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里有个专题,名字叫做——“慢慢走,欣赏啊”。我很喜欢这个专题名,以至于记到了今天。
工作一年多,最大的变化不过是从“实习期”变成“正式工”,在周遭人的眼里,好像只需要这么短短一年,我就可以从懵懵懂懂变成无所不能。
“不知道明天和工作哪一个先来。”最让我感到精神内耗的,就是工作的随机性和毫无规律性。每天坐在电脑前,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突然来一通电话、工作群里会冒出一个新通知、上级又一时搞起什么新行动。而这些工作往往我从来没有接触过,我只好像个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撞。
就算是下班和节假日也没有办法完全放松,我需要时刻守着电脑和手机,朋友约饭不敢提前答应,喜欢的演出开售了不敢抢票。
我常常幻听,以为自己手机铃声响了,摸出手机后再长舒一口气,深夜也常常为此惊醒。
一年来,我和芋头的聊天记录里出现最多的词从一连串的“哈哈哈”变成了一个个充满无奈的——“好累”。
我讨厌这种对自己的生命out of control的感觉。
前两天早晨上班前看着镜子里映出的充满疲倦的面容,既熟悉又陌生,我这才发现自己不再是十来岁了,我的十八岁已经过去了很多年。
他们都说,女孩子嘛,一份稳定又体面的工作就够了。从来也没有人问过我:“你喜欢这份工作吗?你工作快乐吗?”
这么说好像挺幼稚的,大人的世界哪儿有那么简单。
时间一点点过去,成年人的孤独感还在延续。想约朋友探索新开的饭馆,结果翻遍列表,发现在老家的人不过寥寥,还各有各的忙。
我和我的朋友们天各一方。
也不是没有想过去结交一些新的朋友。老家县城很小,大部分同龄人还在大学校园挥洒青春;工作圈子里的人大多比我年长不少,基本聊不到一块去。
正如曹文轩在散文《前方》中说:“悲剧的不可避免,在于人无法还家;更在于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
真遗憾啊,没在校园里好好谈一场恋爱。
工作以后所谓的“好人家”抛出的“橄榄枝”也不少。其实我知道,他们想要的不过一个稳定职业和一个还算不错的子宫,至于坐在这个职位上的人是谁,他们并不在意。不愿意,没关系,他们马上会换下一个人。
我在他们眼里其实没有名字。
十八岁前我没有爱过人,二十四岁的我眼前全是利弊权衡,学不会爱人。
我路过人间,只看到周围的人都活得很着急:每个人都急匆匆地起床,急匆匆地上班,急匆匆地回家。每一天都过得很紧张,从早奔波到晚,有做不完的事。
急着进步,30岁还没搞出个什么名堂这辈子也就这样了;急着买房,等房价涨了就来不及了;急着结婚,好像过了25岁就成了“老姑娘”;急着要孩子,趁着父母年轻还能帮忙带……
就像前面有人忽然跑起来了,本来还在散步赏花的我不由自主地也跟着跑起来。抓紧时间完成尽可能多的case、参加各种各样的考试,试图用一个个小小的achivement来证明自己并没有太落后。
其实我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跑。
人生就是走一遭,在赶路的同时,我还是想要时不时放慢一下脚步,看一看沿途的风景,来一场心灵的出走,未来走得更踏实,更坦然。
伊能静在她52岁生日的时候写道:“每一年,我都以为这是最好的年纪了,但当我又多长一年,我才知道原来好还可以更好。”
别人一毕业父母就给买房买车,没关系,慢慢攒一攒我也会有的。
别人二十来岁就升职加薪,没关系,一辈子当个小职员也可以很自在。
我也不必在意什么“过了25岁还没有对象的女生就真的很难找到对象了”。
就像《原神》中钟离说的——
“旅程总有一天会迎来终点,不必匆忙。”
祝我生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