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豆豆 家庭教育工作者,生涯规划师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小别离》,受到了很多家长和朋友的关注,这部电视剧是围绕中学生出国的事情展开,讲述了三个不同家庭面对孩子升学、留学、青春期的故事。
先来简单介绍一下这三个家庭的背景:
1号家庭:琴琴家
出租车司机金志明和社区医生吴佳妮是一对夫妻,他们是社会中收入普通的老百姓。女儿琴琴学习成绩一直很好。本来打算孩子考取国内重点高中,但是因为妈妈佳妮看到其他家要把孩子送出国,不希望女儿长大了过普通的日子,于是也开始寻思把女儿送出国读高中。因为学费不够,她尝试各种办法,因此也和老公产生了一系列的矛盾……
2号家庭:朵朵家
眼科医生方圆和名企高管董文洁是一对夫妻,女儿朵朵活泼、开朗,喜欢写小说,就是成绩忽上忽下不稳定,让爸爸妈妈一直担心,妈妈文洁舍不得把孩子送去国外,为了让孩子上国内的重点中学,给孩子报了各种补习班;爸爸心疼女儿学习压力大,也希望孩子有更多的选择,于是和女儿开始了出国备考之路……
3号家庭:小宇家
小宇的爸爸是企业老板,妈妈去世早,爸爸娶了一位和自己年龄相差20几岁的妻子蒂娜,他们组成了重组家庭。小宇学习上一直马马虎虎,爸爸觉得小宇在国内考试上没有优势,希望把孩子送到国外学习锻炼,所以不惜花费巨大,努力把孩子送到国外的学校……
像剧中的每个家长一样,现实中的我们也很担心,甚至比电视剧中的家长更焦虑,于是身边很多朋友开始讨论起了“孩子未来是否要出国”,“中学出国是否过早”等话题。其实,我们该考虑的不仅仅是和孩子别离,应该先和我们旧的教育观念别离,当我们不再焦虑,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1.“学习不好”=“这辈子完了”
每次孩子不学习,或者成绩不好,家长都开始着急、焦虑。那么为什么我们会担心呢?原因就是我们像朵朵妈妈一样有这样一个逻辑:你今天要是进不了前一百,你就进不了重点高中,你进不了重点高中,你就进不了重点大学,你进不了重点大学,你等于是这辈子完了。
看看我们身边的人,我相信,你总能找到以前在校学习成绩一般,甚至是不太好的,现在这辈子没有完,相反,有很多人还过着不错的生活。那么为什么我们有这样的认识?因为这是我们把一种可能性放大或者以前我们的父母就是这样告诉我们的,于是我们开始不断重复和强化这个逻辑,最终把“学习不好=这辈子完了”强调给自己,传递给孩子。
这个逻辑不是一点儿没有道理,但是是不是完全成立呢?我承认学习好,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成绩好,对孩子能进入好的高中、大学有帮助,未来在一个好的学校,孩子能获得更多的视野和见识,但是这不代表,成绩不好就不能获得幸福、成功的人生。何况,现在孩子的发展也越来越多元化,琴琴可以考入好大学,朵朵可以写小说,小宇可以打架子鼓……
当我们一直强化这个观念,除了让我们更焦虑,也会让孩子更恐惧,因为恐惧而努力学习的孩子可能一时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但是当孩子无法释放这样“如果成绩不好,一辈子就完了”的压力,就会出现剧中朵朵的呐喊:我在你们眼里,就是个分数机器!
2.父母都是为了你好,你要听我们的
剧中佳妮怕女儿琴琴未来像自己一样普通辛苦,文洁怕女儿朵朵不像自己那么独立要强,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口口声声说“我都是为了你好,你要听我的话”,有时候就是家长过度把自己的需求强加在孩子身上了。
佳妮因为对自己的日子不满意,就寄托孩子日后飞黄腾达,盼望女儿出国镀金,不重视女儿自己的顾虑;文洁因为自己爸爸妈妈去世早,女儿是自己唯一有血缘的亲人,就一直希望孩子留在身边,不想让女儿过早离开自己,不考虑女儿的想法,这都是妈妈没有分清自己的需求和孩子的需求。
很多时候我们都把自己的个人体验奉为真理,尤其是父母,觉得都是为了孩子好,觉得自己考虑得长远,其实,不是因为我们考虑得长远,是因为我们体验得有限,家长觉得就是孩子不懂,要替孩子做决定,但是中学阶段的孩子往往都有自己的判断,比如琴琴认为:是否出国不重要,就希望爸妈不要为自己的事情吵架;朵朵觉得出国也没有那么可怕,自己可以独立。当我们把自己奉为真理的观念卸下,听听孩子的想法,会发现孩子也不是没有思考,而当我们选择倾听和尊重孩子的想法,也更容易激发孩子独立判断和主动行动的能力,最重要的教给孩子一生都需要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别人父母能给的,我“砸锅卖铁”也要给
剧中妈妈佳妮,非常看重女儿的发展,觉得别人的父母能送孩子出国,自己经济条件不允许的话,以后就被会孩子抱怨和埋怨。试问,孩子会不会这样想呢?回想我们小时候,父母也没有满足我们的所有愿望,我们长大后是否一直抱着埋怨和悔恨的心态呢?再说,即使是经济条件特别好的家庭,也不可能满足孩子一切要求,剧中小宇家是富有的,但是小宇从小缺少母亲的陪伴,爸爸又能拿什么去弥补呢?恐怕再多的钱也不能。
小到家庭,大到社会,资源总是有限的,每个家庭都要学会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分配,再有钱的家庭也是。接纳自己的家庭不能满足孩子所有的愿望,先从接纳自己开始,你已经在你的能力范围内给孩子最好的,不能提供的,给孩子支持,让他自己去实现就好,如果像琴琴这样的家庭,所谓的砸锅卖铁超出家庭支付能力让孩子出国,孩子未来有了好的发展可能皆大欢喜,但是如果孩子回来后,发现现在的海归那么多,自己的发展并不那么顺利,孩子承受的愧疚和压力,父母是否有想过?如果孩子真的想出国,未来上了大学,可以通过交换生、申请奖学金、在国外读研究生等多种方式实现。当你不会天天拿别人家的孩子和你的孩子比较,你的孩子也不会天天拿别人家的父母和你比较。
4.成绩好就奖励,成绩不好就惩罚
我中学的时候成绩还可以,初中三年,年级排名一般前十名左右,有一次我考得不好,数学出了问题,老师问我:你父母有没有说你啊?我说:没有,爸妈有安慰我。有的时候,我考得比较好,会在前五名,老师问我:你父母有没有奖励你啊?我说:没有。当时心里想,好的成绩已经是对我的奖励了。
父母一直用物质奖励激励孩子努力学习考取好成绩,会容易让孩子体验不到学习本身带来的乐趣,其实好成绩本身就是对孩子付出的奖励,比如朵朵为自己出国准备期间,托福取得了好成绩,妈妈问朵朵要什么奖励,朵朵说:不用奖励,我再接再厉!
