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处境,对于我们父母那辈,总是很艰难。
在爷辈的年代,吃穿是最大的问题,忙着做活、种庄稼。由于每家分到的荒地很多,要求都种上粮食,人不够,活做不完,家中就会不断的生孩子,增加劳动力。在农村,一个家有五六七八九个孩子也是非常常见的,如此,可想而知,在连饭都吃不饱的时代,读书不是一种奢侈,就是一种浪费。于是,家中的孩子一般读到小学或初中,然后辍学。随即,家里的兄长帮忙种粮食,小一点的妹妹就上山割草喂猪,然后为全家人做饭。年复一年,直到他们长到十七八岁,有的已经生儿育女,有的还没有结婚,但那时的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逃离农村 ,去城市发展。农村太苦,苦到什么程度,都是我们这个时代不能感同身受的,没有纸巾,上完厕所,是要用竹子砍成片,来进行清洁;路上本没有路,都是人走出来的,担十几旦粮食翻过几匹大山走上几天的路,去镇上卖钱;家里的劳动力都在外打拼,爷辈就得在家里完成10个人的农活,常常因为做不完,偷偷在家里吃了饭从窗户跑走,因为生产大队的人会来你家捉你种庄稼……这些我听起来感觉像笑话的事情都是真的,这些笑意背后的心酸也是我们想象不出来的……还有许多的许多的难以想象处境,都是我父母的那个年代所经历的,许多人背井离乡,去别地另谋发展,只是想为了更好的生活。
在二十多年的城市里,许多的行业都在起步,父母那辈来到这陌生的城市,兜里就揣着几十块钱,开始了他们各自的打拼,修自行车,送啤酒,理发洗头,开饭店……什么行业都干过,什么苦也都吃过。也正是如此,那个时代的他们,淳淳朴朴,吃苦耐劳,没有多少文化也可以在举目无亲的城市站稳扎根。后来,二十多年后的今天,高楼大厦、水泥森林,时代发展的很快,我很骄傲中国有这样的发展。但隐隐让他们不安的事情,也渐渐明了……
他们没什么文化,靠着自己的吃苦耐劳,社会经验走到现在,而现在要生存,只有这些是不够的,特别是对于他们已经人到中年的长辈来说,活到老学到老?学什么,技术的东西已逐步机械化,知识的东西,还能指望他们可以实时掌控吗?各行各业因为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对人员大量缩减,生意难做,行业不景气,这是这些年听到的最多的话。转行,难转,赚钱,难赚。权衡在一家老小的花费用度,他们的艰难,委屈,心酸常常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我时常苦恼,但也觉无能为力,想做什么,却好像什么也做不了。
我敬爱的我的父辈母辈,虽然他们有时的思想总是与我的观念相冲,矛盾也是时常发生。但细细想来,当时在意的也不过是口头上的胜利,很多事情是不需要图个结果,没必要也没意义……
我还没有长大,还是一个半生不熟的愣头青,还会任性和冲动,包容和坚强是我还需苦修的成长。
谨此·警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