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羊哥,好久不见,一直没有更新文章
今天难得休息,想到微信上还有很多朋友等着我来分享口吃矫正经验,我觉得不能怠慢。Today羊哥想给大家聊聊合理情绪疗法,这也是我评价学员们口吃病是否有突破的重要一点。
从严重到轻微到正常,在我手上走出来的学员至今也有一百多例了,如果今天问他们是怎么好的?他们的思想会这样回答:当初是我自己跟自己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回过头来想想口吃这个问题其实每个人都会有,也没什么,我现在不在乎了,和别人说话也不会因为出现这个问题而紧张,自然沟通也不会有障碍了。
一个合理的信念的建立会对情绪产生影响,进而改变行为,请大家不要忽视它的力量.....
合理情绪治疗也称“理性情绪疗法”,是帮助求助者解决因不合理信念产生的情绪困扰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其理论认为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因此要改变情绪困扰不是致力于改变外界事件,而是应该改变认知,通过改变认知,进而改变情绪。他认为外界事件为A,人们的认知为B,情绪和行为反应为C,因此其核心理论又称ABC理论。
我们逃避厌恶不接受自己说话有口吃,认为我们生活中的一切遭遇都是因口吃而生,实质就是一种不合理信念。
我们说话前紧张恐惧害怕情绪的产生不是因为我们有口吃而恐惧,而是因为我们不合理的信念,一心想着去逃避口吃所造成的。所以如果要彻底解决口吃,必须要改变我们对待口吃的看法,纠正错误的口吃观念,通过改变认知,进而改变情绪,消除口吃预感。
合理情绪疗法又称合理情结疗法,它的基本理论主要是ABC理论,在ABC理论模式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结果。通常人们认为,人的情绪的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了C。
ABC理论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理解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人们的情绪及行为反应与人们对事物的想法、看法有关。合理的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的适当的、适度的情绪反应;而不合理的信念则相反,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当人们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之中时,最终将会导致情绪障碍的产生。
因为情绪是由人的思维、人的信念所引起的,所以埃利斯认 为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情绪负责。他认为当人们陷入情绪障碍之中时,是他们自己使自己感到不快的,是他们自己选择了这样的情绪取向的。不过有一点要强调的是,合理情绪治疗并非一般性地反对人们具有负性的情绪。比如一件事失败了,感到懊恼,有受挫感是适当的情绪反应。而抑郁不堪,一蹶不振则是所谓不适当的情绪反应了。
例一:两个同事一起上街,碰到他们的总经理,但对方没有与他们招呼,径直过去了。这两个同事中的一个认为:“他可能正在想别的事情,没有注意到我们。即使是看到我们而没理睬,也可能有什么特殊的原因。”而另一个却可能有不同的想法:“是不是上次顶撞了老总一句,他就故意不理我了,下一步可能就要故意找我的岔子了。”两种不同的想法就会导致两种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前者可能觉得无所谓;而后者可能忧心忡忡。 以至无法平静下来干好自己的工作。
从这个简单的例子一中可以看出,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与人们对事物的想法、看法有直接的关系。在这些想法和看法背后,有着人们对一类事物的共同看法,这就是信念,前者在合理情绪疗法中称之为合理的信念,而后者则被称之为不合理的信念。合理的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适当、适度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而不合理的信念则相反,往往会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人们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之中,最终将导致情绪障碍也就是C的产生。
例二:小张平时说话一直都正常,某天和自己的孩子对话,可能是因为习惯,讲话出现了点磕巴,正好被他岳母听见,说以后讲话注意点,别磕巴带坏了小孩,岳母是善意的提醒。事情过后,小张觉得也是,开始注重起这个时间来,每次讲话前都会提醒自己,讲话中小心翼翼,讲话后会去仔细回忆观察,长期以往小张发现自己真有口吃,而且还越来越多,开始纠结苦恼,结果预感越来越严重,说话也养成了口吃的习惯,一发不可收拾。
从例二可以看出,小张那天和岳母讲话出现的口吃仅仅是偶尔口吃,即“诱发性事件A”,而最终成为真正的口吃病患者以及紧张恐惧情绪障碍的产生C,并不是有诱发性事件A直接引起的,而是他先前对待口吃不正确的错误观念B所引起的,如果先前他认为这口吃没必要在意,每个人都会有,也不会变成他现在的自己。
所以要想彻底解决口吃,光有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改变对待口吃不合理的信念,树立正确的口吃观
.......
最后,送大家一句“羊哥口吃矫正心灵鸡汤”,《口吃现象人人都有,没必要那么在乎它,让它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