隐若现的余火,这一回,我感受到一股人间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