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了一下我最近(截止4月27日)的11篇日记,其中有5篇都和工作效率相关。也让我决定更深入更系统化的来琢磨下“如何让工作更高效”。在整理出一套可行性的高效法则同时,应用于自己当前的工作和学习中,通过实际过程中的问题和效果进行优化和完善。可能这并不适用于所有人,但至少在帮助我进步,甚至一些新的发现在改变着我大脑原有的“运转系统”。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高效工作的重要和好处,但大多数人仅仅是知道而已。到底这会带给我们哪些不一样呢?为什么同样的单位时间,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价值结果呢?
我知道的时间故事1:10800小时=《明朝那些事儿》上千万的销量。
大学时我迷上了《明朝那些事儿》,如果当初我的历史老师也能如此鲜活的呈现历史给我们,那我一定不愿意去上理科班呢。这本书的作者是来自民间的公务员一枚,虽平凡但在他的故事里我看到的是10800小时=《明朝那些事儿》上千万的销量。
我知道的时间故事2:16000多小时=奥运会18金2银2铜奥运历史上获得奖牌和金牌最多的运动员。
我知道菲尔普斯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他一人在水立方独揽8金,简直亮瞎了无数人的双眼。他那样年轻就“轻而易举”的成了人们心中的飞鱼。但我们没有看到的是这只飞鱼每天在水里训练8小时,1年365天持续五六年。
我知道的时间故事3:10000多小时=连续13年全球首富。
比尔盖茨似乎是中途退学创业的典范,虽然如此但这并不是他盲目的选择。他在退学前就已经有7年的编辑训练经验。我们完全不能拿社会标准来称量他,因为有些资历和外在的年龄、学历等没有关联性。把自己的时间最大比率的兑换成了财富。
如果你也为自己算这样一个公式,你的时间会价值多少?然后看到结果,你的内心是荒凉悲哀的?还是悲哀荒凉的?为什么同样也勤奋也努力的多数人只能是平淡无奇自叹悲哀呢?
如果这不是你满意的结果,你又能怎样做才能不这么荒凉悲哀。进入正题吧!
一 时间意识的抽象形态
我们每一个生命体,就好像沙漏这样形态的一个转换机。我们都拥有着同样的资源-时间,但我们却有着不一样的产出,产出了才华、产出了成就、产出了垃圾思想、产出了朋友圈……时间就好像一粒粒种子,那个播种人就是我们自己,每个人都收获着不同的果实,熟的生的好的烂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1小时背单词记住100个单词量,对应的公式是【投入时间:1小时】*【转化方式:背】=【结果:记住100个单词】,即1小时=100个单词。但如果如果不坚持进行,可能过了一星期还记住的单词只有40个,即1小时=40个单词,可能过了很久之后已经没有任何结果了。
如果持续1个月,每天背单词1小时,结果是4000个单词熟记,即1小时=133个单词。
同样的时间,做同样的事情,但结果却不同。有人的收获的是丰硕的“超大果实”,有人的收获的是“小果实”,也有人的收获最后化成了泡影。那来问问你自己,就在你指尖、就在你脸庞、就在你脚下流过的时间,带给你的产出是什么,是才华?是技能?是经验?是泡影?
