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六七月份的时候,看到学院大群里发通知,报了一个入职教师相关的培训,虽然已经上了一年多的课了,一是确实想提升一下教学经验水平等,二是也想趁此机会出来转转,散散心,可能的话顺便见见那些大学同学,不少同学自毕业之后就没再见过面了。
至于这个培训,确实有些老师水平很高,很吸引人,都放下手机了,但是有些老师明显也是“灌水”。印象比较深刻的有这么几个:上过百家讲坛的王士祥,讲起话来总是溜溜的,像是在听单口相声;上海交大的余建波,给大家介绍了慕课的相关知识及一些常用软件,很实用;郑州大学的崔留欣,讲课已然达到了一种境界,总是可以穿插很多的案例,让枯燥的课程变得精彩,婉然一种艺术;还有讲微课的徐春华,平易近人,特别是和崔老师一起给大家点评讲课,受益匪浅。通过这个培训,使我更深刻的认识到要想上好一门课,首先一定要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在课程的设计上(要是有个团队会更好),意味着你课程要吃的很透彻;然后就是一些讲课的技巧,这些可以通过观摩别的优秀教师或自己平时多多总结(自己录像)来完成,可能的话多多参加讲课比赛,最终达到提升之目的。
那天无意在微信中和安同学聊起来,正好她也来郑州开会,遂以此名义组了一个13人的局。见面之后有几个都叫不出名字了,毕竟毕业已经八年多了,有些同学混的非常不错,已经小有成就了,可以把有些同学笼络麾下(苗);有的已是科长,有的在窗口,基本上分布在各行各业,也有不少不再干测绘的。因为平时着实联络不多,况且大学的时候也不是那么熟,所以也没大好意思细问。深刻的认识到那句话:大学的时候貌似大家都差不多,但是毕业之后差距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大。但是这种比较似乎也没太大意义,还是得看自己内心深处的追求。聊到最后的时候,都在聊二宝,聊幼儿园,明显落后他们太多了。但是也能感觉到都不容易,也都在努力的过活。
然后我们区队长也建议大家聚一下,共8个人参加,这几个明显亲切很多了,除了区队长之外,其他几个都是一个班的。这几个大部分都混的不错,有的甚至到了半领导层,有的也基本上是公司中坚了,有的在卖家具,有的在航空公司了。吃完饭都十一点多了,然后又提议去唱K,遥想第一次去KTV就是大学毕业的时候去的呢,时光如梭。有两个哥们一直建议我来郑州发展,确实也见识到了那种灯红柳绿,但也有哥们说要选择适合自己 的,他说上半年大概也就赚五万块钱,年底了行情好了一些赚了二十来万,但是那些钱都是“跪下去”赚的,也很不容易。整体来讲见见面还是挺好的,但应该不会改变我的初衷,我觉得在HPU挺好的,选好适合自己的才是重要的,不能太迷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