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舢/文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一段王震与张仲瀚广为流传的对话。
王震问,“全国胜利后,你想去哪里?愿意干什么?”
张仲瀚指点着墙上的地图,由西安划向西北,越过甘肃、青海,直指新疆。“新疆这么辽阔,占全国面积一大块,但是空白这么多,人口稀少,只有少数民族孤单单地游牧生活。新疆等待解放,等待开发,将来建设大有可为。”
王震专注地看着地图上地域辽阔的新疆,深情向往,“那里能干它许多个南泥湾。”
张仲瀚坚决表示,“不管将来新疆之行有多困难,新疆之战有多么残酷。我愿意到新疆去,一定要到新疆去。”
这段传说中的对话语言有作者文学加工的成分,但事实基础应该真实可信。
这是1949年初,新疆解放指日可待。在西北战场作战的第一野战军一兵团司令员王震,开始做进军新疆的思想准备。
王震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六军团创建者之一,红六军团之后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延安,组建为八路军一二零师三五九旅,王震任旅长。三五九旅虽然经历大小战斗无数,功勋彪炳,但美誉度最高、英名远扬的却是王震亲自组织、指挥的延安南泥湾屯垦开荒。轰轰烈烈的南泥湾大生产建设展现出中国革命和人民军队浴血奋战之外的另一面,那就是乐观、自力更生、创造美好幸福生活和建设新社会的能力。
张仲瀚是王震手下得力干将,文武双全,一代儒将。17岁时他在北平读书就参加了左翼作家联盟,自己编剧本,唱京剧,担任学校进步刊物主编和剧社社长。18岁秘密加入共产党,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23岁任八路军120师津南自卫军司令员。1939年底,仅25岁的张仲瀚带领地方抗日武装到达革命圣地晚安。毛泽东主席赏识他,不仅设家宴招待,还特意邀请他在延安八路军大礼堂唱京剧,饰演《空城计》的诸葛亮、《四进士》的宋士杰,并由延安鲁艺的江青伴唱,康生拉胡琴伴奏,演出轰动延安各界,是战争年代不多见的既能指挥打仗又能编剧本唱戏才华横溢的男神。张仲瀚的地方武装部队被正式编入王震的三五九旅,成为王震手下一名团长。在南泥湾大生产运动时,他带领队伍开赴南泥湾,还兼任南泥湾垦区区长。跟随王震出生入死,南征北战。张仲瀚的品格和胆识,他的才华和智慧,他的大局观,深受王震的信任和尊重。
此刻,在这样一个新的历史关头,王震畅想着在新疆开创更大规模的生产和建设,开始和原三五九旅一些干部逐个谈话。第一个就找的二军六师师长张仲瀚,王震很想知道张仲瀚有什么想法。
两人的对话不谋而合,都是心怀南泥湾情结的人。
溯源:红色基因 英雄血统
1949年3月在河北西柏坡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王震向党中央主动请缨,提出由他的部队去解放新疆,开发和建设新疆。“我要求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一切需要去的边疆去,到新疆去。”最终,党中央批准选派王震的部队进疆。军史资料分析,王震三五九旅当年在延安南泥湾又战斗又生产的特殊经历起到了关键作用,新疆漫长的国境线和广袤的土地,需要一支三五九旅这样承担垦荒戍边双重任务的部队驻守。
半年之后,王震率大军直逼新疆。1949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10万解放军迅速进驻天山南北,就地驻防保卫边疆,就地屯垦开荒生产。新中国屯垦戍边大业,就此奏响波澜壮阔的新乐章。
不难想见,垦荒之初困难重重。首先要解决10万大军吃饭穿衣的基本生存问题,以当时新疆的经济发展水平根本无力提供庞大军队每天的口粮。
驻疆部队将南泥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自给自足”的垦荒经验运用到新疆的生产建设上,铸剑为犁,露宿为海,开山引水,开荒种地。
第二年,丰收的喜悦溢满每一位兵团将士的心中,麦浪滚滚,稻谷飘香,棉田如雪。不仅解决了驻疆10万官兵的吃饭穿衣,减轻国家财政负担,还拿出一部分多余的粮食支援了地方。
