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时间: 2024年7月13日
阅读方式:微信读书
阅读书目:《南渡北归:南渡》
阅读范围:第一章
整理感受
读完第1章的内容,感觉本书以人物事迹描写为主,历史线不太突出。重点不在讲时间线上发生的历史事件,而是会具体描写事件中的人物的命运。所以会从某个事件衍生出多条人物支线进行深挖,甚至从他的童年一直讲到人生的尽头,再加上涉及到的人物庞杂,很容易读着读着就忘记了开头所讲的故事了。不过这也很符合他的书评“大师远去,再无大师”。所以应该把它当成群象传记来读。特别适合我这种对于大师略有耳闻,但却浅尝辄止的人。当然历史事件的描述是具有主观性的,个人行为的对错只是后人的评价罢了。彼时彼刻,谁又能保证可以做到一个完人呢?
第一章 往事再回首
当时正值各大学校的暑假期间,外地的学生都返回家乡平津的学生则想办法撤离沦陷区。这段情节我在《重走》中读过,记录在精读打卡73中。这部分也提到了在《重走》中提到的事件,冯友兰说“我们都是丧家之犬”。这本书还讲到了在沦陷区三所大学的情况。
北大
当时的北大校长蒋梦麟在长沙进行临时大学筹备,秘书长郑天挺在轰炸中失去了夫人,他忍着悲痛保护校产转移师生,直到10月8日,地方维持会全面接管北京大学才离开他恪守的岗位,并在维持会布告前留影,证明自己保护北大坚持到了最后一刻。
清华
7月29日日军窜入清华园,以参观为名,窃取了大量珍贵图书和设备。冯友兰先生回忆,他在日军洗劫后的空荡校园中悲叹“如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霄。”此后不久“校产保管委员会”人员被逐出校,含恨离去。
南开
天津南开大学更是悲惨,受到了日军炮火的猛烈袭击,珍贵史料大量文献付之一炬。张伯苓先生创办的当时中国最杰出的私立大学荡然无存。远在南京进行临时大学筹备的张先生闻讯当场昏厥。之后他在《中央日报》上发表了著名讲话“敌人此次轰炸南开,被毁者为南开之物质,而南开之精神将因此挫折而欲奋励。”
“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保护和抢救平均地区教育文化界知识分子与民族精英显得重要和迫在眉睫。”
南京方面决定在长沙和西安两地建立临时大学。由国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组成长沙临时大学(也就是后来迁到昆明的西南联大前身),以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天津北洋工学院(原北洋大学)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为基干建立西北(西安)临时大学。
别了,北总布胡同3号
这一章主要讲的是梁思成,林徽因夫妇离开北平南下长沙的故事。当时他们服务于中国营造学社是一所民办机构,不在南京方面南迁的计划之内。由于梁在北平的社会影响力很大,日方有意拉拢,为了不成为亡国奴。梁林二人携家眷难逃。
这里讲到了一段梁思成帮助赵忠尧抢救国家科技珍宝“镭”的故事,梁思成开着他的小轿车与赵二人星夜潜回清华园,到实验室取出珍贵的“镭”,那是赵忠尧在美留学时教授赠送的珍贵物理材料,国内绝无仅有,保住它就是保住国家的科学根基。
后来赵忠尧将装镭的铅管藏在泡菜坛子里,混入逃难的人群向长沙出发。一个月后当他提着咸菜坛子,手拄木棍蓬头垢面的出现在长沙临时大学报到处时,被误认为乞丐。而他将国家宝藏交还到清华梅贻琦校长手上时,双方都百感交集。
当时的大师们冒着战火远渡他乡,汇集在长沙是抱着教育救国的伟大思想,为了留下中华的文脉,不惜放弃家庭,舍弃生命,是为了留下中华的火种。
大师云集清华园
这一部分是倒叙的手法,讲了清华园四大名师的渊源。
1991年,清华学堂只是一所普通的留美预备学校,主要是为学生们去外国留学打基础的。1924年清华学校改为清华大学,决定开设国学研究院。这里讲到了吴秘如何协助校长聘请国学大师的故事。他们首先邀请的是溥仪的帝师王国维。
王国维,算得上是满清遗老,但他也是用西方文学原理批评中国旧文学的第一人。他还首次提出了“美育”概念,主张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我们现代教育理论奠定了基础。历史方面,甲骨文的发现将中国历史提前到了殷商时期。
梁启超,既是国学大师,也是改革家。清华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有出自梁先生在清华的一次名为《君子》演讲。这位“饮冰室主人”秉承着诗书传家的观念教育后人,他的长子梁思成我们已经十分熟悉。次子梁思永毕业于哈佛大学,主攻考古专业。三子梁思忠,留美进入西点军校。他的三个儿子都是从清华园走出去的。
另两位著名的导师是“汉语言学之父”赵元任和史学奇才陈寅恪。
梁启超与李济的友谊
之后还有一名著名的导师李济。他被誉为中国人类学和考古学之父。27岁就获得哈佛博士学位。比较著名的事迹是在中外第一次合作考古的两大要求。“一是在中国做田野考古工作,必须与中国的学术团体合作。”“二是在中国掘出的谷物必须留在中国。”。李济先生技能以国际的标准和眼光认识到学术研究是天下的公器,又能在维护国家权益上寸步不让。
李济在清华任教期间的研究生只有一个半,一个是著名的考古学家吴金鼎。他是龙山文化和南诏文化的发现者。半个是在王国维处研读古文字学的徐中舒。
当时的礼记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田野考古方面。他和袁复礼一起在山西挖掘出了76箱古物带回清华园研究,其中就有著名的半颗蚕茧。当时的梁启超次子梁思永在父亲的鼓励下也回国投入考古事业,可惜战事吃紧,不再适合野外作业,他就只能在室内做资料的研究。不久又因为时事的变化,不得不离开祖国再度赴美深造。
这一篇还讲到了王国维“尸谏”和梁启超死于外科手术的事件。他们一个位于文化殉国,一个为科学牺牲,都是站在生死之外,为国家的长远发展而考虑的。这也就是当时大师们的“文人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