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李·罗斯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制作了一块大牌子,写上颜色鲜艳、令人尴尬的词语——“欢迎来傻瓜餐厅吃饭”。然后他就随意挑选了一些大学生,问他们是否愿意在校园里举着这块牌子走一圈儿,并且估计一下其他同学中有多少人愿意接受这项工作。
结果挺有意思:那些愿意去干这件事的学生都觉得,其他同学也都会同意干,他们说,帮忙举个牌子而已,这也没什么嘛,大家都会同意的。而那些婉言谢绝的学生认为,其他同学也一定不愿意干,他们说,举这种牌子,简直像是神经病,太傻了,大家肯定都不愿意的。
你看,两种人都觉得自己对别人的判断是对的,而且都非常自信。这种思维错误,在行为学上就叫做“虚假同感偏差”,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总是倾向于高估别人跟自己的一致性。换句话讲,就是我们总是喜欢情不自禁地推己及人,觉得其他人的想法和感受,肯定和自己的一样。
我们思想里的这种过于自信的毛病,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不少的作家在出版自己的书时,总会坚信自己的作品会获得很大成功,但是遗憾的是,读者们恐怕有他们自己的想法,最终大家买不买账,还要靠实际销量说话。再比如,在政治领域,有个很有意思的调查:发现历来报名参加总统大选的政治家们,在真实投票之前,总会无意识地高估自己获得民众选票的数量,从来没有哪个候选人会往低了估自己,基本上都是在高估自己的得票数。
那么,上面说到的虚假同感偏差,这里面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对于那些不同意我们观点的人,或者跟我们感受不一样的人,我们往往会倾向于认定他们不正常,这也可以从前面那个“举牌子实验”中体现。根据统计,那些愿意举广告牌的学生,都认为拒绝举牌子的同学是拘谨、小气和没幽默感;而那些不愿意举牌子的学生认为,同意举牌的同学都是白痴、傻瓜和想出风头的神经病。
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应该如何在决策中去避免这种思维局限性带来的干扰呢?首先,在重要行动之前,千万不要盲目自大,一定要充分意识到,对方可能会有自己的一套感觉判断体系,而这种体系可能是跟你完全不同的。做行动决策的依据一定基于大量的预先调研,充分考虑和照顾到各方的需求或要求,否则,你的行动可能会遭受到巨大的阻力和意外。
其次,在行动过程中,还要时时搜集对方的感受反馈,并且,要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重新评估和调整自己接下来的行动方案,做好随时调整行动方向的心理准备。强行推进,可能会适得其反。
最后,还要养成包容和宽容的心态,对于那些跟我们想法或感受不一样的人群,不要先去怀疑甚至指责,应该多一些尊重和信任。做到了这些姿态,也许他们反而会与你合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