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你!喜欢你!喜欢你……”,图片里这个勇敢的小男孩站在楼顶歇斯替里连说16遍“喜欢你!” 向一个小女孩表达爱意。
这不是电影镜头,而是日本的校园节目“屋顶告白大会”的视频。节目里,中学生们被鼓励在屋顶向喜欢的人大声表白。这个小男孩被拒绝后痛哭流涕,但听到女孩“你已经努力了”的鼓励后,又笑了出来。
看罢不禁感慨,岛国真是爱情的沃土,早恋的天堂啊!
好友是位初一的班主任,她说:我最近都没脸见人了!我班的两个女孩,先后被值班领导发现晚上和高年级男生在树丛里拥抱。我调查后,其中一个居然和不同的男孩接过吻!
“世风日下啊!”她说。
“呵呵,你初中时不也喜欢过班长吗?” 我打趣道。
她剜了我一眼,“我们那时多纯洁,手都没有拉过。现在的小孩,跟小猫小狗一样的。甚至还不如小动物。动物发情还有周期,这些人,饥不择食,不舍昼夜!”
朋友的话很刻薄,却不无道理。最近在看《情爱论》,在这本书里,针对爱情这一话题,有着更为科学而丰富的观点,其中也谈到了少年男女的情爱。
爱情是什么?作者在引言里打了一个比方——就是象一道看不见的强劲电弧一样在男女之间产生的那种精神和肉体的强烈倾慕之情。
每当谈到爱情话题,聊天群的气氛就会骤然热烈,这个人类自古以来孜孜探求的秘密,似乎和宇宙一样,越探索越深不可测。但人们为什么依然契而不舍?因为爱情是最触动人心的感情,它“既给人们带来明朗的欢乐,又给他们造成深沉的痛苦。”
回到“早恋”话题。十几岁的中学生有没有爱情?书中说:在性和生理逐渐成熟的时期(18——20岁前)爱情具有纯精神的性质,表现为情感的友谊形式,这是自然的也是正常的。
《红楼梦》中的青春男女都是这个年龄段,读了几百年,没人否认宝黛之间存在爱情。普希金十四岁就写下了自己的爱情表白:
一颗火热的心被征服了;
我承认,我也坠入了情网!……
谁也无法阻止青春的苏醒。因为“这是存在的庄严召唤、生机勃勃的人的本质的召唤。” 我们的老祖2000年前就以一句“食色性也”揭示了性乃人的本能之一,西方人则用实验证明,爱的感情有特殊的生物基础,它是在“延续世代的本能的基础上产生的;它终究也要导致性的接触。”
少年人的两性爱情是正常的,但发生在校园里,会造成教育工作上的困难。毕竟学校不是大观园,也不是相亲场所,学生不是为追求爱情婚姻而聚集于此。在对待“早恋”问题上,家长和老师态度最能达成一致——压制,将其扼杀于萌芽状态。
对此,《情爱论》坚决反对。作者引用伯特兰•罗素的话说:回避绝对自然的东西就意味着加强。
为什么有的孩子很早接触性?作者说:因为大人们笨拙的遮盖唤起了他们不健康的好奇心,一种病态的遐想。越是受到压抑的东西越是拐弯抹角地去寻找。没有接受到科学性教育的少年,比之接受过教育的更加色情。
我的好友是出了名的严厉老师,她和家长联系紧密,对学生的周末时间都要控制,家长要随时汇报学生行踪,然而,这样的“丑事”却恰恰就发生在她的班级。这正应了罗素下面的话:
禁欲主义以病态的形式加强了对它的兴趣,因为愿望的力量和禁令的严厉程度是成正比的。
《情爱论》主张:“谁也没有权力指摘初次产生的爱情,粗暴的干预会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一个受到委屈的青年可能终其一生都觉得感情上的压抑”,当发现少年们初恋的红晕出现在脸庞时,周围的人应该关怀、同情、体谅、然后引导。
这里说的同情不是放任,关心也并非支持。采取平等对话的方式进行引导也许是较为恰当的干预方式。作为师长,帮助进入初恋阶段的孩子树立具体的人生目标和行动计划比粗暴的禁止更易被当事人接纳。
“早恋”不可禁绝,也不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少年的爱情不是柏拉图式的,它终究要导致性的接触。”
作者指出:过早开始性生活会导致不良后果,第一,使机体衰竭,妨碍发育为强健的生物系统;第二,可能造成较大的心理影响。这个年龄情感不稳定,会轻率地转移感情,其后果是,及至成年会比较随便地更换异性伴侣。
作为“过来人”,不论是家长还是老师,给青少年传授所谓经验时,有必要先“正己”。审视自己的观点是否科学,自己是否经营着幸福的爱情,是否有资格给出正向的建议。
最近有人在网络微信充当“婚恋教主”,教导小姑娘如何“撩汉”,甚至将情色文字宣之四方,炫耀“胜利”战果,我闻之曰:此人大概幼年便接触了性。 群友惊讶:如此犀利!
犀利的不是我,是《情爱论》这本书。它出自保加利亚哲学家瓦西列夫之笔,虽然处处哲思,却趣味横生。今天所感,只来自它的冰山一小角。才读到15页,我已觉头脑清爽,再读,会不会成为爱情教主?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