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十六岁。
天未亮,母亲掌灯,把冷馒头,咸菜,放入一个花布包内,外有一塑料壶凉开水,这是我一天路上的吃喝,也是家中能带的最好的食物了。
我家的地排车,连接在同村老王家的毛驴车上,我也搭便在驴车上。出庄沿马路向北二十里到罗家,然后向东北方向出发。沿途荒凉,草木沧桑,路两边再没有烟火人家。一路行来,老王不停的唱歌。我都听累了,他却没唱累,反反复复就唱一首同样的歌,也不知这歌与他有什么特殊的渊源。那歌词至今我都记得清晰,听他唱到:
小毛驴儿
四蹄壮儿
耳朵长儿
尾巴尖儿
吃着草儿
拉着车儿
心里苦儿
不能言儿
再投胎儿
做个鸟儿
天上飞儿
忧愁少儿
也不知老王唱驴还是唱自己,或许都有吧。老王唱罢,那毛驴听懂了还是咋的!只见黑驴甩甩尾巴,仰头向天,嗯啊嗯啊的叫两声,算是回了老王的唱词。就这样,老王一路唱,黑驴一路嗯啊嗯啊的叫。人与驴,一个唱的响,一个叫的欢,一应一和各得其乐。
未及黄河大坝旧址,胜利油田的提油机,一台台,如同虔诚的信徒,做着机械的礼拜动作,那样子仿若感天谢地---我们喊它磕头戳。入眼成片的槐林,初冬的季节,枝干萧条,光秃秃的早已失去了绿色生机。肃穆,静谧,是那时对槐林的唯一认知。过黄河大坝旧址,经军马场十一连,有了不同农村土坯房的砖瓦房,一排排,整齐而次序,每家的房顶都有一个电视天线,在我,这是久远的梦想。我家的黑白电视机还要晚几年才有。这儿的人都是非农业户口,吃白馍,不像我们平时的日子,不是发黑的地瓜干饼子,就是金黄的玉米饼。玉米饼是我印象极糟的食物,嚼在嘴里,都是干的,食渣又粗的难以下咽,那拉嗓子的感觉,至今想来都不舒服。穿过孤岛镇,再走大约还要十几里路,才得到达我要去的苇子场。这儿离渤海还有多远呢?空气中仿佛有了海水的咸味。听他们说地名叫五号桩,我也不知真假,未曾考证。
第一次出远门,坐在驴车上,自己都犯愁。走不完的野地,穿不尽的槐林,数不清的磕头戳,从黎明走到日落,从兴奋走到乏味,从渴望走到绝望。这么远的路,在回来时,人要像驴一样把装满苇子的地排车拉回家。别说负重行走,就是空手徒步,我已经没有走回家的勇气,我的信心消磨在了漫长的来路上。
家里盖房子,需要芦苇做材料,大哥搭伙本村的几个人,早我六七天过来割苇子。数量够了,就等我们过来接他们。
夕阳西下,寒风萧萧。我们在夜幕中生火,就地煮一锅清水面条,折断红柳枝做筷子用。大伙吃的高兴,毕竟热汤热水,结束了一天的冷食。饭罢,篝火取暖照明,举目四望,到处黑漆漆的,夜风在草木中穿行,远处也会传来不知名的动物的凄凉的叫声。天上的星星似乎也寂寥了许多,偶尔也有流星划过夜空,只是看一眼,没人在意天上的事。没有帐篷,用割下的芦苇搭一个可遮风睡觉的窝。如果在今天,开了车,重复那日场景,是多么的浪漫富有情趣。遗憾的是,不一样的岁月,眼中有不一样的风景;不一样的境遇,心中有不一样的情怀。那岁月中,我们每天土里刨食,寻觅温饱,朴素的快乐支撑着每一个人的精神生活。六个人挤在不大的草窝内,在暗夜里开着没有意义的玩笑,也讲关于鬼的故事。说者都极其认真,我简直就要信了这是他们的亲身经历,什么半截魔,没眼没鼻子的光面女人,说是女人,可能是依据头发的长度断定的吧。那年代可以,今天也不能这样推论了,也有满大街的男人,花衣长发,谁又能证身呢!吊死鬼是不能不说的,两手下垂,眼睛突出,舌头耷拉到脖子,恐怖至极。总觉那年头,鬼比人多。至到今天忽然明白,没有意义的人生,或许才有意义。我们的一切似乎报废在所谓的有意义的追逐中,于世俗间迷失了生命的本初,人生的路越走越复杂,忘记了当初为什么要出发。
东方的黎明来得早,没有雄鸡唱亮,没有雀儿鸣晨,于温暖的草窝里醒来,人也似乎回到了石器时代。我迫不及待,想仔细看一看渤海岸边的原始风貌,触摸东方湿地的神秘面纱,亲吻没有人间烟火的天地。告诉她,今夜,你收留过我。
