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那么一篇充满火药味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
这一次的题目是《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文章大致说,摩拜单车的创始人胡玮炜成功套现15亿,你看同样是80后人家已经是亿万富翁了,再看看你呢,还在为着一份寒酸的工作朝九晚五。
然后,里面有一句话:“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从来都不会打招呼。”
我记得上个月刷屏的一篇文章是《90后干掉80后的时候,从来不会打招呼》,也是相似的逻辑,相似的语气;
再往前,前央视主持人张泉灵有篇演讲被热传,名字叫《时代抛弃你时,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
看来,有毒的鸡汤都喜欢拿打招呼说事儿,同一种配方,熟悉的味道。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常常听到有些家长数落自己小孩:“你看人家隔壁小明,一样上学人家考上了XX大学,你都被人甩出三里地了!”
没成想长大后,一个个八竿子打不着的所谓“青年导师”到处贩卖焦虑,恨不得天天趴你耳边嚷嚷:“你的同龄人已经赚了多少亿走上人生巅峰,而你还在这里搬砖。”
老实说,我不太明白这种文章的逻辑与价值何在。
稍微动点脑子的人都明白,拿个例来讲道理无异于耍流氓。
村上春树谈到自己的作家生涯时曾写道,人生而不平等,此乃不刊之论。
每个人拥有的天赋、资源、性格各不相同,有人聪明绝顶,有人天生愚笨,有人含着金钥匙出生,有人一辈子走不出大山。
拿一个成功的胡玮炜来盲目鼓吹某种成功的标准,而忽略创业成功本是概率极小的事件,用类似个案来挑动本已不易的年轻人,如果不是愚蠢那就是哗众取宠的坏。
骆宾王7岁写《咏鹅》,莫扎特8岁作神曲,霍去病18岁当将军,扎克伯格30出头身价千亿——拿胡玮炜做例子,你还不如拿这几个人更好,他们岂止是不打招呼,他们还会回头朝你翻个白眼呢。
2
文章里有几句很扎眼,也很容易刺激到读者的话:
做公务员的同学,有人已经做到正处。经商的同学,创业公司做到了数千万营收的体量。那些日复一日上班的同学,也有人成了世界500强企业里的中层。混得差的,也有人在毫不知名的小公司里,拿三四千块的月薪。
我讨厌这种文章的另一个原因是,它们总是在贩卖焦虑,用简单划一的标准来定义别人的人生,给这个本已浮躁和不安的社会不断制造恐慌。
什么时候,这个社会评价成功的标准成了赚钱的多少、官位的高低?什么时候鼓吹年轻人“千万不要不爱钱”变得大行其道?
这个世界上有无数条路,无数种人。有的人梦想成为亿万富翁叱咤商海,有的人喜欢投身科研为推动人类进步添砖加瓦,也有的人无甚追求,就喜欢平平淡淡安安稳稳的生活。
罗素说,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
这个时代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命运,也有各自不同的幸福与烦恼。
不知道作者哪来的勇气替别人说,“你正在被同龄人抛弃”。
这种单一苍白的价值观对年轻人才是危险的。评价成功的标准越单一,给年轻人带来的扭曲越大。
3
文章里还有一段话,是这样评判人群中占绝大多数的普通人的:
要么在北上广的写字楼里,刚刚成为一个总监,小腹上长出赘肉,每月因为房贷不敢辞职。要么在三四线城市里,过着平淡,却一眼可以看到未来的日子。
很明显,无论在大城市里勤勤恳恳工作还房贷,还是在小城市平淡安稳地生活,在作者眼里都成了平庸和失败的象征。
不明白踏踏实实工作养家糊口怎么成了一件难以启齿的事?看似潇洒却盲目地学别人辞职创业,难道不是没责任的表现么?
大概有人会说,其实大多数人也想成为有钱人,只是他们做不到罢了。
也许是事实,但另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是,这个世界上爱因斯坦、马云、比尔盖茨本来就注定是少数。
一个心智成熟的成年人,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是件很难的事情么?
倘若羡慕别人创业成功或者官场得意,自己又有别人那种意志和决心,那么努力去尝试未尝不可;倘若超出自己能力之外,努力过但没有成功,那也不必过分纠结。
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以积极的心态生活,做一个对家庭对社会有益的人,有所追求有所期待,那么没有谁可以随随便便抛弃你。
也从来没有所谓成功的标准,如果有,也许只有一个——
以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