在农业种植的同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也播下了工业文明的种子,投资兴办许多家工厂,拉开了建设新疆现代工业的序幕,以满足兵团官兵和新疆各族人民群众所需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早在南泥湾大生产之时,王震、张仲瀚等率领三五九旅官兵,为打破国民党军队的封锁,办起了纺织厂、被服厂、制鞋厂、榨油厂、木工厂、陶瓷厂、造纸厂、化工厂,还有酿酒厂,全部实现自给自足。
显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办酒厂符合情理,意料之中。白酒既能解决兵团官兵和当地各族群众的生活所需,又使兵团大面积种植的粮食经过加工生产被转化应用,解决农产品的出路。
甚至此后升任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副政委、新疆军垦奠基人之一的张仲瀚,有一天带领农二师师长谢高忠等一行人到阿尔金山勘踏,猎到一只黄羊,大伙点燃篝火烧烤。张仲瀚一边和大家分享野味,一边扮戏剧相唱到,“金山为我献美味,即兴所憾无杜康。”引起众人一片欢笑。
只是张仲瀚将军没有料到,几年以后由新疆建设兵团自己生产的“杜康美酒”伊力特,日后成长为新疆白酒巨头。伊力特占据新疆白酒市场60%份额,并且这一绝对优势保持半个多世纪,龙头老大地位至今无人撼动。即使那些如雷贯耳、名闻天下的白酒品牌,到了新疆市场,仍然卖不过伊力特,无法胜出。伊力特作为“新疆第一酒”名至实归。
回首溯源伊力特最初的由来,它与绝大多数白酒企业不同,既不是某个特定地方历史长河里传承下来的品牌名酒,也不是一家普通的地方国有酒企改制而来。伊力特是一支战功赫赫部队屯垦戍边创造的商业奇迹,就像这支英雄部队的司令员王震将军为兵团原三五九旅部队题词,“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千万里,屯垦在天山。”在伊力特的红军纪念馆,记载着这家军垦企业的前生今世,最初是红六军团下属一支红军部队,抗日战争时期改编为八路军三五九旅七一七团,解放战争中又被改编为二军五师十三团。经过无数次战争烽火,锤炼出这支英雄团118位共和国的将军,受人敬重。
伊力特人知道自己生来与众不同。
伊犁河谷:绝版生态酿酒宝地
伊力特坐落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肖尔布拉克境内。“肖尔布拉克”,哈萨克语是“碱水泉”之意。
1950年,北疆爆发乌斯曼等人策动的叛乱,王震主力部队二军五师十三团奉命平叛。
军令如山,十三团的战斗部队乘汽车经乌鲁木齐急赴伊犁,后勤部队的骡马大队则徒步翻越气候严寒冰天雪地的天山,历尽艰辛到达新源县,这是解放军第一次踏入伊犁这片神奇的土地。至此,部队边剿匪,边生产,在肖尔布拉克的荒草野林屯垦。
1952年,司令员王震亲临伊犁为大规模的国营农场建设选址。据军史资料记载,他来到肖尔布拉克,高兴地指着一望无边的苇草堆说,“你们看,这里一边是新源,一边是巩留,依山傍水,一片茫茫大草原,多好啊!师部就安在这里。”于是,地图上出现一个红点,两条红线。红点是师部,红线是卡甫克河两岸规划建造两条各长十多公里的大渠。十三团千余名官兵战士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战天斗地,吃麦粒,喝雪水,住地窝子,开荒种地修水利,在万古荒原上开垦出十多万亩耕地,建起现代化的农场,这片沉睡千年的土地变成了年年丰收的大粮仓。
1954年,五师十三团改编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十团。1969年又改番号为农四师七十二团。
一般来讲,新疆干燥少水的气候条件并不适合生产白酒,比如国酒茅台和五粮液的酿造环境,处在空气湿度大的贵州和四川山区里,一条赤水河穿越古老的茅台镇,宜宾的三江源终年与五粮液相依。而新疆大部分地区为戈壁、荒滩、沙漠,“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说的正是新疆自古以来更适合酿造葡萄酒。
但伊犁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却是一个例外,是大自然馈赠给干旱少雨的新疆一块塞外江南,酿造白酒的风水宝地。
从地理位置看,天山余脉的婆罗科努山呈东南-西北走向,位于伊犁的北部和东部,与伊犁南侧的东西走向天山主脉形成一个开口向西的锐角,形状如一块半闭合的喇叭口,整个伊犁地区就处于这个西开的喇叭口锐角区域内。区域中间是东西走向的乌孙山,又分出伊犁河主干流谷地和特克斯支流谷地,两片谷地平原统称为伊犁河谷。