当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孩子自己也会不高兴,如果我们还用各种方式惩罚孩子,加上孩子处于敏感脆弱的阶段,很容易发生像剧中朵朵一样,被压得喘不过气,自己出去走走,最后迷路,深夜回家的危险情况。
真正能做到成绩不好没有惩罚,成绩好没有奖励的父母,首先是要相信孩子本身是有进取心和自尊心的。当然,孩子如果有进步的时候,父母可以鼓励和肯定,每个孩子都会享受付出有好的结果,那时候我们可以全家去外出美餐一顿,那个不完全算奖励,更应该叫做庆祝。
5.如果不是为了孩子,我早就和你离婚了
《小别离》剧中主要讲述的是家庭中家长和孩子的关系,不知道我们有没有注意到,其实孩子出现思想波动的时候,大多数都是因为父母关系出了问题。
小宇和爸爸的矛盾,很多时候是因为孩子对于妈妈的想念,爸爸娶了其他女人,更是让孩子觉得那是爸爸对自己妈妈的遗忘。
朵朵因为妈妈、爸爸教育观念的不一致,经常会犹豫不定,一会儿和爸爸生气,一会儿和妈妈争吵。
而琴琴在学习上,本身很自律,最让她无法集中精力学习的就是爸爸妈妈因为自己的事情,意见不合吵架,甚至爸爸离家出走。
在家庭中,请把夫妻关系放在第一位,亲子关系放第二位,夫妻关系是基础,当基础打好了,就相当于给孩子的性格涂上了安全、快乐的底色,那么后续有学习上的波动,都是阶段性的,所以说给孩子最好的爱,就是父母相爱。但是如果一直把亲子关系放在第一,甚至说出“如果不是为了孩子,我早就和你离婚了”,或者向孩子控诉对另外一半的否定、不满,这就是对孩子自我认同感、安全感的打击。当孩子总担心爸爸不回家,担心爸妈总吵架,那么他的性格上就涂上了阴沉的颜色,这是通过多少个100分都弥补不回来的。
6.教育孩子,父母“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
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父母的观念完全一致的可能性很小,因为即使婚前我们再了解对方,因为成长经历不同、男女思考方式不同,我们都会在孩子教育问题上有不同的想法,其实教育观念有不同是很正常的,但是请不要再用“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的方式去面对孩子了。
经常会看到,有的爸爸对孩子说“这件事不要告诉妈妈!”,有的妈妈对孩子说“爸爸要是知道你的成绩,肯定生气!”……父母之间不同的教育态度,我们不去沟通,而是让孩子去面对不同的观念,当孩子小,还没有客观分析的能力时,孩子就觉得这件事好坏、严重程度没有标准,是因人而定的。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意见不一致,请父母先坐下来沟通清楚,不要让孩子混淆不清,更不要因为父母观念不一致,让孩子加入你们的战争,问孩子“你要听谁的?”、“你要跟谁过?”孩子是很会察言观色的,结果如果孩子不喜欢妈妈的教育方式,就会和爸爸站一队;如果不喜欢爸爸的教育方式,就会和妈妈一伙儿。当我们用这样的姿态面对孩子,孩子也会用“一半红脸,一半白脸”面对我们。
看到《小别离》剧中三组家庭中爸妈为孩子的操心和辛苦,的确会感叹道“可怜天下父母心”,但是我最希望别离的是“父母牺牲式的付出,孩子回报式的服从”,如果我们一直是这样的家庭模式,那么我们对孩子的牵挂,不是一条让孩子温暖的围巾,更像是让孩子束缚的枷锁。
当我和很多成年人谈起他们的父母,大家都很感激自己的父母,有些会说:我要努力,要不对不起爸妈的辛苦;我要过节回家,要不家人会不高兴;我要赶紧成家,要不我父母又该催了……当我问他们最希望和父母说的三个字,朋友说:辛苦了!我希望我们不再做焦虑的父母,不苛责自己,学会滋养自己;孩子也能从沉重的学习观念中解脱出来,学会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和努力。我希望当我们的孩子那一代人长大的时候,他们最想对父母说的三个字除了“辛苦了”,更多的是“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