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孩子有时难免会哭、闹、甚至耍赖。
朋友的儿子三岁,跟很多的孩子一样,也会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哭、闹,看看这位朋友是怎样解决孩子哭闹的:
朋友丽丽的儿子小贝在我们幼儿园上小班,昨天下班回家,丽丽和小贝一起搭我的车回家。
上车后,坐在后排的丽丽指着驾驶座和副驾驶中间的前中储物箱给小贝提要求:小贝,这是巧巧阿姨家的汽车,不能把储物箱的盖子掀起来、盖下去,制造很大的声音。如果打开了,要轻轻的把盖子放下去。
我想起来,上次小贝搭车回家时,对这个储物箱十分感兴趣,把储物箱的盖子打开、放下,打开、放下。
小贝听了妈妈的话,打开储物箱的盖子后,模仿着妈妈的语气“轻轻的放下”,然后把盖子轻轻的合起来。
一会儿,小家伙儿好像对我开车比较感兴趣,把脑袋探到前面来。副驾驶上有一袋子朋友送的海南的特产,为了转移他的注意力,我把特产递给丽丽,说:“小贝,这儿有一袋海南的特产,看看想吃什么。”
丽丽说:“小贝,你应该给巧巧阿姨说什么呢?”
小贝奶声奶气的说:“谢谢巧巧阿姨。”
待一块儿椰子糕吃完,小贝说:“妈妈我还想再吃一块。”
丽丽不动声色地说:“糖,每天我们只能吃一块噢。”
小贝听了,立刻哭着说:“我还想再吃一块。”
丽丽不慌不忙的说:“糖很好吃,小贝想吃一块,妈妈也想再吃一块,但妈妈知道吃多了嗓子会不舒服,所以,咱们不能再吃了。”
小贝听了,继续哭闹:“我就想吃,就想吃。”
丽丽依旧沉得住气:“小贝,糖吃多了会咳嗽,你忘了,如果咳嗽了,就要喝很苦很苦的药。你要为了多吃一块糖,然后喝好几天很苦很苦的药吗?”
小贝的继续哭闹。
我边开车边说:“小贝,我觉得妈妈说的有道理,咳嗽了,要喝好几天很苦很苦的药。”
小贝小声的说:“可是,我还想再吃一块儿。”
丽丽给他提供方法:“这样吧,小贝,咱们问问巧巧阿姨可不可以拿一块回家,然后,你忍一忍,明天我们再吃,好不好?”
小贝听了,没有说话。
红灯了,丽丽指了指前面的一辆停在快车道的三轮车说:“小贝,你看咱们车前面是一辆什么车呢?”
小贝望去,说:“敞篷的车。”
我和丽丽被他逗笑了。
接下来,小贝已经不再哭闹,而是和妈妈看起了外面的夜景。
他们到家了,下车时,小贝手里拿着一块儿椰子糕,丽丽又一次提醒小贝:“小贝,我们应该给巧巧阿姨说什么呢?”
小贝听了,立刻说:“谢谢巧巧阿姨的糖。”
我招呼丽丽再多拿一些给小贝,丽丽摆摆手,示意我不再多拿。
同样是孩子哭闹、耍赖,不同的家长有不同的教育方式。
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有一次在超市里,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因为妈妈不给买玩具而躺在地上撒泼,年轻的妈妈愤然离去,说,你就在这躺着吧。看到妈妈真的走远,小男孩一个骨碌爬起来,边哭、边追妈妈,推着购物车的妈妈说:你个调皮鬼,就吃这一套,愿意在那躺着就躺着。孩子追上妈妈,双手拍打着妈妈,妈妈不回头、不安慰,自顾走自己的。直到消失到人群里。
这种解决孩子哭闹的方法省时省力,但妈妈却没品味出里孩子内心的感受。那一刻,孩子的内心有的只是冷落和嫌弃。
孩子每一次哭闹,都是很好的教育机会。
以暴制暴,看似问题解决了,其实,问题的后遗症已经悄悄的生根发芽了。
丽丽的方法就有很多可取之处。
面对孩子一哭、二闹、三耍赖,我们可以试试下面这个流程:
第一、认可孩子的情绪。(“我看到你哭了。”“你生气了。”“你伤心了。”)
第二、描述孩子的行为。(“你想再吃一块糖。”“你想买这个玩具。”)
第三、家长的立场和观点。(“我也想再吃一块。”“我也想买。”)
第四、为什么不能,能了的后果。(“再多吃会生病,会喝很苦很苦的药。”)
第五、替代的办法。(“忍一忍,拿一个属于你的,明天再吃。”)
第六,家长的温暖。(“我依然爱你。”)
有的人或许会说这也太复杂了,我可没那么大的耐性。
我想说的是“打一顿”“冷落、离开“见效很快,但就像西药解决疾病一样,它也会带来隐性的一面,只不过现在察觉不到而已。
我们需要让孩子在感受到爱的基础上认识问题的本质,和家长达成共识。这个过程虽然很漫长,但值得我们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