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19年以来,恐怕国人中谈论最热门的两个话题就是罗胖的跨年演讲和权健事件了吧?更有段子把罗胖的跨年演讲和权健的保健品相比,谓之曰:“中年人听罗胖的跨年演讲和老年人买权健的营养保健品,其本质上没有任何差别”。
此言不可谓不恶毒。矛头对准的是罗胖的跨年演讲,批评的实则包括罗胖团队所做的知识付费产品,主要的批判点集中在:一、急功近利,贩卖焦虑,鼓吹成功学;二、知识付费并不能在实际上使人获得成功;三、碎片化学习、二手知识都非正道,不能学得真正的知识。
其实,类似论点的文章我在去年早些时候就读到过,举了个身边人为例,意在说明一天到晚很焦虑地学习各种购买的知识付费产品,但是学了半年工作和生活还是和原来差不多,没啥长进。
且不说从统计学的角度而言,这个随机样本的选择多么缺乏全面性,有以一盖全之嫌,当时读完的另一个感受就是,一方面批判人家急功近利,一方面又指责说使用了这些知识付费产品后并没能在短期内获得成功,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哪一个更急功近利?这难道不是以功利之心反功利吗?
事实上,得到平台中有一些课程偏应用,例如商学院的课程,这意味着仅仅知道了并没有用,还要付诸实践,用行动来精进的,离开了行动,知识本身并不能改变你。如果觉得购买了一个199元的专栏就能变身商界大咖,那真的不是太傻就是太贪心了。
而得到上的还有一些课例如人文学院、科学学院的课程则是以普及知识为主的,如果以学习这些对实现短期的成功是否有帮助来评价,那么是不是真的太功利了?那么我们还需要诗词散文这些劳神子吗?
事实上,追寻探索知识的本身就是在体验乐趣,就是一种快乐,它使你足不出户就可以见到更大、更广阔的世界,感受到你本身一辈子未必能接触到的情绪和体验,这本身难道不是一种价值吗?
请你体会一下,当你读诗的时候,例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恐怕对你所谓成功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但你的内心是否被那个意象、那种感触有所打动,从而油然地感受到一种闲适的愉悦呢?而当你和孩子一起听博物学中的知识故事时,知道美国皂荚树为什么长刺并不会使你更成功,但这些有趣的知识是不是会使你重新燃起儿时的探索之心而对生活充满好奇和热爱呢?学习这些并不会让你更焦虑,相反,当你以平常心去学习这些时,它们能够让你返归到学习的本身的乐趣和意义,从而远离焦虑。
其实,缓解焦虑最好的方法就是行动以及平常心。佛语有云:“见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慧生于觉觉生于自在生生还是无声”,其实说的就是果断的行动力、良好的心态和油然而生的不为外界变迁及功利所左右的求知之心。说到底,焦虑产生于人的内心,它并非是外界给的,也无法贩卖,外界显现的只是你内心的镜像,归根倒底是要从自己的方面去解决,而不是归因于外界。
而批评者们抨击的另一个点就是碎片化学习和二手知识都不入大雅之堂,不是能够学得真正知识的正道。我想,首先,从逻辑上而言,碎片化学习和二手知识和系统化的一手知识学习并不绝对冲突,我利用碎片的时间学习并不意味着我摒弃了系统的学习,我接受二手知识也并不排除我顺腾摸瓜去学习原汁原味的一手知识。其次,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太多,而可以整块利用的时间太少,如果有人能够帮我们先整理一下,推荐一个菜单,那么其实帮我们省去了很多做无用功的时间,是一种提高效率的方式;而把碎片化的时间利用好,总比让它无谓地白白流逝要好。
在这个知识付费的时代,虽然各种付费知识质量参差不齐,但我想我们还是应该感谢这个时代,因为它给了我们更多的可能性和选择,它让普通人可以足不出户就可以学习到过去只有在一流学府才可能学到的知识,它让我们有可能更有效地利用碎片的时间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