如果我们发自内心渴望让自己的单位时间产出更大价值,那首先我们要对时间心存敬畏。
二 高效法则
高效法则适用于学习、工作、生活,无论你是准备养成一个好习惯,还是正在准备一次考学,无论你是日常时间安排,还是一次项目管理,或是一次旅行……将高效法则运用于每一项我们希望有更大收获的事件中,都会有更好的结果。
高效法则就是按以下标准内容和步骤去行动:定位→目标→策略→计划→标准→复盘→内修外炼
1 定位
我们在决定做任何事情行动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先对当前的自己、当前的情况进行定位分析,当前的环境、当前的位置、当前的状态、当前存在的问题……田忌赛马首先做的就是分析自己的马和对方的马的情况,对当前的情况了然于胸才能有备无患的去挑战。《孙子兵法》中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定位是一切行动的基础。
2 目标
任何行动都有明确的清晰的目标,才能帮助我们在整个行动过程中不偏离、不停滞。而目标的关键是首先我们要有一个整体的总目标,然后我们能对目标进行不同维度的分解。在我们对自己有了清晰的定位和确立的总目标后,我们要思考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哪些资源、需要哪些技能、需要哪些备书,所以我们就可以把总目标分解成资源目标、技能目标、备书目标等。另外我们还要从时间维度进行目标分解,在不同的时间阶段,我们应该达到怎样的目标,让我们把时间意识进行目标量化,提前做好时间结果公式。
3 策略
根据当前的定位情况,对如何实现目标的一系列思考,想到的可采用的方法或手段。田忌赛马在分析了自己的三匹马和对方的三匹马情况,并明确了要获得综合比赛的胜利的目标后,所以制订了用自己的上等马VS对方的中等马,自己的中等马VS对方的下等马,自己的下等马VS对方的上等马这一策略。策略就是避免我们盲目的去行动。
4 计划
在有了明确的目标和策略后,计划就是保证可实施的有步骤的行动安排。简单来说就是4W,What-Who-When-Where。
5 标准
我们要知道哪些事情是重复性事情,要将重复事情形成流程标准和操作标准。让大脑在这个环节的运转最小投入,将外在行为在这个环节的运转有参考有依据实现自动化的作业。
6 复盘
复盘的目的就是提高我们的经验值。进行复盘首先要对比结果和目标,并分析原因;另进行全盘回顾,分析在整个过程中哪些环节有问题,该如何优化。
7 内修外炼
以上的1-6点内容都是外在的自我要求和练习,我认为光有外在的进步、改变还不够,还需要由内而发的修行,一种来自内心的磁场/力量能够帮助自己内外结合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和身态。让自己的内心豁然,外在才能释放更大的能量。
我认为这7点中,最重要的就是“定位”和“策略”,而往往生活工作中,很多人都忽视或不重视在这两个环节有深度的思考。虽然这两项是最烧脑的事情,但它也是最影响结果的。
三 举例
以上7点就是我总结的如何让工作更高效的法则。再举一个我自己的简单例子,当我发现我晚上进行创作性的工作效率非常低,我希望能够实现在家的创作性工作效率提高。
第1,对自己定位:工作之外,关于人生/生活/成长的思考没有固定的创作,除工作外的产出微乎甚微;在家的环境下有各种来自舒适环境的诱惑,导致行动力很差;工作这些年大部分时间处在忙碌的节奏里,写作对自己来说已经很困难;等等。
第2,为自己设定目标:形成创作的习惯,每周写至少2篇文章;创作质量能够在1个月、1个季度后有翻倍的提高(找第三人进行评估);创作效率能够从当前的1000字2小时,1个季度后提高到1000字1小时。
第3,思考策略:可以把创作时间由晚上改到早晨,因为早晨只要克服了起床这一件事情就不会有其它事情/环境的诱惑或分心;可以从写读书笔记开始,从对自己来说相对简单的事情开始;形成打卡机制,按计划完成就进行打卡,可以每月汇总打卡结果,这样会有很大的自我激励。
第4,制订计划:第1周制订出哪些书要写读书笔记,并设定阅读写作顺序;第1周制订出打卡表;第1周制订出接下来3个月的早起计划;第1周开始阅读第一本书,第2周开始写读书笔记。
第5,复盘:1周执行下来哪些环节有问题进行优化,1个月执行下来月度结果和目标是否一致,分析原因并总结整个过程中有哪些环节存在问题需要优化。
第6,标准:目前固定睡眠时间是22:30-11:30,早起时间为4:30-5:00;每月打卡表统一;
第7,内修外炼:感受这一外在变化带给自己的内心世界的变化,遇到困难是否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最后想说一点,没有行动一切都是浮云。今天你有了想让工作更高效的渴望,也认真的学习了一些方法,但仍然是停留或摇摆的状态,那一切都是空谈。
分享部分PPT内容:
Real 2016.5 《如何让工作更高效》-高效工作法则
随便扯扯:大家都说时间就是海绵里的水挤挤总会有的,我并不认同这样解释时间意识。更愿意用公式来解释:单位时间的产出价值。意识决定思考和行动,如今我很享受早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