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创新,大众创业”,前几年风云涌起的创业潮,着实让我吃惊,在13亿人口的中国,在大学毕业生超700万的今天,这波浪潮吹来的是战斗的号角,似乎也是解放大学生的极佳方式,我没有参与到这场疯狂的潮水中,冷静得旁观一场不属于自己能掌控的战役。
双创口号一喊出,学校马上就成立了创业园,我想这方面我的母校有点滞后于大学城里的其他学校了,他们早在几年前就把自己的大学产业基地给造好了,好的学校能依托的资源终究是我们比不上的。这是一场刮在高校校园里的创业创新风,大学本身就是一个国家人才集中的圣地,这样的资源怎么能浪费。诚然,这个创业园也打造出了几个像模像样的项目,但大部分项目就像是在走流水账,完成政治任务一般,毕竟很多专业对应的实践工作已然有自己的市场规范,贸然闯入只会一败涂地,浪费的是国家税收,对学生成长也无益。所以目前大学生创业大部分只停留在互联网层面上,只有互联网是向所有年轻人打开大门的,如此跟风创业,希望以后不再发生。大学始终还只是个学习专业知识的圣地,尤其是本科阶段的学生,我们没有走入过社会,没有奠定我们的基础,盲从的后果大都是失败。
另一些血淋淋的惨败案例其实是在不断上演的,有些快毕业的学长在学校旁边搞起了饭店,这可能是学校食堂饭菜的单调和昂贵价格促使他们的创业。可惜他们半年就失败了,采用众筹的方式,靠着50人的合力集资,出资的多少决定地位大小,同时也没有一个熟悉餐厅的人来管理,靠着他们的自力更生,虽吃了不少苦头,但很快就生意惨淡了,只能说这是个涉世未深的教训。而这样的例子还获得了学校大奖,不知道评奖的原则是什么,也许是对这样一群愿意开拓新路的年轻人的一种鼓励吧,尽管没有成功,也为他们的成长路垫了一块失败的砖。
个人不太认同这样的冒失行为,靠着众筹的名头挥霍时间和金钱,最终成长了什么,我想是他们这次创业应该反思的。这是在我身边真实的创业故事,成功的大都依托网络暂时生存,而离开了互联网大学生就失去了优势,他们最终迷失也不知所惘。创业不是件容易的事,社会才是更广阔的天地,并不是否认在校大学生创业,而是希望大学生创业要先历练社会,扎根于市场,找到自身优势,发挥优势才有可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