整个伊犁河谷置身于西天山的怀抱之中,雪峰环绕,阳光普照。每年春雪消融,清澈的天山雪水源源不断汇聚于此,形成伊犁河。伊犁河的下游西去哈萨克斯坦,注入世界第四大长湖巴尔喀什湖。
除了发源于天山山脉的滔滔河流,赋予这里的农牧业、植被勃勃生机外,伊犁河谷最为宝贵的是独特地理位置赐予丰富的降水量,这是伊犁在新疆无与伦比的自然优势。
新疆按理说地处欧亚大陆的内陆中心,远离海洋。给我国多个省份常年带来雨水的东亚季风,从南海或东海海面形成,一路往西只能吹到甘肃河西走廊,受阻于祁连山3562米高的乌鞘岭,这是东亚季风到达的最西端。
但伊犁河谷独特地形为向西敞开的喇叭口锐角,每年在西风带的作用下,大西洋湿润的气候不远万里,直至天山山麓,刚好遇到天山和婆罗科努山构成的夹角,阻挡住了大西洋上吹来的湿润气流,形成降雨。据有关资料,伊犁河谷年均降水量达到400毫米左右,在缺失水源和雨水的新疆宛若绿岛,尤显珍贵。
十团军垦人开垦出来的十多万亩耕地良田和大型国营农场,就分布在伊犁河谷,这里纯净的天山雪水、来自大西洋湿润的水汽、千年荒芜未受污染的土地、充足热烈比内地照射时间更长的阳光、清新新鲜的空气,各种优越的自然条件组合,种植的小麦、水稻、玉米、高粱、豌豆等农作物,生长出无污染的生态粮食,每年五谷丰登,果实累累,为酿酒提供优质、生态、绿色的粮食原料。
值得一提的还有,伊犁河谷空气湿润,水汽氤氲,与贵州茅台、四川宜宾五粮液所在的白酒酿造环境相同。业内人士说,“伊犁河谷独特的地形,既躲避了沙漠的干风和南下的寒流,又让水汽不易蒸发,这非常有利于菌种的繁殖与发酵,属于酿造美酒的绝佳环境。”
奔流不息的伊犁河上游有多条支流,最为著名的便是巩乃斯河。河岸两旁是连绵起伏的巩乃斯大草原,如同一幅淡雅清丽绝美意境的水墨山水画,是无数旅行者向往的绿色天堂。伊力特这家新疆最大的酿酒企业就在巩乃斯河水流经的地方,巩乃斯大草原之上的肖尔布拉克。
68年时间简史
但说起伊力特的公司历史,真正第一人不是兵团司令员王震,不是兵团第一副政委张仲瀚,而是十团团长温福堂。换在民营企业,温福堂可以被称为公司创始人。
温福堂也是三五九旅的老兵。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最初五年,没有哪家企业生产白酒,兵团官兵如果要喝酒,全部靠市场采购。白酒是一个将农产品转化为生活消费品的食品加工领域。既然兵团内部其他兄弟单位没有生产,温福堂决心填补兵团这项产品空白,生产白酒满足内部需求。
1955年2月18日,温福堂作出批示,用农场多余的粮食生产白酒。随后十团在农场的养猪场成立酿酒组,一位来自四川酿酒世家的战士负责技术,他们白手起家,自制酿酒设备,期间多次试制,总结调整,毫不气馁。九个月后,11月20日,成功地用土法酿造出伊犁河谷第一锅200多斤的白酒,闻讯而来的战士们欣喜若狂,一个晚上便将所有的白酒“干掉”,从而揭开伊力特公司的成长篇章。
第二年,十团农场正式生产白酒49.35吨。伊力特人因此将1956年确定为公司创业元年。从1956年到2024年,时光荏苒,伊力特走过68年历程,完成从一个酿酒小作坊到一家知名白酒品牌的华丽蜕变。
初具一定产量后,属于养猪场下的酿酒车间已经不适合。1957年7月,酿酒车间正式升格为具有生产与经营性质的十团酿酒厂。时年,产酒240.58吨,比创业的上一年增长近五倍。
建国初期,中越两国正值“同志加兄弟”的蜜月期,两国领导人频频互访。1959年2月,越南国家主席胡志明访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兵团司令员陶峙岳、副政委张仲瀚等兵团领导,拿出兵团自产的伊力特白酒招待。胡志明饮后赞不绝口,称伊力特为“新疆茅台”。
依托兵团内部需求,伊力特早期创业生产出的白酒不愁销路,但伊力特人对于酿酒工艺技术的追求心怀远大,并不满足小作坊式的传统酿酒经验。虽地处偏远的西部边疆,却从一开始就希望跟上国内一流的酿酒技术发展最新步伐,主动拥抱科技创新。1959年8月,伊力特想方设法从天津轻工业学院争取到两位酿酒专业的大学生李祖功和曹秀琴来新疆工作,这是伊力特第一代科班出身的技术人员。
很快李祖功、曹秀琴挑起伊力特技术研发的大梁,带领技术团队一次次改进工艺,研发新品。1963年伊力特开发出61度大曲。1966年开特曲先河,推出61度特曲。若干年后,54度老窖面世。如今伊力特白酒产品中,高度、中度、低度的大曲系列、特曲系列、老窖系列一个都不少,琳琅满目。
到1962年,也就是创业后的第6年,伊力特小心翼翼离开兵团父爱的怀抱,开始学着独立长大,在市场的大海里熟悉水性,搏击风浪。首批白酒投放乌鲁木齐市、伊宁市、新源县城乡市场,这是伊力特第一次走向新疆各族群众,接受消费者自主挑选。
