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是什么?在物资无限丰富的乌托邦里是不需要经济学的,承认物资的稀缺性,如果物资无限丰富,也就不需要经济学了。永恒不可解决的困境之一:“物资的稀缺性”
2.物资稀缺,选择逃避的方式是对的吗?不消费就不稀稀缺了吗?“无解困境”之一:物资永远是稀缺的。如何把子女养成生产者?让孩子们了解:东西,钱,寿命不够用,只要是有用的东西,总是不够用,物资稀缺,但是欲望无穷的,从小就让孩子知道,“东西不是你想要就是可以有的”,“想要的得不到,其实是人生常态,教会孩子重视产权。“我有的,你不一定有,你有的,我不一定有,如果想要别人手里的东西,可以和别人去换,即便价值对等,可是人家就是不愿意去换,那你也没有办法,因为私有财产神社不可侵犯。”
3.因为物资总稀缺,必然产生冲突,永恒存在的问题而产生的文明法则。孩子看到喜欢的东西,就想要,父母就尽量满足。“损失厌恶”,一旦父母不假思索买买买,那么孩子会养成,“我想要,就得给”的想法。孩子习惯拿了并不是自己的东西炫耀,这表面上是幸福的。任何人都是这样,“欲望无穷”,任何人都会遇到“自己买不起的东西”,那么那么时候更痛苦。
4.当孩子面对喜欢的东西,父母说:“那你就多看一会吧。(2分钟左右),好了,看差不多了,我们该走了。"从来不会因为他喜欢就给他们买。李笑来老师家里的条件什么都买得起,可是他认为没必要那么做,给孩子必要的是:吃喝拉撒睡(衣食住行)没问题,吃饱饭了,还想吃冰淇淋,对不起,那可以不吃的,没必要吃的,对健康也没有什么帮助,甚至只有害处,虽然它好吃,但我们不会给你买。即使用“撒娇”这种交换方式,而父母不愿意和你交换,那孩子也没有办法。
5.当孩子有这样的行为:“从来不会提出自己要什么东西,从来没有觉得什么东西是必须拥有的”,父母不同的应对方式给孩子带来的影响。
启发:“困境”-物质稀缺-逃避-冲突-应对-必须与非必须-无永恒--“一切皆空”
进一步探讨:如何提高沟通对话的模式,形成一个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