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晨第三节课我没课,本来正在教室上数学课的张老师领着两个学生来到办公室,老师怒气冲冲,学生哭的眼睛通红。原来是赵宏洋和马子珺数学课打闹,张老师批评他俩,赵宏洋却认为自己没有错,当着张老师的面摔笔,并摔门而出一副要跑的样子,惹张老师大发脾气,把他俩领到办公室来送给我教育,自己回去继续上课。虽然不是自己的课堂上发生的事,可我毕竟是班主任,责无旁贷。于是,我先向他俩了解情况,原来是张老师讲试卷,两人坐在一起听,马子珺游手好闲在赵宏洋的卷子上乱画,两人因此闹起了矛盾,甚至在课堂上打起架来。结合张老师刚才的简要叙述,我已经大致了解了情况,不同的一点是赵宏洋解释说他摔门而去,只是想去上厕。事情本身似乎是马子珺错在先,可赵宏洋觉得自己很委屈,因为张老师重点批评的是他。孩子这时候正情绪激动,我知道任何说教都是不管用的。于是我岔开话题,先给孩子讲了一下什么是费斯汀格法则。然后让他自己分析:这节课出现这样师生对立的糟糕情况,哪些是事情本身造成的?哪些是他的坏情绪造成的?他最终自己认识到事情本身是马子珺的错,这只占10%,但真正让张老师大发脾气的是他摔笔摔门的行为,导致事情恶化90%的因素在此。我又问他:“那你知道这件事该怎么解决了吗?”“我跟张老师道歉。”“道歉的时候要跟张老师说清楚自己错在哪了,才能显得更真诚。”看到孩子的情绪渐渐恢复了平稳,我换了跟他聊天的口吻问道:“你爸爸妈妈吵过架吗?”他点点头。我又问:“你记得他们是为哪些事情吵吗?”他摇摇头说:“不记得了。”于是我告诉他之所以不记得,是因为那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之所以能吵起架来,肯定是因为爸爸或妈妈中有一方或者双方都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和今天的事情一样,如果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双方就不会吵起来。我没有进一步的批评教育他,而是跟他说回去把今天王老师讲的这个费斯汀格法则跟爸爸妈妈也讲一讲。孩子显然是接受了我的建议,笑着点了点头。
面对孩子的违纪行为,老师当然会生气,但是严厉的批评有时能收到暂时的压制效果,但有时候却只能适得其反激化矛盾。这种时候老师一定要保持冷静,在自己可控制的范围内,将矛盾化解到最轻微的程度,且不可冲动行事。在不理智的时候人往往会做出错误的决定。不如先冷处理,等双方情绪平静以后,再慢慢引导教育,让孩子主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样的教育效果应该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