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为作者原创,文责自负。
先生怕热,28度的昆明,就觉得难受。我们逃也似的,开车前往素有天然氧吧之称的红河州苗族聚居地的屏边。
正陶醉于屏边的清凉世界,一个电话,我们又驱车赶回昆明,只作一晚的停留,订好了去杭州的机票。
好不容易到了杭州萧山机场,虽然刻意避过上海,仍感到了这边的疫情防控严于昆明。而且扫码一律使用支付宝,对于用惯微信的外地人,临时下载支付宝的不在少数。这才深切体会到,什么是我的地盘我做主,支付宝的发祥地,微信不能大行其道。
先生很快进入工作状态,我们参观了邀请方的生产车间。虽然我们一日不离电,但对电表的生产也是第一次得见。一尘不染的车间,我们穿着鞋套进入,流水线上的工人,焊锡的,帽螺钉的,套盒盖的,兢兢业业地做着手头如绣花一般的细致活。
晚宴,董事长从外地赶到,觥筹交错,相谈甚欢。因为我弟弟的关系,董事长亲切地叫我姐,呼先生姐夫。比我们还小几岁的董事长,高兴地告诉我们,他有了两个孙子,马上又要迎来第三个孙子,听得我们好生羡慕,添人进口才是我们现在期盼的事情,哪里还有嫉妒恨啊。
接下来,董事长安排我们乌镇游。名声大噪的乌镇,虽然知道她是东方威尼斯,但我们还是被她依水而建的民居民俗震撼。
这里人杰地灵,民风淳朴。我们顶着中午一点钟的日头,在四十多度的石头街巷穿行,见到了昭明书院,南朝梁明太子幼年在乌镇读书之地;宽阔的平地上,白墙黑瓦,绿树掩映,我们拜谒了中国茅盾文学奖的命名人沈雁冰纪念馆和墓地。在以他北京家中模样还原的书房里,我仿佛嗅到了文化底蕴深厚的乌镇孕育的灵魂,在《子夜》呐喊,在文化部长的任内,摧生中国最美文字的诞生、光大发扬。
书生意气的木心,生于乌镇,求学于上海美专,任教过杭州高专,后游学美国。他的画作被收入大英博物馆,是我国第一位享受殊荣之人;他的散文,力透纸背,其对生命的感悟,令人感同身受,让人刻骨铭心。叶落归根之时,他看见祖屋的残垣,痛心地说出,再也不会回来。这声音,被体恤他的政府听见,开始了乌镇的整体治理,他终于得以回归生于斯,长于斯的祖国,在乌镇画上生命的句号。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延伸在河中的走廊柱子挂着的排灯,向天空发散着蓝光,照得水边的房子一片静谧。庭院冥想的最美时刻,我们却登上乌蓬船,想当一回真正的乌镇人。
摇船的艄公在现行的职业划分中,算不得精英群体,可我却被他的幸福感深深折服。我不无好奇地问他:“你是这乌镇的人吗?”
“我就是这里长大的。”他很自豪地回答我。
2007年,这里的原住民被集体迁出,由政府统一开发,成了现在这个模样,原住民都在这个公司上班。不爱八卦的我因此脱口而出:“你一个月可以拿多少工资呢?”
艄公俏皮地回答:“那不能说的。”
我说:“你怕说出来吓着我们了?”
一船的人都起哄:“没事的,我们胆子不小,尽管说。”
艄公摇着撸,嘻嘻笑着,就是不说,先生就问了:“你一天摇多少趟?”
“20趟。”艄公没有了戒备。
我们按20乘以480元(收费),一船的人都惊叫:“哇,你牛啊,就是按提成,你一天也不少挣啊。”
四个刚高考完,还没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女孩子嚷嚷:“算了,我们来摇船。”
艄公一脸笑意:“我们这里都很富裕的。”
我紧跟着问了一句:“那你们都是五十万存款的人了?”
艄公哈哈一笑:“不止,不止。”
简直太小看他们了。四个小女孩说:“五百万是起点吧?”
艄公不停地摇着撸,笑而不答,我又问:“你家小孩也干这个吗?”
他摇摇头,然后自豪地说:“我家女儿小学上的茅盾小学,中学是茅盾中学,大女儿现在华为上班。”
一船的人又是一阵惊呼。继而又得知,他的小女儿在乌镇教书。
想着大多数人萍踪浪迹,真是羡慕这里的人,自己家里好,何须背井离乡?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我到了现在这个年纪,有了更深的体会。可孩子们终究都去了远方,寻找诗。
历来富庶的浙江,不仅仅依靠天时地利,还有观念的传承。这里的人,摆个地摊,做个饭馆,都要做老板,做实业更是重头戏。董事长是温州人,在东北三省转型期,在那里创建了自己的公司,顺遂之时,却传来姐夫遭遇车祸。姐夫的公司旗下七个分公司,外甥正在国外留学。军中无帅,公司难以为继。董事长谨记娘亲舅大,毅然卖掉东北的公司,回到老家,撑起了姐夫公司的一片天。在平湖市供电局三产办的一家公司转卖时,董事长参与竟标,终于有了一间属于自己完全产权的公司,就是我们参观的那家公司,够规模。
董事长温州的家,是一个大院落,三代同堂。儿媳妇生一个,请一个保姆带孩子,现已有二个保姆,即将出生的孩子,保姆正在寻找,或已找好。曾经听一个香港老板说,他家有六个孩子,六个保姆。子嗣的繁衍是家族里的头等大事,家族企业要发展,人丁要兴旺。
我们常说的“教育为本”,在浙江落到了实处。当地人善于创业办实体,教育谁来做?聪明的浙江人深知,好的教育是实业兴旺的基础,他们审时度势,深入到东北的师范大学招聘毕业生,一批次竟然招来几百人,充实到各县乡镇。同船的四个高考学子慨叹,浙江的一本线太高了,610分才刚刚够格。
从乌蓬船上岸,走在青石板路上,白日的暑气还在蒸腾,热浪不减,灯光清幽,夜色撩人。曾经的镇上人,孜孜不倦地劳作,来此观光的外乡人,乐此不疲地徜徉其中。
我在想,这样的县城,这样的镇子,谁不流连?再高的气温,也是清凉世界,因为有美好的生活,有亲情的环绕,有幸福的滋味,夫复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