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最近写的文章都和生活琐事相关,不是和老公吵架了,就是和妈妈闹别扭了,不得不重新审视一下自己,怎么就变成了家长里短的人,当然不是说这样不好,而是和我的理想有出入,然后我想,因为我刚生了孩子,一直在家带孩子,足不出户的,社交也减少了,想当然的就会把视线集中在家庭里,因为没有机会接触外界呀。这是一个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把这一切归咎于看孩子。
我现在过着每日在家不是看孩子,就是看手机的日子,过的真是颓废啊,虽然离回职场还有个把个月的时间,但是完全没在在意这件事情,如果可以好好利用起来,还能充个电不好吗?可又会觉得,何必把自己逼得这么紧呢。
我发现原来我是那种,如果有班上,生活就会很规律的人,朝九晚五,反而很上进,可以很努力的边上班边学习。但是一旦我辞职变成自由身,所有一切为了变成自由身而设定的目标全都化为虚无,马上过起了一天只吃一顿饭,恨不得睡在电脑前面的日子。我把这归罪于没有自制力,没人约束自己,马上就会放松要求。
有一天我想上厕所,但是手机没电了,因为习惯了上厕所时必须得看点什么不然上不了的坏习惯,我不得不去随便拿了一本以前看了一半的书,然后令我惊奇的是,上完了厕所,我居然还想继续看书,而且感觉看的津津有味,然后我幡然醒悟,谁说必须要出门才能拓宽眼界和思路,看书也可以的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嘛。但是生活不是电影,怎么可能突然扔掉手机,开始爱上看书,就此展开开挂人生。
于是我百度了一下为什么玩了手机之后,就不想看书呢?总体来讲是多巴胺在作祟,能让人感到精神愉悦,幸福的感觉,就是因为人体在分泌多巴胺,也就是所谓的新鲜感。手机就能够做到让人时刻感觉到新鲜,什么新闻呀,聊天软件呀,游戏呀等等,这会让人一直处在兴奋的状态。
而读书获取的知识也可以分泌多巴胺,只是没有手机给的速度快,需要长时间的累计,集中精力去阅读才能感受到,这就像是习惯了喝加糖加奶的咖啡之后,怎么受得了清咖的苦,健身亦是如此,需要经过时间才能看得到结果,这种刺激感是无法马上体会到的,自然而然就会倾向于利用手机来高效率的获取。
就像我总是忍不住想打开电脑,打开其实并不怎么想玩的游戏,或者对着游戏目录挑来挑去,也挑不出一个想玩的,而我还有一书柜的书等着我去阅读。
采铜说过,我们要做那些半衰期长的事情,而不是短半衰期的事情。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只关注到一件事情在发生时带来的即刻好处,而忽略了这一好处是否可以持续下去,是否能产生长期效果,也就是说忽略了收益的半衰期的长短。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收到快递的那一刻是心情愉悦的,拆开快递的幸福感简直爆棚到顶点,但是一旦这个物品从快递变成了家里的一份子之后,这份喜悦就已经荡然无存了。
网络成瘾大概可以形容我们这一代人,想要彻底摆脱谈何容易,只能是通过不断的努力去改变已知的现状,做正确的事情,而不是容易的事情,容易获得的也容易失去,每天朝前走一点点总好过停留在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