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宴,唐肃宗、代宗时期负责国家的财政工作。在764年,任职御史大夫,专领东都、河南、江淮。山南等道转运租庸盐铁使,全面负责解决棘手的经济问题,特别是粮食和漕运问题。在经过调查的基础上,他根据各地情况,采取措施,打通了江南到长安的通道,使江淮的物资顺利运到京城,解决了关中粮荒,稳定了物价。他的改革扩大了税收,缓解了中央财政困难。
杨炎,唐德宗朝的宰相,负责对赋税制度进行改革。先是将国家赋税与皇帝私产剥离,把由宦官掌控了近20年的国家财政还给财政部门管理。然后,杨炎进一步提议废除租庸调制,实行两税法,创造性地提出“量入为出”的财政概念。使得社会人身依附关系有所减轻,简化了税制,便利了租税增收,增加国家收入。
刘宴和杨炎的改革,对大唐王朝恢复元气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这两个本应惺惺相惜的人却成了敌人。
代宗时期,刘宴任礼部尚书,杨炎还是其属下礼部侍郎,两人关系不好,其中缘故,与元载有关。
元载,原是肃宗管财政的大臣,代宗即位后,帮助代宗废掉了横行霸道的大宦官鱼朝恩,因此得势。他纵容老婆和妻子聚敛财货,卖官鬻爵,凡江淮方面的地方要职,以及京师行政机构的重要官职,都安排他的同党上任。满朝文武,都怕他三分。如李泌这样的大功臣,也因受其妒忌而遭排斥,代宗都回护不了。
杨炎和元载的关系比较亲密,两人是同乡,杨炎被元载提拔,甚至被认为是元载的接班人。元载专权十余提拔年后被赐自尽,杨炎受连累被贬为道州司马。刘宴在审判元载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虽然他秉公执法,杨炎却将自己被贬官的责任算到了刘宴头上。
代宗去世后,李适即位为德宗。由于宰相崔祐甫力荐,杨炎在道州司马这个小官任上直接提拔为宰相,这在历史上是很少见的。
原因是,代宗因宠爱独孤贵妃,曾想废掉太子李适,改立独孤氏的儿子为太子。因遭到元载反对,李适才保住太子之位。李适当了皇帝,对元载感激,一上台,就破格提升了元载的亲信,还为元载平反。
有了实权之后,杨炎就开始处心积虑报复刘宴。
杨炎知道,新皇帝德宗心里有个疙瘩,那就是有流言说刘宴曾经秘密上书说代宗立独孤贵妃为皇后。如果独孤氏被立皇后,她的儿子就成了太子,那皇位就没李适什么事了。杨炎决定利用这一点。
不久,他开始布置心腹,在朝内外散布刘宴曾经参与废掉太子阴谋的谣言,作为铺垫。
当时,朝廷正乱哄哄闹着为德宗寻找生母。安史之乱,德宗与生母分散了,德宗一直记挂于心。有一天,杨炎上朝,刚好遇到寻找皇太后的副使、工部尚书乔琳向德汇报工作进展,德宗听的泪流满面。
杨炎见时机已到,先流下两行泪水,故作忠厚,然后下跪说:“看到陛下一家的事,真是令人感叹万分,靠祖宗保佑,先帝和陛下的关系才没有被贼臣的阴谋所离间,现在有关贼子已经伏法,可是当初参与废掉陛下的刘宴依然还在,我作为宰相,没有让他得到惩罚,真是罪该万死。”
德宗好猜忌,这话正好碰了他的旧伤。他一下子沉默起来,有了怒色。
此时,几个大臣出言力劝德宗不要相信谎言,杨炎的阴谋没得逞。
杨炎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提出建议“尚书省是国家大政的根本,先前设置诸使职,分掉和侵夺了尚书省的权力,现在应该恢复原有制度。”德宗听从了杨炎的建议,命令全国钱粮都交给金库、仓库管理,免除了刘宴转运、租庸、盐铁使等职,分了刘宴的权。
杨炎还不罢休,又在刘宴办理交接手续过程中寻找陷害之机会。他借口说刘宴交接的账目与实物不符,涉嫌贪污之罪,利用德宗对刘宴的愤恨,“贬刘宴为忠州刺史,中官护送”。刘宴被贬到四川了。
到这里杨炎还不满意,他得知庾准往日与刘宴有私仇,就把他提拔为荆南节度使。庾准按照杨炎的意图,诬陷刘宴曾致书给别的大臣,要阴谋作乱。已经对刘宴产生嫌隙的德宗于是遣使将刘宴缢死了。
杨炎依然不放手,又把他的妻子儿子充军岭南。杨炎“诬宴杀之,朝野侧目,天下以为冤”。
按照杨炎的说法,刘宴掌管财务20余年,经手钱财亿万,必有索贿纳贿行为。他派人去抄刘宴的家,满以为可以找到诬陷刘宴的材料,结果抄来抄去,只有“杂书两车,米买数斛”,和家里一些破旧物件。连派去抄家的人都叹服刘宴的清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