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8伊育斌
关注到绘本《这不是我的帽子》是因为他的名气。这本书被称作“全球获奖最多的图画书”, 除了凯迪克金奖与格林纳威大奖之外,《这不是我的帽子》还曾获得全球20多个奖项,如美国《纽约时报》年度最佳童书、美国图书馆学会年度最佳童书等。第一次阅读有点懵,这就是获得那么奖项的书?而且一本讲“偷东西”的书会不会教坏小孩子?何况书里的小偷不仅偷东西,还振振有词,能让孩子看这样的书?
作者让一条小鱼戴着一顶圆圆的蓝色帽子游进读者的视野,并自言自语:“这不是我的帽子,是我刚刚偷来的。我从一条大鱼那儿偷来的。我偷帽子的时候,他在睡觉。他可能睡很久都不会醒来。就算他醒了,可能也不会发现帽子不见了。就算他发现帽子不见了,可能也不知道是我拿走的。就算他猜到是我,他也不知道我去哪里了。我知道偷帽子不对。我知道它不属于我。但我就是想留着它。反正他戴也太小了。我戴正合适。听到这样“小强盗”式逻辑的话,心下触动,谁敢说自己小时候没有这样为自己做的错事自我安慰过?就算是成人也难免有时像这小鱼一样强词夺理,自我开脱。
多看几遍,惊讶于作者巧妙的构思。最后一张图片显示大鱼带着小帽子游走了。帽子它拿回来了,那小鱼呢?小鱼去哪了?作者这种留白给我们更大的想象空间。这时父母的引导就很关键了。如何么才能让孩子知道是非曲直?如何让他们知道不是所有自己喜欢的东西都能据为己有的道理?作者这样反常规的叙述也许只是让孩子直接看到小鱼所有的想法和行为,最后又以开放的结局让他们自己去观察、思考、和判断。这样孩子经过自己思考得出的结论可能会比赤裸裸的说教效果好得多。
《这不是我的帽子》不仅推荐给小朋友读,也推荐给成人细读。强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