曙光中,四野寂寂。只有金色的光芒照在苍茫的原野上。虽然初冬,哪一颗枯萎的草木,不是孕育生命的希望。此刻的我,仿如失落人间的野孩子。没有回家的路,也没有回家的方向。她是未曾开垦的处女地,我是流落人间的懵懂少年。目之所及,只有枯萎的野草与风中的芦苇。我不知道如何描述,诗经上是这样说的,天似穹庐,笼盖四野。也说,天苍苍,野茫茫。就这样吧,那时我并不知道芦苇与蒹葭渊源,更吟不出蒹葭苍苍,白雾茫茫的诗句。也想象不出,有位佳人,在水一方。于我眼里,不是建房可用的芦苇,就是运不回家的烧火的柴草。新生的土地,原始的生命,孕育了不受人类骚扰的世外世界。
六辆地排车,三头毛驴,注定要有三家人做驴拉车。草丛中,芦苇旁,驴在自由的吃草。它没有复杂的思想,听一声主人的吆喝,就有了南北的目标。人吹牛可以,拉车比不了毛驴。即是个瘦驴,也强过壮汉。装车需要大半天,剩余的时间,躺在干草里,晒着冬日的阳光休息。太阳落到一杆子高,生火做饭。饭罢,我们要出发在夜里,为的是躲过路上的两个收费站,这样每家可省去五元钱的荒洼管理费。
小山一样的地排车,我与大哥两人奋力的拉动。很快天就暗下来,夜也漆黑了,一路星光即为前行的灯光。说来也奇怪,从拉动车子的那一刻,没有了对路途长远的恐惧,如同驴的思维,低了头,闷声前行。心中唯一的信念,就是借了夜色,穿过四十里外的老河套,再向前走几里路,躲过收费站,我们就安全了。夜是漆黑的,路是漫长的,心是忐忑的。拉袢深陷肩膀内,人的信念是坚定的,心思也如同怕半路被捕捉的大逃亡者,紧张又谨慎。
到达第一个收费站是在半夜,收费的人员在梦里,路上拉车的人在惊恐里,这个点正常情况下极易躲过。过了一关,内心有掩饰不住的喜悦。再向前走一段路,停下车来,冬夜里就着星光喝凉水,听着西北风吃冷馒头也不觉苦,借此也能休息会。再启程没有了停步的时间,必须在黎明前躲过下一个收费站,不然,一夜的苦行就白费了。时间紧,虽然心急也抵不过车重,又是长途跋涉,只能缓缓前行。大约在凌晨四点多,穿过老河套,过大坝,就能判定前方收费站的位置了。越走内心越是紧张的,越靠近收费站,精神越是机警的。脚步轻了,车轮更加缓了,就是拉车大喘气的声音也都小了许多。咳嗽声也极力的压低,此时最怕的是不懂人事的驴,如果在这近黎明的关键时刻,来一声嗯啊嗯啊,我们就惨了。
还好,上天佑护。我们一路的担心都是多余的。苦行一夜,平安如愿。再走出距离收费站几里路的地方,天也亮了。清晨的阳光下,我们停下脚步。虽是一夜疲惫,人们还是抑制不住的把喜悦挂在脸上,仿若得胜的战士,相互诉说着一路上内心恐慌生出的惊险刺激。说笑之间,在路边架起铁锅,顺手划拉几把柴草,生火做饭,无非还是清水面。这一夜,这碗面,如山野雏菊开在生命的半世风尘里,每每回顾,风雨无恙。
稍作休息,便又启程。回家的路是艰难的,也是满怀希望的。没有了被收费的担心,如同放下了许多的担子,脚下的路顿觉轻松了不少。走一步,近一步,路两旁也有了熟悉的村庄。路上又响起了老王唱小毛驴儿的歌声。只是黑驴累了,嗯啊嗯啊的少了,这不减老王的兴致。日中到家,天井里放下车,饭也不吃,带着一身疲惫进入了梦乡。
那年的土坯房,十几年后,又被后来新的我所羡慕过的青砖红瓦所代替。房子虽然越建越好,如今想来总抵不过旧时土房子的温馨。一所老房子,究竟蕴藏着多少尘梦?一碗清水面,又煮进了几缕烟火岁月?一桩往事,滋生了多少隔世情怀!如今,我已离开老家三十多年,也不再是当年的迎风少年,心上蒙尘,脸上染霜,落得两手空空,辜负了一身疲惫。寄居在县城的我,每每想起那年的岁月,总觉得我的根就在家乡的老宅基地上,兀自孤独,兀自静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