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妞妞的札记》深切的感受到了一个伟岸的父亲形象,与此同时也被周国平深厚的的文字功力折服。三观也稍有颠覆。
胡适曾说“树本无心结子,我亦无恩与你”。可是在我看来孩子是父母的一种延续,虽然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但父母在儿女身上耗费了相当一部分生命,才使儿女在相当程度上成了他们生命的一部分。所以功力的说子女对于父母是一件耗资巨大的作品,一项伟大的事业。他们苦心经营,竭尽全力。当作者在爱女身陷死亡的笼罩时,陷入了心网,愈是挣脱愈是无法逃离,即使逃离世界,女儿也必死无疑。这是何等的痛苦,我无法想象。青埂峰下,一僧告诫灵性已通的凡心炽热的灵石:“凡世之间,美中不足,好事多磨,乐极生悲,人非物换,到头一梦,万境归空,你还去吗?”顽石说:“我要去。”如此想来我更加理解作者说的作为一个卓越的哲学家怎样也不能超脱苦难,时间在变,容貌在变但不能让自己变成一个麻木的人。自知太爱人生,宁愿受苦,不肯悟入空境。“如果失去你,你留下的空缺将永远暴露在我心灵的视野中,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把它填补或遮盖,但你的存在也将因这空缺的无可弥补而继续无可替代。”如此深沉的爱让世间任何一个角色都喟叹。看来没有孩子的人生是不完整的这句话是真的。我也为自己这么沉重的思考而感到震惊。+-+
米兰昆德拉说生活是一种沉重的永恒的努力,不论发生了什么不论失去面对还是逃避生活总要继续下去,再多的美好与苦难也会被岁月之流荡尽。诚如作者所说的,《妞妞》一书不属于作者个人,是作者垒好的坟墓,只有这样才能重新出发。很多人唏嘘作者与雨儿的分离,但是我想也真的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的深埋苦难,苦难无法释怀,也无法分担,一旦空气中凝结痛苦,苦难只会把他们裹得更紧。就像浪花外在于石头,和雨儿一起生活必定意味着生活的乐趣和死亡的阴影齐头并进没有脆弱的心灵禁得住这般撕扯。一别两宽,岁月很长惟愿各自安好。庆幸作者身陷悲剧,无意奢谈净化,却也能在苦难中自卫,防止过于看破,从此不能执着。
作为读者的我也在不断成长,心路历程不断弯曲缠绕打结,回首往事似乎不太有值得炫耀的经历,活的像七月却渴望安生,可到头来也没把七月做好。成长的征召和责任的压力齐头并进,思念和独立一同与日俱增,好似一人兀立荒岛,才发现世界不是我的。悟空传中有一句话“当你发现世界不再以你为中心时,你变开始学着长大。” 多么恳切的希望可以逃避苦难,正如作者说的“一个人只要真正领略了平常苦难中的绝望,他就会明白,一切美化苦难的言辞是多么浮夸,一切炫耀苦难的姿态是多么做作。”
诚如另一位读者所言“为没有过妞妞的我们,又无从超越,但我们渴望超越,渴望通过意义引渡我们,这才是我们的痛点。”妞妞一书被美国医学人文专家奉为当代中国人文医学的启蒙之作。我想它也是作为个体的我们来说每一个人都是殊途同归的,死亡是人生的终点站,但爱是我们一路收获的。我们没有任何一个理由不好好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