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茶馆》有感
我喜欢看有年代感的小说,因为那些反映的是最真实的社会本质,所以我敬佩鲁迅、老舍、沈从文等的这些大家;我也喜欢看有年代感的电影,因为透过不是很清晰的画质或是黑白的画面,才能给我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虽然不处于那个时代,却能感受那个时代的呼吸和痛痒。
对于耳熟能详的《茶馆》,我至今才看,倍感惭愧;但是我又为自己能再次真真正正地静下来看并且走入影片,而感到一丝慰藉。纵观短暂的两个小时,《茶馆》演绎了戊戌变法、军阀混战和新中国成立前夕三个时代近半个世纪的社会风云变化,在这个汇聚了三教九流的一个小小的茶馆,揭示了属于那个社会的病症——腐朽、衰败、没落、狐假虎威以至于各种不堪之词。
不知大家是否和我一样,这部影片带给我的除了有心酸、心塞还有愤怒,愤怒那当了一辈子顺民的茶馆掌柜王利发,愤怒那鞍前马后的姿态,愤怒他屈膝弯腰的讨好。正如他自己所说,见着谁他都鞠躬、请安、作揖,纵然是为了有一条生路,为妻儿博一口饭吃,可是还是可鄙的。也许我不处于那个时代,我不理解那个时代的心酸,但是这仍不能改变我不喜王利发身前的这种做法。可是自己又不得不反思,倘若在当时,也许也会是其中一员,这也就是现如今常说的“我终将成为自己讨厌的那种人”,很无奈也很现实。
没错,从另一个方面来看,王利发是一个不错的生意人,他很精明,懂为人处世,又善于应酬,毕生致力于将这个从他父亲手里接手的裕泰茶馆发扬光大,使之成为老字号。他有雄心也有壮志,他懂变通也会改革,不论在当时还是当今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可是即便如此,在当时的那种社会形态下,他的命运仍然是值得唏嘘的,社会的不容,变革的不容,讨好之人的不容,最终使他成为改革中的一块垫脚石,成为当时社会的一个祭品。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然而在愤怒的同时,也积满了属于他的太多感叹。影片中最后十五分钟的三人对话,看来真有一种肝肠寸断的感觉。尤其是在最后一起“出殡”的常四爷和秦二爷离去后,王利发要哭不哭的表情和落寞的背影,不得不让人印象深刻,那复杂的表情中写满了一个两鬓斑白的老人大半辈子积攒的心酸,对茶馆的不舍,对父亲、子女的愧疚和对自己的悔恨,以及对这个人吃人社会的失望,末了,颤抖地拿起裤腰带悬梁自尽。
这里没有以喜写悲,却足以感受到了一种悲到绝望的感觉,感谢于是之先生精湛的演技可以让我们更好得对这个人物进行体会。
影片中另一位让我印象深刻乃至想好好夸耀一番的就是常四爷了。我喜欢他的性格——刚正直爽、不服软、敢作敢当、打抱不平、有善心,从来都是不讳言自己的不满。虽然说这样的人很容易吃亏,为人太直,我也知道世人多喜欢察言观色、八面玲珑之人,而我却不喜,就是觉得这样的人不如刚正直爽的人来的爽快。常四爷他行得正坐得直,即使面对抓他的特务,他也没有丝毫畏惧,更不会像胆小怕事的松二爷那样装孙子求人,而是坦然面对,即便自己受到威胁,也要说出实话——大清国要完,确实,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腐败没落,到处都是洋军、日本人的走狗,还有一大群不明是非的警察、特务,在茶馆坦然做起非法勾当的刘麻子和发散着猥琐嘴脸气质的清官太监,清政府要亡这是必然现象。
常四爷是个有强烈爱国心的人,茶馆里到处贴着“莫谈国事”的大字,可是常四爷仍然要谈国事,他希望国人能够清醒,不要再萎靡不振,他痛恨、鄙夷那些吃洋饭、讲洋话的洋人,一心为了中国的前程,可是最后呢,结局呢,给他带来的又是什么?除了无尽的绝望,还有什么?乃至于从心底呐喊出“我爱咱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这样的一把辛酸泪,这样的国人,不得不让人肃然起敬。
我爱咱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应该警醒、深思。《茶馆》揭露的是旧中国社会腐朽的本质,也给我们每个人带来了心灵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