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晨读感悟
好吧我又标题党了
1、资源配置要合理
向经营公司一样去经营自己。遵循“销售-利润”和“投入--产出”机制。好的资源分配就等于为自己增添了一双会飞的翅膀,资源分配不足或分配错误,只会成为折翼的雄鹰。
人和公司,人与社会有越来越多的本质联系。从国家层面上的宏观调控,到企业的经营管理,资源配置都起着决定性作用。这与人也息息相关,无论你有多大的雄才伟略,不懂的合理调节分配资源,都是无本之木,无基之台,无源之水。牵牛要牵牛鼻子,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只有让人财物时间等这些资源,合理的为你的目标和计划去服务,梦想才不会是空想。
要敢于展现自己,就像销售产品一样,这再也不是“酒好不怕巷子深”的时代了,金子如果埋在地里也没人会发现其价值。所以大胆去做,勇敢表现,没有销售,哪来利润。同时我们也要保证自己是优质品,不是劣品次品。要不断提升个人实力,让别人信得过。
投入与产出在一定程度是正相关的。所谓“养兵千日 ,用兵一时”。要想高质量的输出,必定需要平时的积累锻炼,不断的投入精力,思考,耐心,和责任意识。手机不充电,迟早会关机。人不持之以恒的投入,也不可能获得成功。
用管理公司的方法来管理自己,把资源用在重要的事情上。合理规划,日积月累,不可估量。
2、外包是把双刃剑!
经济学家们认为:外包是很好的经营策略。不仅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加快产品开发速度,并让企业集中精力于其“核心竞争力”。而所谓的核心竞争力却成为了一个模糊的界限,许多外包通过一种复制,最终可能将你取代。
那么哪些东西不能外包呢?什么又是核心竞争力呢?我想到了以下几点。
(1)家庭不能“外包”。
有些家长工作特别忙,对于孩子无暇顾及。当孩子节假日时,直接花钱送去培训机构,或者托管辅导班。接送可能都是请人,或者爷爷奶奶。而被外包出去的孩子,心理健康很多出现问题,因为得不到家庭的温暖,感受不到父母的重视,亲子之间缺少沟通交流。
说到底其实就是教育外包的问题。有的家长觉得自己没能力教育孩子,所以要“外包”给托管给学校给老师。外包出去的孩子,虽然可以解决孩子的成绩问题,但很难解决孩子的成长问题。
如果你真的爱孩子,希望孩子长大成才的话,不管你有多忙,请多分点时间与精力给孩子吧,对于他来说,再贵再精英的培训中心都比不上你的陪伴与关心。请不要再把自己的责任推卸出去,父母永远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2)老板思维不能“外包”
一流员工让老板做选择题,二流员工完成老板的填空题,三流员工照抄阅读题。一流员工,梦想激励,二流员工金钱激励,三流员工,制度激励。
昨晚看到Spenser“陈立飞”老师的一篇文章里说,为什么你是属于可被替代的大多数。一流的员工做事不遗余力,100%的完成,而二流员工也许只有90%,还有一些糟糕的可能连最基本的任务都没玩法完成。区别就在于你是想做最好,还是差不多就好。
很多人其实都是抱着打工者的心态去做事,而对于自我驱动的优秀人来说,常常用老板的思维去做事。而流水线式的工人,随时可以被取代,但是那些拥有自主判断和思考能力的人,永远都是被老板热衷追捧的对象。所以不要懒于思考,不要随波逐流,不断更新知识,打开思维格局,做思维的苛刻者。
(3)实践能力不能“外包”
马克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的标准,它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基础。
这也是我国的核心价值观,可见实践的重要性。雄鹰不会动自己的双翅,永远学不会飞翔。李时珍不云游天下,尝遍草药,也写不出《本草纲目》;我们小时候都学过一个寓言故事叫做“小马过河”,一只小马想要过河,它从松鼠口中得知水非常深,可老牛却告诉它水其实很浅。小马在妈妈的启发与鼓励下决定亲自下河试一试水的深浅,最后发现水不深也不浅,于是顺利的过河了。 为什么会出现两种不同的答案呢?原因是松鼠和老牛是按照自身经验来回答小马的。松鼠和老牛体型不一,对水深看法自然不同。庆幸的是小马没有道听途说,而是用实践证实了“水不深不浅,自己能过河”的事实。
可见别人实践的经验不见得适用于你,只有自己亲身去经历去尝试,你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办法,走出自己的道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啊。你把实践的机会“外包”出去,也就把成功的果实卖给了别人。
3、理性看待家长帮孩子写作业
说起这个问题,背后显现的其实是中国教育体制的问题。
有次周末去朋友家,就看到他妹妹在写作业,旁边小姑娘的妈妈也在帮忙写着什么,我走近仔细一瞧,竟然在抄写数学练习册。我很奇怪问她“这是你们老师布置的数学作业?”“对啊,老师叫我们把这本做过的练习册重新抄一遍。” 我当时就蒙B了,数学抄了有什么用。她的家长也很无奈,本来答应带孩子出去游泳的,但是一看到要抄写这么多,妈妈心软了,就帮忙了。看到厚厚一本练习册我真想告诉她不用写了,可是我知道完不成作业她可能会受罚。我心想这个老师太没有责任心了。义务教育就是这样吗?
家长有无奈,其实老师也无奈,教辅材料购买遵循“一科一辅”和家长自愿原则,没有作业怎么办,有的老师就干脆偷懒,要求学生把做过的再抄下来。语文或许有效果,可是数学不一样。减负令在很多地方只是一种“形式主义”的指令。我们一方面倡导给孩子减负,一方面学校老师又为了各自升学率,暗中较劲。教育部给校长施压,校长给老师施压,老师给学生施压,最后压垮的是我们祖国未来的希望啊!
曾经有这么一句话,评价中国的教育现状——幼儿园学小学知识,小学学中学知识,中学学大学知识,大学学幼儿园知识。
可以看到我们的教育还有很远的路需要走。中国教育切勿在技术层面走得太快,而忽视了教育的本质。教育应以人为本,转向心灵的教育,尚善尚礼尚德,请让孩子先学会做人,再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