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上的历史之谜1】(高了高原创文章)
想想就兴奋。大约公元前989年,我威武雄壮的大周天子——周穆王,就可能到过哈萨克斯坦、里海,甚至地中海、波兰!
好激动啊。但,这是真的吗?
借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的热乎劲儿,咱也聊聊这事儿。
周穆王是西周第5位君主,生于公元前1054年。这货大器晚成,50多岁才继位,可人家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活了105岁,天子一干50多年。所以说,一个人要想有点成就,活得长很关键。
西晋时期(那时候就很重视考古发掘了,别以为考古是今天才有的事儿),人们在战国古墓中发现了一本竹简,名叫《穆天子传》,仔细一看,哇呀呀,好多精彩的故事,都是关于周穆王的。
《穆天子传》说,周穆王继位后,军事上比较嘚瑟,把西边几个少数民族都给打趴下了,西行的通道被打开,天子于是对臣子们说:“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周穆王十三年(约前989年),他精挑细选了7员猛将,精工打造了8架大车,带了大批随从,开始了“欧亚自驾游”之旅。
一不小心,他就成了“古丝绸之路”的奠基人。西汉张骞出使西域,算是真正把“丝绸之路”这事儿给敲定下来了——有了路线图。比较而言,张骞的故事更靠谱;可如果没有“周天子西游”的传说,一路向西、迷迷瞪瞪往前走,谁也不敢那么大胆是不?
毕竟周天子西游,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美好的传说,重点两方面:第一,西方有宝石(著名的“和田玉”啊);第二,西方有美女……
这给大家种下了美好的种子。周穆王的后代们,至少觉得往西方去,会有美好的事情发生。否则,没地图、没导航、没GPS的,谁敢去啊?
宝石咱就不说了,周穆王肯定到过新疆,带回很多玉石,这一点史学界并无争议。有争议的是位美女——西王母。
我们现在都知道“王母娘娘”,她的原始出处,就在这儿。
《穆天子传》记载,周天子从今天的西安出发,跋山涉水,万里迢迢,越漳水,翻燕然之山、积石山、昆仑之丘、群玉山,千辛万苦,终于抵达了“西王母之邦”,和西王母宴饮作乐……
严重违法“八项规定”啊。公款旅游也就罢了,还和美女……
西王母是当时的一个部落首领。女性担任首领,说明这个部落还处于母系社会的体系之中。一个尚处于母系氏族,一个已是“封土建邦”的国家,周穆王这次访问,相当“穿越”。
可这不影响他们纯真的友情。周穆王与西王母互赠礼品、宴饮唱和,乐而忘返(美女的魅力有多大!),最后,还在一个名叫“瑶池”的地方,宴请西王母,作为回报。
来而不往非礼也。美女对周天子也是念念不忘,史料载,4年之后(周穆王十七年),西王母回访,入周朝见,周天子赐居昭宫——待遇不低呀!
西王母统治的邦国,经专家考证,位置大约在今天的新疆和田以东或塔里木盆地一带。西王母看来也确有其人。不过,在先秦古书中,她还被描绘成一个怪物;到了晚一点的《穆天子传》(可能成书于战国时期),西王母便摇身一变,成了绝色美女(请问这是《画皮》的源头吗?)。
这种变化,恰恰说明一点:越是缺乏交流,越会互相妖魔化;就好比闭关锁国的大清,把外国人描述为“红发碧眼的魔鬼”。一旦开始了接触,就容易消除隔阂,甚至互相美化。
有些专家根据书中描绘,对地理位置进行考证,认为周穆王越过了今天的新疆,进入中亚、西亚,经里海、地中海,最远到达了今天的波兰。
我的天!说实话,3000年前的人,即便一支部队,想跨越这么长的距离,可能性也极小。别的不说,给养怎么办?无法补充给养,就只能攻城略地、抢夺粮食,得有多强的战斗力才能横扫欧洲?蒙古铁骑也不过如此吧?
值得采信的是郭沫若在《中国史稿》中的观点:周穆王“去是走(新疆)天山南路,归时走天山北路,和后来通西域的路线是大体上一致的”。这位周天子至少到过新疆和田以西,甚至有可能“越境”访问了今天的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据说行程累计三万五千里)。
至于波兰、地中海、里海等描述,更大的可能是:丝绸之路开辟之后,汉朝人“合理想象”,对《穆天子传》进行了补充和修改。
作为中国第一位对西方进行访问的天子,周穆王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美妙的传说,留下了许多宝玉美人的幻想,这种美好的假设,或许也是后人开创丝绸之路的精神动力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