让伊力特人喜出望外的是,新疆消费者热捧市面上刚刚亮相的伊力特白酒,偏爱伊力特“味醇厚、香气久、入口甘”的独特风格,一下子征服了西北汉子们。1963年7月8日,伊力特大曲被新疆自治区评为全疆酒类第一名。两年后,1965年在甘肃天水市召开的西北五省白酒协作会议上,伊力特大曲再度斩获第二名的殊荣。
此后像全国所有企业的命运一样,十年文革浩劫也让伊力特陷入困境,产量萎缩,发展停滞。
大变局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新的跨越。1985年1月,伊力特向新疆自治区和兵团提出扩建年产5000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计划从1985年起扩建到1990年止,白酒总产量达到5000吨。这是伊力特公司史上第一次提出雄心勃勃的大规模产能扩张计划,从此驶入发展的快车道,向国内大型酿酒企业进军。
1985年,经过技术改造和扩建的酿酒一二车间,当年产量猛增到1470吨,伊力特历史上首次突破千吨大关。1992年7月31日,伊力特投资1700多万元的酿酒三厂破土动工,1994年6月投产,白酒产能进一步扩张。
上世纪90年代是伊力特的黄金十年。1994年在美国华盛顿举办的第八十届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伊力特曲”荣获特别奖,“伊力老窖”荣获金奖。特曲、老窖双双获奖,名扬国际。
市场销售同样捷报频传。1997年1月10日伊力特系列酒订货会在乌鲁木齐大会堂举行,当日签订订货合同1.4万吨,其中内地进货9000吨。
1999年达到黄金十年的高潮。伊力特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的股份制,公司股票于7月2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伊力特正式登陆资本市场,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酒类上市公司俱乐部一员。企业上市也表明伊力特白酒的品质得到公认,企业实力处于行业前列。
酒香的秘密:工艺持续创新
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探寻伊力特68年公司发展历史,很多人看到的是它从一家军垦农场下的酿酒小作坊,到白酒上市公司、“塞外茅台”的西部传奇,迷醉于伊力特美酒的芳香中,而只有少数从事酿酒业的人更关注伊力特最为核心的白酒发酵技术,具体来讲是窖池和窖泥的研发创新。
伊力特结合伊犁河谷的气候、土壤特性、微生物生长环境等综合数据,设计出一种长5米、宽1米、高2米的长窄型窖池。在窖池体积不变的条件下,最大化地扩大粮食原料与窖泥的接触面积,为微生物生长、繁殖、代谢的最佳发酵环境,有利于提升窖泥对酒醅的生香能力,伊力特独特的尺寸比例在酿酒业被称作512黄金窖池。
窖泥是浓香型曲酒发酵不可缺少的先决物质条件,是生香、产酸等微生物生存的载体。伊力特对窖泥材质、工艺的追求没有终点,不是一次、两次的改进,而是长期保持对窖泥研发创新的热情。为了取得最佳口感,过去60多年,持续改进这一幕一再上演。
创业之初,伊力特的酿酒工就发现窖泥神奇的生香作用。伊力特宣传部门在一篇采访老员工的文章中记录下对窖泥最初的工艺改进。“在酿酒时,大家发现与窖泥接触的粮醅酿出的酒特别香,出酒率也要更高些。为了提高酒质和出酒率,全厂的酿酒人都成了诸葛亮,吃饭睡觉都在想着如何酿好酒,多酿酒。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还真让他们想出来点子。为了提高酒质,他们把厂里饲养的牛杀了,一斤肉都舍不得吃,全部炖了汤搅在泥巴里发酵做窖泥了。”
此后对窖泥的工艺改进持续在路上。1964年采用红胶泥加曲作窖。1974年采用肥沃泥土加麦草及营养成分和泥作窖。1978年技术员李祖功用园林连苹果发酵实验培养优质窖泥。1981年在腐植质土壤中加入动物肌体汤汁、酒槽、曲粉、黄浆水等成分,让菌种在发酵中自然繁殖生长,此项实验由李祖功、曹秀琴等五人研制成功,1983年获得兵团科技二等奖。
正是这无数次对窖泥培养的改进与创新,逐渐形成了伊力特特有的浓郁醇厚、芳香丰满的酒体风格。
尽管坐享得天独厚的纯净生态酿酒环境和优质绿色粮食原料,但纵观伊力特68年公司历史,也是一部工艺技术不断改进、创新争先的创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