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4我在悦读】何初见
【书名】《文艺复兴是什么》
【作者】盐野七生
【篇目】罗马篇
文艺复兴的中心从佛罗伦萨转到罗马,是在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的大概30年时间内。这段时间里,莱昂纳多、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都生活在罗马。
有时候,几个人就能撑起一段历史。就像文艺复兴时期的罗马,其实就是因为在这段历史中,有上述三位伟大的艺术家,以及还有给这些艺术家提供创作条件和支持的历代罗马教皇。
而关于米开朗基罗的几个故事,可以让我们滴水见海,见证罗马的那段文艺复兴历史。
01.如果你的才华足够,任性一些又何妨
米开朗基罗从33岁开始在西斯廷礼拜堂天花板上开始进行《创世记》的壁画创作,并用三年的时间完成了这份精彩绝伦的作品。
米开朗基罗的艺术成就之高难以描述。而我这里要说的是米开朗基罗的性格,也许是因为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艺术创作中,他在为人行事方面比较率性,性格甚至可以说有点暴躁。在他在西斯廷礼拜堂进行创作期间,罗马的教皇是朱利奥二世,这位教皇的教养与他在发现年轻艺术家方面的智慧相比,不能说天壤之别吧,但是也是差距非常之大的。
朱利奥二世对年轻艺术家非常推崇尊敬,比如与拉斐尔之间的关系就很好。但是,他与米开朗基罗之间的冲突却不断。
有一次,教皇来到西斯廷教堂,看到正在进行天花板壁画创作的米开朗基罗,便问道:“什么时候完成?”米开朗基罗手都没有停下,硬生生地扔下一句“完成的时候”就算为回答了。
教皇对其也无可奈何,在米开朗基罗创作需要的时候依然会提供支持,并且依然会委托其进行大量重要的艺术创作。
这种纯以艺术相交的关系令人感到很有趣。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原因有很多种,性格相投最为常见。但是这种因为对艺术的尊重而形成长久合作的相处模式更让人感动。
朱利奥二世不一定是一个好教皇,米开朗基罗也可能不是一个容易相处的好朋友,但是,在艺术面前,他们抛弃世俗成见,结成艺术复兴同盟,成就了一段佳话。
02.生命是不是累赘,就看你如何进行填充
米开朗基罗很长寿,活到了89岁。他的长寿为人类留下了一个又一个艺术精品。在他艺术创作的生涯中,他经历了一个个教皇时代,接受一个个教皇的委托,完成了一个个的艺术创作。
30多岁的米开朗基罗在西斯廷礼拜堂内的天花板上创作了《创世记》。在他60岁的时候,法尔内塞教皇委托他在西斯廷礼拜堂内唯一一面还没有画作的墙上开始《最后的审判》的壁画创作,他用了六年的时间完成了这幅壁画。
到米开朗基罗86岁的时候,教皇庇护四世又委托他开始建造“天使和殉道者圣母玛利亚教堂”。这座教堂呈横十字形,正面半圆形,保留了原址上的戴克里先皇帝大浴场中央部分的原样。这座教堂成为文艺复兴和古罗马融合的象征。三年后,米开朗基罗去世。
对米开朗基罗来说,生命就是用来创作的载体,而且随着年岁的增长,经验和智慧的增加,他的创作迈入一个又一个高峰,生命的最后,也是他的艺术顶峰。
人生可长可短,而人生的价值全在我们赋予生命中的作为。
文艺复兴的历史有多就久,其实就是生活在其中的艺术家的生命有多长。长寿的米开朗基罗,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精彩艺术。
03. “太好了,他死了”
20世纪的马克·吐温曾写过一篇游罗马的印象记,他用幽默的笔触写道:“今晨心情极好,因为昨天得知米开朗基罗死了。”
500多年后,同样在文化艺术史上具有浓重笔墨的马克·吐温置身罗马城中,发出这样的感慨,大概是因为他到处都能感受到米开朗基罗的气息吧。
一个优秀的人对另一个优秀的人的最大赞誉,大概就是这句“太好了,他死了”吧。不同于“既生瑜何生亮”的嫉妒和愤恨,马克·吐温是深深地为这位500多年前的艺术大师的创作所震撼,并赞誉其举世无双的才华。
赞誉分很多种,我们成不了独一无二的存在,但至少,我们应该成就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那就是,尽自己所能,拼尽全力,不留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