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经过几十年几百年上千年的沉淀,一路走来可谓复杂而又简单,复杂的是他与周边所处的各种不同的环境物质接触后发生了物理和化学的作用,这种变化是自然的和谐的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简单的是古瓷一路走来不管经历了怎样的变化都形成了古瓷的共性老化特征--老光特征。
古瓷的变化在我们肉眼能看到的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古瓷釉面分子收缩吐纳运动形成的独有的皮壳,新仿瓷器没有经过足够时间的洗礼是没有皮壳的;另外一种是古瓷釉面与周边吸附杂质形成的包浆(以后文章中会谈及)。世间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做着运动,而古瓷釉面分子也在他的时代里做着运动,在长时间的作用下釉面分子间距收缩的越紧密致使古瓷釉面形成了漂亮的皮囊,我们称之为“皮壳”,有一句行话叫买古瓷就买他的皮壳,皮壳整体看起来珠光宝气的。古瓷的皮壳横向面收缩(毛孔越来越小,越来越深,越来越亮,越来越紧),纵向面下沉,深入胎骨,所以古瓷的青花有立体感,新仿瓷器的釉面只有平面感。
再细致的看就看古瓷的老化特征--看点光,把肉眼能看到的最直接的不需要借助放大镜就能观察的出的一点点反射光圈成一个个圆,就在这么小的范围内看点光,看一点老光是聚光的、坚挺的、内敛的、莹润的和有厚度感的。而新仿瓷器的点光看一点光是干的、散的和薄的,不莹润不细腻不坚挺是因为新仿瓷器釉面分子间没有经过时间的洗礼没有形成漂亮的皮壳。
看古瓷先看釉面,看釉面先看古瓷老化特征--看老光,老光的种类有五种,是哪五种呢?一是玻璃光,二是中性光,三是哑光,四是中性偏玻璃光,五是中性偏哑光。其中古瓷老光的玻璃光最容易看,古瓷釉面冰种玻璃光的皮壳最漂亮,因为相对开门的保存较好的古瓷釉面分子经过很长时间的收缩吐纳运动才会形成玻璃质感强的釉面皮壳,明中早期以上才会形成冰种玻璃光的。古瓷皮壳的老光中性光和中性偏玻璃光看起来比较莹润细腻聚光度强,多见于清三代以前的古瓷釉面老光。而古瓷皮壳的老光中性偏哑光和哑光多见于清三代以后的,此类老光特征是古瓷釉面多有凸凹不平的像针尖一样的猪毛孔明显自然密集成一个个面,点光看起来也是坚挺的水润的和有厚度感的,由于时间短的原因使古瓷釉面分子间没有得到充分的收缩运动,从而形成了古瓷釉面颗粒状感的皮壳,以民国古瓷为多见,民国距离现代也就50年的光景,不要小瞧这50年,古瓷老光鉴定以民国为底线,古瓷的皮壳老光度强于民国的则为老,达不到民国古瓷老光标准的则为新。
下面让我们以图说话,请欣赏我附上的新老对比图,谢谢您的随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