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脑子里经常不由自主的就会窜出这句话,“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语出《大学》)。
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大学》
朱子为此作注说:“若此者,知所爱恶矣,而未能尽爱恶之道,盖君子而未仁者也。 ”
以前总觉得朱子拘泥于他自己的一套理学,所作注解更是晦涩难懂,还不如原文来得简单明了,殊不知自己只是站在门外观花,并没有真觉其味也。
在《论语·里仁篇》里孔子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联系到此,也便能明白朱子所言之意了。且朱子从不掠人之美,在此章之下所引游氏之言亦是精妙。
好善而恶恶,天下之同情,然人每失其正者,心有所系而不能自克也。惟仁者无私心。所以能好恶也。——游酢
由此观之,“不能举”“不能先”“不能退”“不能远”者,皆是有私心而未达于仁也。
于己而言,始终相信冥冥之中,自有殊胜。就像此句时时萦绕,必有其指点意义。
☞关于“见贤”
孔子还有另外一句更为众人所知晓的话,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篇》
所谓知晓,怕也是大多只知前半句,像许多“名言警句”一样,夭折了后半句。
起初我想,“见贤能举”,应是针对有能力的人,至少也是有官位傍身的人,才能“举”;而对于普通人来说,更多关注的则是“见贤思齐。”
后来,我渐觉另一种状态,叫“君子成人之美”(语出《论语·颜渊篇》)。
有些事情,自己其实有能力做得很好,然而为了不辜负身边人的一腔热情,让给他人来完成,甚至享受因此而带来的荣誉。而自己甘愿退居其后,默默做点边角之事,这也算是“举贤”了吧。
我更能从中体会出一种呵护他人之善心的肚量来,并且越来越喜欢用“涵养”来形容这一类人。
由此也可窥见,儒家所谓的“大道理”,并不只是高高在上,普通人无法触及。
《中庸》里也说:
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之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
这种道广大而尽精微,至圣人,也至愚夫愚妇。“至大无外,至小无内”,不虚也。
另有《论语·公冶长篇》中,夫子问志,颜子之愿,“无伐善,无施劳”,是不是也有“举他人之贤”这点意思呢。
☞关于“远”
夫子说“见不贤而内自省”,曾子当之无愧,做得最好。而“见不善能退”者,印象中最深刻的便是管宁了。其“割席”之果决,一句“子非吾友也”,怕是现代人鲜有能说出口的。
虽说没有多少人会站出来说自己“信奉”儒家,却不知道有多少人口口声声说着秉持“中庸之道”。有了这个“准则”,那“子非吾友也”,自然是不能轻易说出口的,所谓“事情不要做的那么绝嘛”。
如此,也难怪“中庸之道”慢慢就变成了“和稀泥”。“无过不不及”,也如“运之掌上”一般容易。
不过,我想“不割席”“不绝交”,还有一个原因,便是我们并不能判定某人就是心术不正,或者有些事情根本就是自身的狭隘所致。
那么,自己时常标榜的“敬而远之”,又是一个怎样的心境呢?敬了吗?远了吗?
虽说内心之事,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但是有些事情,怕是当时自己也并不透彻,因此这里应该再加上一个“能知”的限定。
想到陶诗《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心远地自偏”,应是最好的理想状态,若是真能“内自省”,心也就自然远了吧。